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圣诞之夜,转贴一篇 [复制链接]

1#
我为什么反对“十博士倡议书”作者 袁启清

圣诞前夕,十所著名高校的十位博士联名发表了名为《走出文化集体无意识,挺立中国文化主体性——我们对“耶诞节”问题的看法》的倡议书。这份矛头直指“耶诞节”与“耶教”的倡议书,引发了社会公众的广泛讨论。
世间万物在时间长河中沉浮隐现,岁时节日作为自然时序代换的界标,遂进入人类视野与生活。作为民俗符号的节日,将先民周而复始的劳作、交往、情感、精神生活划为独立段落,具有娱乐休闲、社会交往、情感展现、人性补偿之功能;又因生存能力与生存环境之关系,先民对天文物候与时季变化的认识,往往隐藏于神秘面具之后,故节日从其诞生时起,不可避免的包涵了原始崇拜、祈禳、祭祀、禁忌、巫术、以及稍晚的宗教信仰之意义沉淀。
随历史演进和文明融合传播,诞生时起,节日就开始了漫长的变迁之路,并不断发生 “意义的漂移”。普遍而论,节日最初的宗教意义往往逐渐单薄以至消失,而民俗功能却日益突出和高扬。
圣诞节堪称 “意义的漂移”之鲜明例证。基督教历史中,圣诞节一直因浓厚异教色彩而倍受争议。12月25日并非《圣经》所载耶稣诞生之日,而是波斯太阳神密特拉的诞辰,罗马帝国时,崇拜太阳神的异教徒将这一天当作春天的希望,万物复苏的开始。圣诞老人的由来有着许多有趣却不可靠的传说,德国人版本中的圣诞老人源于梧登神,是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守护神,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传说中,圣诞老人则成了北欧神话中司智慧、艺术、诗词、战争的奥丁神的后裔,他的八只驯鹿,也被分别冠以象征雷电神的名字——比如多勒及比利兹特。圣诞树的习俗,据说来自对阿提斯——一位希腊神话中的雄性植物神——的朝拜,装饰于圣诞树上的丑角棒与金箔球,则是异教符号太阳、月亮与星星的象征,长春藤是与阿提斯有关的神圣吉祥物,而榭寄生则为德鲁伊——史前民族凯尔特人的祭司,在网络游戏《魔兽世界》中,德鲁伊被设计为善于变形的治疗者——崇拜的神圣物。
对于异教风俗潜入冬节庆典,基督徒表现出可敬的宽容和自信。圣保罗说:“有人看这日比那日强,有人看日日都是一样。只是各人心里要意见坚定”(罗14:5)。二千年前的圣保罗的“文化自觉”,确实不及今日的十博士。
近代以来,现代化浪潮席卷西方。经历理性化除魅后,人类与传统生活风尚和自然流韵渐渐分离开来。古老神诋被逐出世俗生活,消退于遥不可及的漆黑天穹。时代的最强音“上帝死了”,更暗示着人类从世界统一意义的美梦中醒来,必须直面彻底孤独和根本虚空,正如被抛于荒岛的孤客,不再有人关心他的呼喊、希望、痛苦和罪恶。
在世俗化过程中,西方的圣诞节原初的宗教意义逐渐消解,成为更具民俗意义的公众庆典。圣诞节在中国的流行,自始就与基督教关系不大,完全是一种具有草根性、消费性、娱乐性的年轻人庆典。任何一位能理性判断的普通人,即使没有高学历,也不会将圣诞节流行与基督教传播挂钩。作为倡议书基础的故意误读,不是借题发挥所必须,便是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了。
中国语境中圣诞节的大行其道,亦与传统节日的结构性阙失有关。传统节日重伦理因袭而轻个性释放,重尊长秩序而轻平等交流,重温柔敦厚而轻狂欢宣泄,它们之所短,正乃圣诞节所长。更重要的是,中国语境中的圣诞节,既无政治威权的认可,更无学者们倡导和呼吁,完全是民间社会在自生自发秩序中通过自由演进形成的习俗。而在一个开放和多元的习俗市场中,允许大多数人自由选择——部分人的选择必然是无意识的——相对于由儒学精英代人们选择更 “传统”、更 “理性”、更具有 “文化自觉”的节日,恐怕更符合人类节日所蕴涵的人性初衷。
