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38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国音乐唱片介绍 [复制链接]

查看: 145526|回复: 951
21#

传统版的打击乐

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鼓乐团演奏

包括小鸭拌嘴等传统经典打击乐作品。
录音不是那么爆棚,不过也还不错。
很多鼓王天碟的内容,差不多也有。
中国文化因子中的喜剧色彩,在这些小品种体现得堪称淋漓尽致。在某种意义上,是中国文化的喜剧因素最外在地流露的地方。


[upload=jpg]Upload/200691022475556481.jpg[/upload]
最后编辑上山砍柴
TOP
22#

中国最成功的“世界音乐”。
“世界音乐”概念是,用各民族的音乐元素,创作成时尚的流行音乐。比方日本的喜多郎,还有桑塔纳等等。
我不一定喜欢这张唱片,但是我还是很肯定它的价值。
西藏是次要的,时尚是主要的。这是理解这张唱片的关键地方之一。
朱泽琴新碟出来了,还没去听。



[upload=jpg]Upload/200691022515126354.jpg[/upload]
最后编辑上山砍柴
TOP
23#

《中国管弦乐作品》
演奏:余隆指挥中国爱乐乐团


也许是巧合,组建稍晚于中国交响乐团的中国爱乐乐团录制的第二张唱片也是全部收录中国作品。前者第一次录制勃拉姆斯第一交响乐,后者同样选择了勃拉姆斯,但是,他们第二张唱片的选题都同时转向中国作品。或者是市场的反应影响了他们的选择。无论如何,中国乐队更多注意中国作品的录制,无论对中国作曲家还是乐队本身和消费者都是一件好事。
这张唱片的作品主要由鲍元铠等人改编的重要民歌构成,如《森吉德玛》、《小河淌水》等等,都是些耳熟能详的旋律,只不过是这回是纯乐器演奏,歌曲中原来的那种凄美、幽怨不见了,多了一点现代气息,更多一点的是音乐的工整与旋律本身的魅力。


[upload=jpg]Upload/200691022574264129.jpg[/upload]
最后编辑上山砍柴
TOP
24#

这是中国当代音乐家作品的一个很漂亮的合集。
主要是为传统乐器写的作品。
包括陈其刚的《三笑》、朱践耳的《和》、高为杰的《韶2》、王西麟的《殇》、郭文景的《晚春》五首作品。
华夏室内乐团演奏,乐手包括张维良等。

《三笑》、《和》的某些小局部的处理有点像日本的庭院音乐,可能受武满彻的影响。郭文景的晚春还保留很多传统的东西。
五首作品虽然都是现代作品,但是都不难听。应该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选本。


[upload=jpg]Upload/200691022431272198.jpg[/upload]
最后编辑上山砍柴
TOP
25#

好货色, 但是价格很不低啊。
TOP
26#

wolfwei 在 2006-9-11 22:57:12 发表的内容
砍柴兄,想问一下鲍元恺第三交响曲《京剧》是否有录音,


我没有见过。
但是鲍的很多小品倒是已经有录音了。
TOP
27#

听完这张新片,感觉还是蛮可爱的。
悠然自得,不温不火。
性格如此平和的民族,在周边蛮族几千年如狼似虎的窥视下,还能顽强发展到如今,实在不容易。
TOP
28#

这首《红楼梦》是琵琶协奏曲。
还有《情随想曲》、《乡间小路》、《花前饮酒》三首小品。
红楼梦是一个很大的题目,这个作品,算是一种小小的解读吧。
作品写得也还可以。但是可能后面三个小品还更可爱一些。
《情随想曲》就是那首我们熟悉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本来是哈萨克民歌。
陈澄雄指挥台北市立国乐团。
曲作者是浙江籍的台湾人水文彬。


[upload=jpg]Upload/200691022394871297.jpg[/upload]
最后编辑上山砍柴
TOP
29#

中国民歌小品改编的管弦乐作品,这张应该是很成功的。
和余隆那张相比,作品的演奏偏向于抒情,整张唱片富有中国民族音乐的韵味,录音也很好。

[upload=jpg]Upload/200691022445243181.jpg[/upload]
最后编辑上山砍柴
TOP
30#

我选这张的原因,主要因为作品。当然,腾格尔的演唱也非常精彩,是我最喜欢的民歌版本之一。
尤其是第二轨,怀念战友,每一次聆听,总会心为之动。
一个不错的民歌选集,优秀的演唱。


[upload=jpg]Upload/200691022501515417.jpg[/upload]
最后编辑上山砍柴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