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贝多芬—《贝圣之乐大全》大家来编辑! [复制链接]

41#

我再收集贝多芬的交响,看到这个贴很高兴,我现在刚起步,收了刚4个交响,克莱伯的贝5,7,瓦尔特的贝六田园报纸版,贝九,伯恩斯坦版,下一个收贝3,大家请推荐,谢
TOP
42#

L.Huang 在 2006-7-3 18:12:41 发表的内容
[upload=jpg]Upload/20067318122994345.jpg[/upload]

我喜欢这个!

这个不错
TOP
43#

[upload=jpg]Upload/20067318122994345.jpg[/upload]

我喜欢这个!
TOP
44#

[upload=jpg]Upload/20067411595363265.jpg[/upload]

Symphony  No. 3 in B flat majeur Op.55  'Eroica'

贝多芬的心中充满了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他是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热烈拥护者。1798年,柏纳多特将军(1763-1844)出任法国驻维也纳大使,贝多芬常到他的家里,并和他周围的人有密切的交往。1802年,贝多芬在柏纳多特的提意下,动手写作献给拿破仑的《第三交响曲》。在他的心目中,拿破仑是摧毁专制制度、实现共和理想的英雄。1804年,贝多芬完成了《第三交响曲》。正当他准备献给拿破仑时,拿破仑称帝的消息传到了维也纳。
贝多芬从学生李斯(1784-1838)那里得知这个消息时,怒气冲冲地吼道:“他也不过是一个凡夫俗子。现在他也要践踏人权,以逞其个人的野心了。他将骑在众人头上,成为一个暴君!”说着,走向桌子,把写给拿破仑的献词撕个粉碎,扔在地板上,不许别人把它拾起来。过了许多日子,贝多芬的气愤才渐渐的平息,并允许把这部作品公之于世。1804年12月,这部交响曲在维也纳罗布科维兹亲王的宫廷里首次演出。1805年4月在维也纳剧院的第一次公开演出,是由贝多芬亲自指挥的,节目单上写着:“一部新的大交响曲,升D大调,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先生作,献给罗布科维兹亲王殿下。”奇怪的是,贝多芬不说是降E大调,而说是升D大调。1806年10月总谱出版时,标题页上印着: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从此,《第三交响曲》就被称为“英雄交响曲”。



[upload=jpg]Upload/200674125988277.jpg[/upload]
TOP
45#

俺真的很爱贝多芬
TOP
46#

仁厚里权少 在 2006-7-3 20:37:41 发表的内容
俺真的很爱贝多芬



有劳大架也来谈谈自己听音乐的感受,丰富此贴内容.
TOP
47#

[upload=jpg]Upload/20067412115070575.jpg[/upload]

Symphony No.5 in C minor, Op.67

贝多芬的《c小调交响曲》(作品67号)开始的四个音符,刚劲沉重,仿佛命运敲门的声音。这部作品因此被称作《命运交响曲》。《命运交响曲》作于1805至1808年。贝多芬在1808年11月写给他的朋友韦格勒(1765-1848)的信中,就已经说出:“我要卡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把我完全压倒!”“命运敲门的声音”在1798年所作《c小调钢琴奏鸣曲》(作品10之1)第三乐章中就已经出现过,以后又出现于《D大调弦乐四重奏》(作品18之3)第三乐章、《热情奏鸣曲》(作品57号)第一乐章、第三《列奥诺拉》序曲(作品72号)、《降E大调弦乐四重奏》(作品74号)等一系列作品中。可见,通过斗争战胜命运,是贝多芬一贯的创作思想。《命运交响曲》所表现的如火如荼的斗争热情,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西班牙女低音歌唱家马丽勃兰第一次听《命运交响曲》时,吓得心惊肉跳,不得不退席而去。拿破仑一个旧日的卫兵,听了第四乐章开头的主题,禁不住跳起来喊道:“这就是皇上!”柏辽兹把《命运交响曲》中惊心动魄的斗争场景,看作是“奥赛罗听信埃古的谗言,误认黛丝德蒙娜与人私通时的可怕的暴怒。”舒曼认为:“尽管你时常听到这部交响曲,但它对你总是有一股不变的威力——正象自然界的现象虽然时时发生,却总教人感到惊恐一样。”1830年五、六月间,门德尔松在魏玛逗留了两星期,和歌德作最后一次会晤,在钢琴上为他演奏了古今著名的作品。歌德听了《命运交响曲》的第一乐章后大为激动,他说:“这是壮丽宏伟、 惊心动魄的,简直要把房子震坍了。如果许多人一起演奏,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1841年3月,恩格斯听了《命运交响曲》的演出。他在写给妹妹的信中赞美这部作品说:“如果你不知道这奇妙的东西,那么你一生就算什么也没有听见。”他说,他在第一乐章里听到了“那种完全的绝望的悲哀,那种忧伤的痛苦”;在第二乐章里听到了“那种爱情的温柔的忧思”;而第三、第四乐章里“用小号表达出来的强劲有力、年轻的、自由的欢乐”,又是那么鼓舞人心。恩格斯用短短的几句话,揭示了《命运交响曲》的精髓。