我们还能看到,经历一次次意义飘移后,圣诞节和奥林匹克运动会一样,逐渐由神秘的宗教仪式,转化为超越宗教、种族、国籍、阶层,而直接植根于人性的文化习俗。圣诞节在中国逐渐流行,正是中国向一个宽容、开放、多元的现代社会缓慢过渡的表现。
我之所以反对十博士倡议书,是因为:
倡议书表现出自大矫情的“士大夫”精英意识,从接近原教旨的 “华夷之辩”出发,他们为国人描绘出僵固不变的“中国文化”范本,和标准划一的“中国人”样板。在多元开放的现代文明,儒学当然是中国文化,基督教亦可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孔子当然是圣,耶稣亦可以是圣;儒家是模范中国人,基督徒同样可以是模范中国人。在人类历史上,垄断文化解释权和文化共同体成员资格的企图,都会排除共同体的开放性和多元性,妨碍平等对话的进行与文明潜力的发挥,并往往导致弱势者或少数人沦为异端倍受歧视迫害。即使在现代社会,此种意识也可能导致严肃的文化讨论,逐渐沦成钓名沽誉、党同伐异的文明戏。
倡议书表现出狭隘排外的义和团心态,行文中对圣诞节、基督教、西方文明刻薄、轻蔑、排斥和抗拒的语气,正流露出对 “外来文化与异质宗教”迷茫、焦虑、恐惧和敌视的文化潜意识。而倡议书中自我封闭和自我欣赏,恐惧变革与精神胜利的认知模式,与开放社会承认自己的可错性,因而尊重他者文化的宽容心态亦格格不入。
倡议书流露出不宽容的红卫兵情结,对与己不同的信仰和生活方式,采取上纲上线的批判方式,由过圣诞节——信基督教——文化集体无意识——西洋国家“软力量”的渗透与扩张——有损国家安全和文化安全。倡议书在抢占 “神圣的文化使命”之制高点后,又将跨文化交流中正常碰撞泛道德化、泛政治化,因此一面言不由衷的“主张宗教宽容、尊重信仰自由”,另一面又以保卫中国“软主权”、“软力量”、“软边界”为名,悄悄为少正卯之类异端安排可死之道。
倡议书隐藏着曲学阿“势”的文化专制倾向,它将圣诞节与国家利益、国家安全、意识形态挂钩后,进而呼吁国家权力对公民在习俗、思想、信仰市场中的自由选择干预和控制,以确立“中国文化主体性”为名,行确立儒学独尊地位之实,而显然有悖于现代国家政教分立之宪法原则。
笔者一向珍视传统文化价值,亦深痛于数十年来传统文化遭受的毁灭性挫折。但笔者以为,不去进行扎扎实实的工作,反而诉诸于危言耸听的标榜、大战风车的矫激、树立假想敌的戾气、献媚当道的投机,不仅无益于传统文化的重建与复兴,反而有损于笔者同样珍视的自由宽容、尊重差异、包容多元的社会风尚。对从漫长专制社会艰难走向现代文明的中国来说,宽容和自由,也许比传统文化的重建和复兴更为迫切和关键。
圣奥古斯丁说:真心爱你的神,然后自由行动。
同时,我们更需时时尊重和捍卫他人的自由。
《论语》云:“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重建与复兴儒学,我们需要雅量冲怀的风度、近悦远来的气象、海纳百川的胸襟、大中至正的品格。笔者相信,儒学可以,也应当在 “和而不同”的未来多元文化图景中复兴,为全体国人、为人类文明作出自己的贡献。
分享 转发
TOP
2#

我以为中国可怕的是缺少一个核心价值和理念。以前我们是有的,就是儒学这套,至于是好是不好不去管它。但是有了它我们很自信。现在缺少了核心价值,我们变得如有风吹草动就t提心吊胆。“十博士宣言”与此有关。
TOP
3#

~~~~~
最后编辑小松
TOP
4#

小松 在 2006-12-25 0:25:38 发表的内容
流云_居士 在 2006-12-25 0:17:17 发表的内容
小松 在 2006-12-25 0:14:27 发表的内容
国人学西洋的拳击,洋人学我们的GONGFU,这就是文化融合.


