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最喜欢的香港流行乐队Raidas !! [复制链接]

查看: 6717|回复: 29
1#
[upload=jpg]Upload/20071101049718172.jpg[/upload]
分享 转发
TOP
2#


最喜欢《别人的歌》和《倾心》

倾心的作词若愚便是歌手黄凯芹的笔名...

S大侠神了,这也知道!
TOP
3#

这乐队的歌曲没听过,我是90年开始听流行歌的.

80年代是香港流行音乐的黄金时代.
TOP
4#

Modern Talking我也很喜欢。
TOP
5#

Modern Talking到现在还没收齐.

他们的LP比再版的CD好听很多啊,那主唱的声音象丝绸般甜美温暖!
TOP
6#

好歌啊,可正在上班不能听,郁闷!:-(

只能晚点再听了,谢谢S!:-)
TOP
7#

不仅是香港,在台北那么多的民歌餐厅,周华健、王中平等等都在那里奋斗过;在北京的三里屯,多少寻找梦想的人白天挤在狭窄的阁间里,晚上吼着别人的歌,希望以此引人注目,能偶尔插一些自己的作品,等待着自己理想的实现。从大的方面来看,即使是许多成名的歌手,也只不过跟着制作人走,唱着别人写好、编好、甚至哪儿该停顿哪儿该滑音都由别人定好的歌,也享受着别人的掌声,这种风光到底又是谁的呢?

  《传说》这首是比较典型的Raidas风格的歌曲,而不像《别人的歌》那样深情款款。歌曲具有明显的节奏感,非常强烈的舞曲化风格。

  然而就是这样快节奏的歌曲却配以古典意韵强烈的歌词,这就是黄耀光和林夕的绝妙配合。如果不听这首歌,而光看歌词,尤其是后面两段,肯定会以为这首歌会是幽怨的丝竹小调,而绝不会料想竟然是充满了鼓点、电子乐器的配乐。

  现代的都市人生活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然而茶余饭后也总幻想着原来那么古老的传说中的生活。从书柜里翻出一本尘封的线装书,或是偶尔调着遥控器不小心看到儿时曾经看过的戏剧,都能勾起一些记忆,也很容易将自己置身于那样的世界当中。

  “小玉典珠钗,铅华求长埋,祝君把新欢,乘龙投豪门”,都是传世的凄美故事里常有的情节;“小玉休相迫,檀郎无忘情,三载失钗风,瑶台求重逢”,也是动人的古老传说里多见的段落。虽然经常雷同,却每每看到此处,迫压于现代都市生活瞬息万变的现代人也往往会浮想联翩,只是在这样的环境无法也不可能去亲身体验,只有凭借着尚未被生存压力消磨殆尽的多愁善感来想想了。

  而现代快餐式的爱情也常常让他们厌倦,以游戏人生的态度来对待爱情早已是俗世的主流。

  在这样的景况下,“我要是变心有谁为我尽情骂?”没有。

  在这样的时代里,“我叫天抢地谁过问?”没有。

  以至于当看到这些传说时,竟然也有“也要化蝶躲入传说内”的念头,而他们所要逃避的,正是被现代文明侵蚀的社会价值观。

  林夕在当时还是年轻气盛,歌词中借古讽今,拷问着现代人的爱情态度。而黄耀光则积极配合,不仅曲调上充满了匆忙的步伐,编曲上更是用现代的西洋电子乐器去模拟出传统的中国民间乐器,比如唢呐,从而在乐器的使用上也呼应了歌曲所要表达的用现代人的观点去看待那些传说这一主题。
TOP
8#

Raidas也是我曾经很喜欢的乐队。可惜在高峰时拆伙,留下的只有2张大碟和一张EP,以及无尽的遗憾。
主音陈德彰是我觉得香港乐坛有史以来声音最醇,最动听的一个(纯属个人看法),也是长得最俊的一个(可惜两年前看他的一个演唱会,成一个秃头的吸毒汉子模样)。
他们的音乐,旋律的确是琅琅上口,而且御用填词人林夕的才华也是不容置疑的。但,我觉得其作品不如其他主流乐队来得常青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作曲黄耀光,在歌曲创作方面的造诣一般,特别是许多快板歌曲,都是一个模子出来的。你细细比较一下,比如传说,吸烟的女人,某月某日,杯中冷巷,没有路人的都市等等。同样的例子就好像德国的DISCO班霸Modern Talking,每首快歌曲都差不多。现在还由人所记得,我想多半是对林夕的歌词的怀念了。当年,看到传说和某月某日的歌词的时候,一个赞啊!现在,每年要写300多首歌的他已经无法保证每首作品的质量了。
TOP
9#

《传说》现在容易买的到吗?贵吗?
TOP
10#

非常喜欢达明一派和Beyond !    海阔天空!    听一遍感动一遍!  人生无常.........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