[upload=jpg]Upload/20067412141488160.jpg[/upload]
TOP
48#

tongsunton 在 2006-7-3 19:57:01 发表的内容
我再收集贝多芬的交响,看到这个贴很高兴,我现在刚起步,收了刚4个交响,克莱伯的贝5,7,瓦尔特的贝六田园报纸版,贝九,伯恩斯坦版,下一个收贝3,大家请推荐,谢


克伦佩勒/爱乐乐团、富特文格勒/柏林爱乐,两个都是单声道的。
TOP
49#

[upload=jpg]Upload/20067620382438119.jpg[/upload]
<贝多芬的手稿>

5th violin Sonata ("Spring" Sonata)

贝多芬共留下10首小提琴奏鸣曲,大部分的作品色彩较为阴暗,但是第5号《春之奏鸣曲》却具有明朗,灿烂,热情洋溢的性格,这是一首温暖明亮的曲子,小提琴与钢琴在曲中携手奏出充满春之气息的旋律,让人感到十分欢愉幸福,仿佛正在沐浴在阵阵春风中,四周尽是百花争妍,鸟鸣莺啼,好一幅祥和舒爽的景色。后人为这首曲子加上《春》这个标题,这个帖切的标题让尔后的赏乐者更加熟悉乐曲的精神,也让这首曲子与听众更为亲近,聆听一段轻快的《春之奏鸣曲》令我一扫心中的阴霾,烦恼尽消,憧憬那过去的春风得意再次到来……

第一乐章是奏鸣曲的快板,轻松快乐的气氛宣告明媚的春天已然来到,曲中有许多小提琴与钢琴的问答句,就象是两个活泼的孩子在花丛间嬉戏,你来我往极为玲珑可爱。

第二乐章是充满表情的慢板,在这个乐章中,钢琴与小提琴改以优美柔和的语句相对谈,它们围绕着一个主题进行自由的变奏,抒情优美的旋律与轻快的第一乐章形成微妙的对比。

第三乐章为轻快的诙谐曲,此乐章只有短短的一分钟,就象是小提琴与钢琴的短跑竞技,轻松诙谐十分逗趣。

第四乐章是快板的轮旋曲。

小提琴奏鸣曲《春》虽然看似为小提琴而作,但其实钢琴的角色却时常盖过了小提琴,这两种乐器不分轩轾地彼此映衬,这是古典时期的小提琴奏鸣曲与现代作品的不同。《春》与贝多芬其他较为严肃的作品比起来,正显露了他性格中和煦温暖的另一面。

[upload=jpg]Upload/20067620424192191.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67620433053252.jpg[/upload]
TOP
50#

你比老贝的耳朵灵,嘿嘿!
TOP
51#

关山月2 在 2006-7-1 20:44:50 发表的内容
<英---葡大战之前介绍名曲为此暖场>.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OP.61
    
     如果贝多芬一生只写了这一首曲子,那他也将不朽.

     曾经朋友推荐我听这首曲子时告诉我,贝多芬创作这部作品时正在热恋当中.我到目前为止也未在曲子中过多的听出贝多芬多对特莱莎的"嗲嗲"爱慕之情,反而大自然无比壮阔的景象历历在目.
    
曲子开始时五下定音鼓的"咚 咚 咚 咚 咚" ,注定要预示此曲的非凡格调和雄浑气势.  

    贝多芬的小提琴技术肯定不如天才的莫扎特,只可惜莫扎特的5首小协是在他19岁前完成的,人生的阅历与世界观并未深入.贝多芬不同,在这部作品里他的感情充沛,乐思敏捷,结构简洁而厚实,对人生的特有关注和对大自然的崇敬与感恩都化作缕缕琴丝,波动倾听者的心玄.