文化融合?西方人有这么热情中国传统节日?
拳击和工夫只是强身健体吧


呵呵,你还应该问为什么我们那么信仰西方的马列主义,而洋人却对我们孔子不那么热衷呢?
工夫是强身的,也是中华文化,这个洋人都承认,你却不知?


首先,马列主义不是文化。其次,工夫对西方的影响还是相当有限,提不上桌面。中国的传统节日才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为什么西方这方面不跟我们热闹了?因为西方对东方文化的抵制情绪相当滴严重!
TOP
5#

流云_居士 在 2006-12-25 1:11:37 发表的内容
文化有世界性的,有地域民族性。音乐是具有世界性的。


梁祝是中国音乐,世界性远不如贝九,是不是西方抵制的结果啊?
TOP
6#

照你的意思,如果西方不热闹春节,我们就抵制圣诞?
那西方人不穿唐装,我们也不穿西服?
西方人不听阿丙,我们也不听莫扎特?
西方人不跳二人转,我们也不看芭蕾了?
TOP
7#

妈的,为什么西方人不过春节我们要搞圣诞节,真是。。。
TOP
8#

流云_居士 在 2006-12-25 0:17:17 发表的内容
小松 在 2006-12-25 0:14:27 发表的内容
国人学西洋的拳击,洋人学我们的GONGFU,这就是文化融合.


文化融合?西方人有这么热情中国传统节日?
拳击和工夫只是强身健体吧


呵呵,你还应该问为什么我们那么信仰西方的马列主义,而洋人却对我们孔子不那么热衷呢?
工夫是强身的,也是中华文化,这个洋人都承认,你却不知?
TOP
9#

小松 在 2006-12-25 0:43:44 发表的内容
照你的意思,如果西方不热闹春节,我们就抵制圣诞?
那西方人不穿唐装,我们也不穿西服?
西方人不听阿丙,我们也不听莫扎特?
西方人不跳二人转,我们也不看芭蕾了?


主流文化根本没有本质的交融,我只是强调一点,西方人是抵制东方文化的。况且,我没说要抵制上述的种种,应该适度,目前是热度过头了。当然,酒吧饱满,鲜花涨价是有利消费的。
TOP
10#

小松 在 2006-12-25 0:14:27 发表的内容
国人学西洋的拳击,洋人学我们的GONGFU,这就是文化融合.


文化融合?西方人有这么热情中国传统节日?
拳击和工夫只是强身健体吧
TOP
11#

国人学西洋的拳击,洋人学我们的GONGFU,这就是文化融合.
TOP
12#

小松 在 2006-12-25 1:01:58 发表的内容
流云_居士 在 2006-12-25 0:46:36 发表的内容
小松 在 2006-12-25 0:43:44 发表的内容
照你的意思,如果西方不热闹春节,我们就抵制圣诞?
那西方人不穿唐装,我们也不穿西服?
西方人不听阿丙,我们也不听莫扎特?
西方人不跳二人转,我们也不看芭蕾了?


主流文化根本没有本质的交融,我只是强调一点,西方人是抵制东方文化的。况且,我没说要抵制上述的种种,应该适度,目前是热度过头了。当然,酒吧饱满,鲜花涨价是有利消费的。


一个文化有生命力是抵制不了的.
中国的节日,春节热闹过圣诞很多.
而穿西装的比穿唐装的人多,听莫扎特的觉得比梁祝有深度,看芭蕾的觉得比看二人转高雅,你觉得过头了吗?这几方便要怎样"适度"呢?


