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幾张Decca小夜曲系列之聆听感及近日购谍所获--- [复制链接]

查看: 4585|回复: 22
11#

楼主,书在哪里买啊?
----->>第一頁有提到了,,但廣州有經銷商吧 ??
         (但這2本是唱片聖經也許廣州沒有)
最后编辑reiner_fans
TOP
12#

reiner哥明天参加逛街吗? 9月9
----> 9/9不知是什日子??  幹麻逛街 ??
        
       哈哈,9/11倒是快到了(好巧),我註冊1週年..
TOP
13#

[/quote]
081/tenacity/aug/ts.mp3" width=300 height=45 type=audio/x-pn-realaudio-plugin mime-types="mime.types" Initfn="load-types" controls="ControlPanel,StatusBar,TACCtrl" maintainaspect="true" loop="true" autostart="true">

老柴  圆舞曲集  

本来这种曲目是不该买的,因为有了,但有几个原因使我买了.
1. 原本是中价的,但不知为何一张特价25,所以买了.
2. 作曲家/指挥Morton Gould在RCA录的片不多,,也算是好奇吧,虽说
  曲子相当平常但好听.
3. 这个录音是1965-66在芝加哥的录音,我很少听到60s中期的芝加哥录音,想必跟50s的声音会不同,确实一听之下,某些芝加哥管弦乐廰的录音声学特点还是存在的.(跟莱纳50s时,主要差别在录音器材的进步,其它特点差别不大)

此片录音在基本音色方面,弦乐还是中频属于较有线条的略为突出的,在弦乐高频段光泽度较好一些,铜管部感觉比莱纳时代收敛些,但实力还是一流的.或许此风格在当时的音乐总监Jean Martinon的指挥风格之下已有部分转变.

我特贴上第2首,老柴弦乐小夜曲的”华尔兹”段…此片中的这段有改编过,跟一般听起来不同于重复部前后段,各重复了至少一次,或许Gould想增加这段的美感,确实这段是很美的,,请听听吧..(在30幾秒左右及2分半左右有出现).
[upload=jpg]Upload/20069811443457845.jpg[/upload]
TOP
14#

沒有Decca這張,,常聽的就是Philips Duo 那張小夜曲合集..

有機會看到再買 !!
TOP
15#

[/quote]

帕尔曼 六大小协 图中右下

平常是不常听他的,也不太会有很想买他的冲动,但无意间看到这3CD包含六首小协的,于是就买来听听,在大概的聆听之下,我自己目前没什大惊喜,心情是较平静和缓的.相信在多听几次后会有较不同的观感.

在现实的琴音之中他的实际音色如何我不知道,但在琴音在录音中听起来比较偏向密度较高的琴音,粘密感还好,但琴箱的共鸣或是一些较特殊的技巧较少见,这似乎跟他技巧的运用或是身体机能的缺陷有关,相对比起别的演奏家独特风格,他倒是較平实的.

录音方面,乐团的伴奏基本上还算不错,平衡度都相当好,他拉琴的位置也不会太低,(混音师应该有调整到适当的位置),录音师在麦克风摆设的位置也相当适中,琴音不致于细节过多失之泛音,或太远失之琴本身的木头味.

不管各位喜欢哪位提琴家,他还是他,原原本本属于一个真实的他,一个真正的自我风格,也算是走出一条不同的路.

[upload=jpg]Upload/2006992003038400.jpg[/upload]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