    三个乐章的曲子每个乐章单独拿出来演绎都可称完美.
谁不为第二乐章的动人琴音所感动所流涕,那他的心是板砖做的

  最为激动人心的是第3乐章,就算硬汉恋爱,那也是力与美的交融.天与地的对话.不会拖泥带汤.

有的有的,第三乐章的第二主题就是贝多芬多对特莱莎"嗲嗲"的爱意,还很抚媚的嘞!想必他对那个女子一定很衷情,不然写不出那么抚媚的感觉。
TOP
52#

[upload=jpg]Upload/2006771737755601.jpg[/upload]

Piano Sonata No.23 Op.57 1804-1806 F小调

第二十三钢琴奏鸣曲《热情》作品第57号。作于1804年至1806年间。贝多芬认为这是自己最好的一首钢琴奏鸣曲,并献给他的崇拜者弗兰茨·勃伦斯维克伯爵。
“热情”的名称是汉堡出版商克朗茨所起,由于它确切地说出了该曲的本质,因此沿用至今。评论家们把该曲比作“火山的爆发”、“火山般的奏鸣曲”、“花岗石河床中的火流”,总之,离不开火一样的热情。作者关于“热情”的内容说过:“去读一下莎士比亚的《暴风雨》吧。 ”这首奏鸣曲所表现的悲剧性的深刻、矛盾冲突之激烈和斗争之顽强,都是史无前例的。贝多芬的观点-人的意志和智慧必将战胜大自然,与这首奏鸣曲所表达的热情奔放、英雄主义的思想正是吻合的。

第一乐章,很快的快板。是英雄和热情形象的发展。整个乐章表现了作者的思绪起伏和内在的意志,并对社会提出质疑,希望得到解决。第一主题表现压抑的情绪和对光明的期望,阴森逼人的“命运”动机引起了强烈的反抗。第二主题在音调和节奏上与第一主题有密切的联系,表现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但是理想很快破灭,在进一步的展开中,不可遏制的热情和尖锐剧烈的斗争象汹涌澎湃的怒涛一样掀起了壮阔的波澜。当第一主题再现时,“命运”动机变成了一片隆隆声,更显得焦急不安。再现部是一股热情的巨流。再接再厉的斗争一直贯穿到尾声。

第二乐章,稍快的行板。继续表现了作者的深刻的思考。与第一乐章的热情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灵魂并没有被痛苦折磨死,仍能够享受美感,并陶醉在美妙的理想境界中。赞歌式淳朴的主题后面,跟着三个变奏,节奏逐渐活跃,描写从沉思中活动起来的心灵,克服了痛苦、不安和失望,意志又坚强起来;但现实是无情的,战斗就在眼前了。

第三乐章,不过分的快板。前几个乐章里的疑问和思考没有了,乐观主义精神得到体现。斗争的规模更趋宏大,并具有百折不回的气势。引子中响起了战斗呼声般的军号声。气势奔腾的第一主题,犹如炽烈的斗争激情,一泻千里,势不可当。第二主题表现顽强的反抗和挣扎。在展开中,进一步表现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内心的激动。最后,沸腾的音流汇合成一支英勇的进行曲,胜利即将到来,欢欣鼓舞的音调激动着人们前进。

据作者的学生里斯回忆:1804年夏天,贝多芬在散步的路上一直哼着一个调子。里斯问他,他回答说:“这是我想到的一首奏鸣曲最后快板乐章的主题。 ”走进屋子后,贝多芬连帽子也来不及脱,就奔向钢琴弹奏这个崭新的乐章达一小时以上。最后他对里斯说:“今天我不能给你上课了,我还需要工作。”具有非凡气质的热情奏鸣曲的最后乐章就是这样诞生出来的。这首乐曲再现了成熟时期贝多芬的理想,表现了以无比的热情面对未来的情感。
[upload=jpg]Upload/20067717422094933.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67717424190491.jpg[/upload]
TOP
53#

[upload=jpg]Upload/2006771758511712.jpg[/upload]
TOP
54#

[upload=jpg]Upload/20067717501496507.jpg[/upload]
TOP
55#

[upload=jpg]Upload/20067717434989035.jpg[/upload]
TOP
56#

[upload=jpg]Upload/20067820343880860.jpg[/upload]