文化有世界性的,有地域民族性。音乐是具有世界性的。
TOP
13#

小松 在 2006-12-25 0:25:38 发表的内容
流云_居士 在 2006-12-25 0:17:17 发表的内容
小松 在 2006-12-25 0:14:27 发表的内容
国人学西洋的拳击,洋人学我们的GONGFU,这就是文化融合.


文化融合?西方人有这么热情中国传统节日?
拳击和工夫只是强身健体吧


呵呵,你还应该问为什么我们那么信仰西方的马列主义,而洋人却对我们孔子不那么热衷呢?
工夫是强身的,也是中华文化,这个洋人都承认,你却不知?


首先,马列主义不是文化。其次,工夫对西方的影响还是相当有限,提不上桌面。中国的传统节日才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为什么西方这方面不跟我们热闹了?因为西方对东方文化的抵制情绪相当滴严重!
TOP
14#

流云_居士 在 2006-12-25 0:46:36 发表的内容
小松 在 2006-12-25 0:43:44 发表的内容
照你的意思,如果西方不热闹春节,我们就抵制圣诞?
那西方人不穿唐装,我们也不穿西服?
西方人不听阿丙,我们也不听莫扎特?
西方人不跳二人转,我们也不看芭蕾了?


主流文化根本没有本质的交融,我只是强调一点,西方人是抵制东方文化的。况且,我没说要抵制上述的种种,应该适度,目前是热度过头了。当然,酒吧饱满,鲜花涨价是有利消费的。


一个文化有生命力是抵制不了的.
中国的节日,春节热闹过圣诞很多.
而穿西装的比穿唐装的人多,听莫扎特的觉得比梁祝有深度,看芭蕾的觉得比看二人转高雅,你觉得过头了吗?这几方便要怎样"适度"呢?
最后编辑小松
TOP
15#

如果我问你今天的日期,你是回答二〇〇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呢 还是说丙戌年冬月初六?
哪个是世界性的?哪个是地域民族性?
最后编辑小松
TOP
16#

“如果我问你今天的日期,你是回答二〇〇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呢 还是说丙戌年冬月初六?”

这是个假问题,对中国人而言都是对的。官方权威要看人民日报。


“哪个是世界性的?哪个是地域民族性?”

这要看谁来定义。现在似乎是美国人定义的。
最后编辑李商隐
TOP
17#

一夜九次郎 在 2006-12-25 16:38:31 发表的内容

...........................................[upload=gif]Upload/20069138513757795.gif[/upload]


去去,大人讲话小孩一边玩去,筷筷
最后编辑流云_居士
TOP
18#

小松 在 2006-12-25 16:53:42 发表的内容
流云_居士 在 2006-12-25 16:43:32 发表的内容
小松 在 2006-12-25 16:41:35 发表的内容
有人讲不出什么道理了便找机会骂人....


哈哈哈,布什道理讲不过杀达木,还找人打他了~有样学样,只学5分


呵呵,傻大木连自己的同胞都杀,跟他比的话,就只有0.5分了.


木有木有,受您滴影响,偶学布屎找人去群呕一夜小P娃
TOP
19#

“梁祝是中国音乐,世界性远不如贝九,是不是西方抵制的结果啊?”

这是个好问题。诸位畅抒己见。

唯一不同意的地方,梁祝是爱情的悲歌,贝九为欢乐的颂扬,光明的赞歌。我的理解是,梁祝的爱情主题,和贝九的欢乐主题,是哪些因素造成两者在世界传播i的不同结果。
最后编辑李商隐
TOP
20#

流云_居士 在 2006-12-25 16:20:52 发表的内容


学习\引用好的东西是必要,但是民族的不能丢!




人的成长,就是人的社会化过程

人成熟。就是人变得  没特点  没个性

世界的发展,也就是大熔炉里优胜劣汰共同化的过程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