贝多芬于1827年3月26日在维也纳去世后,第二天早上,一位名叫约瑟夫·丹豪斯的画家用石膏拓下了音乐家的遗容。
TOP
57#

[upload=jpg]Upload/2006791504678782.jpg[/upload]
<贝多芬故居>




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


向他者呐喊祈求的音乐心灵──贝多芬音乐的主体观探讨

陈韵琳


一般人对贝多芬音乐最直接的感受,很少会用上「愉悦」两个字,乍听之下都会感觉贝多芬前中后期音乐风格是有转变的,彷佛他的音乐是在跟随他的心灵哲思,他的心灵哲思企图以音乐的抽象性陈述出来。的确,贝多芬的音乐是沈思的、哲学的、有话要说的,他的音乐对主题的铺陈与不断强调也是很有特色的。因此,听贝多芬的音乐,我们会感觉严肃、甚至有点沈重。


  ▲走进大自然的悲剧英雄▲


但是,贝多芬的第六号交响曲「田园」,却出现了少见的类似舒伯特式的优美。


  这首交响曲,后人大致有共识的标示出主标题与每乐章的小标题,完全与乡间自然之景有关。曲子在一开始就呈现一片祥和热闹、生机盎然、乐器齐出的活泼,彷佛要让人一眼就望尽所有的风景。而这首曲子,尤其是第一乐章,透过长笛与竖笛的合奏,也尤其别致的制造出属于大自然之声的优美。但是,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是紧接著命运交响曲创作出来的,命运交响曲的著名程度,几乎成为贝多芬的正字标记。


  贝多芬在「命运」中,衔续著其「英雄」交响曲的哲思。两首曲子有非常相近的曲风,包括胜利似的鼓声、法国号,沈重的断音音节,以及由雄壮走向悲壮走向睥睨似的胜利感,这就是为什么大家都把这时期的音乐诠释成「悲剧英雄的奋斗」。这时期的音乐是在处理「人」而非「自然」,人面对不可抗拒的力量、面对必然导致的悲剧结局,却绝对不被打垮的决心、甚至是夸耀自己意志力的胜利。这是典型的悲剧英雄主题。为什么突然由这主题走向处理大自然的田园风格呢?而且两首曲子紧邻著,几乎是同时在思考人与不可抗命运的搏斗、并人进入大自然的愉悦感。


▲人/主体浮出于自然/主体▲


正是两种哲思的交织并行处理,我们可以揣想而得,就算田园交响曲是处理自然界,身为「主体」的人,是不可能像华人文化中的国乐一般,完全消融进自然天人合一的。人势必会凸显于自然界之中。


  所以田园交响曲会处理田园中农人的欢乐庆典、立即伴随暴风雨、再伴随暴风雨后的牧歌,三章节一气呵成,于是田园交响曲就不只是呈现自然界的愉悦,也把人──自然间因风雨无情而不得不产生的对立生动的刻画出来。


  这种在自然界中的人的主体性,在贝多芬的第七交响曲中更是以一种极艺术的美感铺陈。


▲人/主体与自然/主体交织下获得的暂时答案▲


第七交响曲音乐一开始,就暗藏著玄机。它不像第六交响曲,以明朗一泄全出,它的序乐一直隐伏著、按奈著、甚至有点紧张的,彷佛某个事件即将发生....,直到引导到高潮,主角出现,是长笛的飞舞,像个活泼的精灵一般跳出,既是自然界中之生物,却又不按自然界之牌理。这个精灵在众乐器的伴随下,舞姿优美、动感十足。但这精灵显然并不是没有困扰。


  贝多芬用转小调、用休止符、用渐缓的犹疑感,让人感觉出这精灵的舞蹈背后是有困顿之处的。但这乐章仍旧以欢愉结束。


  在第一乐章的衬托下,贝多芬第七交响曲的第二乐章,就加倍的悲凉了。因为第二乐章长笛独奏仍隐伏于全曲中,给人跟第一乐章衔接的感觉,可是不再是精灵的舞蹈,却彷佛是狂欢后的寂寞与悲凉,尤其是第二乐章后半段的赋格特别明显。不过,贝多芬因著辅以稳健的节奏感的处理,制造出一种毅然决然的感觉,那悲凉就成为英雄式的了。


  因此到这里,我们会看出贝多芬第五、第六两种主题交织下,于第七交响曲达至某种融合,既有田园、也有主体人文的铺陈。透过这种交织,少掉那种奋斗、不甘与悲剧英雄的胜利感,但多了些优美、欢愉与舞蹈,虽然这主体仍旧是有悲凉感受的,但贝多芬把这感受潜伏下来了,不再是乐句中最想强调的主题。


  当然,潜伏下来,并不表示它就不存在了。我们将会从贝多芬后来的音乐中,再看到悲剧性的主体重回音乐的主轴。


▲人/主体与他者/主体的对质▲


当贝多芬把音乐主题焦点集中于大自然,的确是进入他心灵历程的另一个阶段,一种从对抗、控诉命运的心境,转入逍遥于大自然的心境。只是贝多芬从来没有把身为人的主体性忘怀过。


  后来贝多芬有近十年没有创作。就一个艺术家而言,停止创作,往往意味著心灵历程的暂时停摆原地踏步。这是人之常情。没有人可以不停的心灵成长的。


  然后贝多芬再创作时,我们从他的庄严弥撒与第九交响曲,看到过去贝多芬关切的主题竟然又重新回来了。


  譬如说「庄严弥撒」,贝多芬自承这首曲子不是为了宗教仪式而创作,纯粹是为了想用弥撒曲式说出自己的话。正因为这样,这首弥撒是不能被教会仪式使用的,我们甚至可以把它当成是一首表白心灵的纯粹音乐。


  我们若仔细研究「庄严弥撒」,会发现这首曲子的天人交战,绝不亚于命运交响曲。竟然过去贝多芬关心的音乐主题,重返创作中了,甚至比当年要更激烈。因为「庄严弥撒」中有另一个明确的主体,就是一位「他者」──上帝。当第一曲「垂怜经」一出,我们立刻可以听出那种呐喊,是抗议命运不公的主体,向容许命运不公的上帝呐喊的心灵交战。


  这种天人交战,到第二曲「光荣经」更是明显,那铺陈上帝荣耀的华丽乐句,和祈求垂怜时的悲怆,真是天与地的差别。而贝多芬调和这天与地的距离,就是用歌颂上帝时突然声量急遽转弱的收音,彷佛是要提醒上帝,因为人仍在悲剧中,歌颂难免有点不甘!


  甚至最平和的第四曲「圣哉经」,我们一样可以听出贝多芬对垂怜、祈求悲悯的强调,而第五曲「羔羊经」,那企望上帝赐平安的祈求呐喊,也是要透过一再反覆,才由没把握的、走向肯定句的。


▲书写遗书?心灵历程的跃升?▲


这种天人交战的声乐,只有对命运不甘的主体,遇上另一个可以被质询的主体时,才会出现。因此庄严弥撒乐句的呈现绝不像一般弥撒曲,只把焦点置于上帝。它更强调主体与主体的对质。


  庄严弥撒之后,贝多芬便创作了第九交响曲,也就是知名的快乐颂交响曲。


  第九交响曲,简直就是贝多芬过去所有心灵历程的大集合。这曲子第一乐章,一样把命运感铺陈出来,诸如法国号、鼓声、并与命运感相关的简短有力的节奏,甚至在第三、第五交响曲中都出现的英雄命运式的赋格,也重返了。而乐章最初,贝多芬的乐句彷佛是一场戏剧的序乐般起始,恰似告诉听众:我正把我这一生演出来....。


  第九交响曲不止让命运主题重返,包括悲剧英雄睥睨命运的胜利感、田园风格,也随后在二三乐章出现,第三乐章田园风格中,还暗藏命运似的乐句主题,提醒人逍遥世界中,主体还是人而不是自然。人永不可能融入自然。


  第四乐章,光是很长很长的序乐那充满悲剧感的小调,贝多芬就把一二三乐章的主题都植入了,然后先以命运风格、快乐颂二主题交杂出现,最后以快乐颂结尾。然后出现大合唱。


  从这种铺陈第九交响曲的方式,我们不得不说,贝多芬是在对过去作一个总交代总整理。因为英雄、命运、悲剧英雄的对抗与睥睨命运、进入大自然、狂欢,全在这首交响乐曲中出现了。


  整理交代过去,只有两种原因。一是书写遗书,一是预备要进入另一个心灵历程。


▲他者/主体角色的转变▲


果真没多久,贝多芬谱出他最晚期的作品,著名的弦乐四重奏。


  贝多芬最晚期的弦乐四重奏,很多人都说很难像过去的作品那般的分析,也比较难理解。因为这时期的作品贝多芬已逾出古典乐派的形式太多,变得自由不拘格,他过去一直处理的沈重的英雄对抗命运的风格、和欢愉的田园风格也不复现,调性转换与变奏形式都更加的任意。


  这种曲风,无宁说是自己跟自己的告白,是从外在世界进入寂静的心灵世界。


  但是,我们有理由说,这种告白过程,出现了另一个他者/主体。


  譬如贝多芬在曲子标题上加上「病后恢复献上感恩,用伊里安调式的赞美诗式曲风」(op.132),或甚至在曲子一起始,就用圣咏式的赋格(op.131)。这些迹象都显露,贝多芬是进入另一种心灵境界,就是把过去呐喊的、祈求的、高高在上威严的上帝主体,邀请进入他的心灵,参与他的告白与冥想。这个主体不再是他抗议的对象,而是跟他一齐回顾生命历程的同伴。


  这是何等大的转变呢!


▲他者/主体进入生命后的大和解▲


最后的弦乐四重奏,贝多芬除了擅长使用不居形式的变奏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很频繁的使用双主题赋格。


  双主题赋格一定会给人一种感觉,就是在同时处理两个很关心的命题。过去贝多芬曾同时处理命运与田园,但终究有先后顺序,且其中一个主题随后淡去、另一个主题随后凸显,这是一种时间上必然的交错。可是双主题赋格就不一样了,双主题赋格是在同一时间中处理两个命题,并无一主题淡去、另一主题越来越明朗清楚的时间交错。


  这不仅是高难度的作曲技巧,最重要的是,以贝多芬音乐中的哲思特点,这已清楚陈述贝多芬到生命最晚期,已去芜纯菁,只剩下两个悬疑的命题要解决。


  贝多芬生前最后一首曲子,也就是弦乐四重奏(op135),贝多芬自己透露出这两个命题的基调。一个主题是严肃的基调,贝多芬自己写下:「Must it be?」,另一个主题是轻快的基调贝多芬自己写下:「It must be!」这就是贝多芬临终前要处理的双主题,但是却不再是抗议的、呐喊的,只剩下沈思,与接纳后的平静。贝多芬自己就在第三乐章写下标题:「Peace」而第四乐章,贝多芬又从严肃的「Must it be?」与轻快的「It must be!」双主题交错进行下,以轻快幽默的拨弦结束整首曲子。


  那个曾被他抗议著、求告著、呐喊著的主体,在邀请伴随进入他的内省世界、一齐面对他的一生之后,终于让贝多芬平静的轻快的幽默的接纳了他的一生。他终于和解了。跟自己和解、跟命运和解、跟上帝和解。


▲无法言说的神秘历程▲


贝多芬这一生最匮乏的就是爱。他父亲暴戾,总是阴错阳差的无法结婚,他很早就有严重的听力障碍、必须辅以「脑海中的乐符」来创作、晚年又被他想认养晚年作伴的侄子背叛....他这一生一直没有爱。因此他的音乐严肃深沈、甚至是严厉的,到了晚年的大和解,是多么让人不可思议的一个心灵历程。


  这是一种神秘体验,是贝多芬只能透过音乐来言说的神秘,而我们,也必须透过这种聆听,进入那不可言说的、两个主体间的从对抗呐喊,到哀告、到成为生命的陪伴者的神秘历程。


  贝多芬的临终之语是:「一切灾难都带来几分善。」这正是和解之语。



[upload=jpg]Upload/200679153432749.jpg[/upload]
<第十交响曲手稿>
TOP
58#

一个多星期都在工地,没的上网。今晚回到家一上来这里,便见到这帖被固顶,真是可喜可贺!再次道谢关DX,为这贴的精心组织,俾益这帖精彩分逞。也多谢版主的支持,鞭策我也要挤出时间来为该帖加料了。待再过一个星期,我轮休了再上来。
TOP
59#

tongsunton 在 2006-7-3 19:57:01 发表的内容
我再收集贝多芬的交响,看到这个贴很高兴,我现在刚起步,收了刚4个交响,克莱伯的贝5,7,瓦尔特的贝六田园报纸版,贝九,伯恩斯坦版,下一个收贝3,大家请推荐,谢

刚收了金卡的贝三,如果你想刺激一下那就建议你收下听听
TOP
60#

关山月2 在 2006-7-7 14:06:12 发表的内容
你比老贝的耳朵灵,嘿嘿!


呵呵,取笑偶哦,打你屁屁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