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920212223242526» / 3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及听音环境处理、p25浅谈HIF... [复制链接]

查看: 631544|回复: 819
221#

回复: 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及听音环境处理、p25浅谈HIFI

原帖由 难忘的战斗 于 2008-1-6 14:09:00 发表
听音位置能不能象电影院一样加高成台阶(耳高于高音单元30--40CM)?这样把台阶做成低音吸收腔.


要使“低音吸收腔”最有效的发挥作用,是在六面体、三对反射面其中的一对反射面的至少一个面(整体)做吸收处理。只对其中的一部分处理,相同的面积下效果也将大打折扣。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222#

回复: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及听音环境处理、p25浅谈HIFI

掩蔽效应的主要内容如下:

  环境中的其他声音会使听音者对某一个声音的听力降低,这称之为掩蔽。当一个声音的强度远比另一个声音大,当大到一定程度而这两个声音同时存在时,人们只能听到响的那个声音存在,而觉察不到另一个声音存在。掩蔽量与掩蔽声的声压有关,掩蔽声的声压级增加,掩蔽量随之增大。另外,低频声的掩蔽范围大于高频声的掩蔽范围。

  人耳的这一听觉特性给设计降低噪声电路提供了重要启发。磁带放音中,有这样的听音体会,当音乐节目在连续变化且声音较大时,我们不会听到磁带的本底噪声,可当音乐节目结束(空白段磁带)时,便能感觉到磁带的“咝……”噪声存在。

  为了降低噪声对节目声音的影响,提出了信噪比(SN)的概念,即要求信号强度比噪声强度足够的大,这样听音便不会觉得有噪声的存在。一些降噪系统就是利用掩蔽效应的原理设计而成的。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223#

回复: 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及听音环境处理、p25浅谈HIFI

玩HIFI的目标就是要尽可能的还原HIFI(高保真),唱片有什么就应该尽量还原出什么,没有的东西就不应该有。立体声的录音就应该有立体声定向(定位)的再现,…………

但是立体声定向(定位)的再现并不容易获得,优秀的立体声“高保真”还原需要音响系统具备良好且平坦的频率特性,优秀的动态、瞬态能力,足够的信噪比,丰富流畅的信息量,尽可能小的相位延时等等,并且要求两个声道各项指标完全一致。

尤其是相位延时特性的一致性非常重要,因为根据声学研究的成果表明,许多立体声定向(定位)的再现都与相位延时有关。虽然我们不可能使系统从“信号产生——放大——传输——电声还原”的全过程做到没有相位延时和相位失真,但是尽可能减小相位延时,尽可能减小相位失真,并尽可能使两个声道的相位特性和各项指标完全一致,是可以努力和控制的。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224#

回复: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及听音环境处理、p25浅谈HIFI

有关立体声定向(定位)再现的讨论,见下面连接。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130004-6.aspx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225#

回复: 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及听音环境处理、p25浅谈HIFI

原帖由 松香味 于 2007-12-5 20:09:00 发表
声场的宽松感离不开平衡的低频延伸。声音的霸气、气势;厚实感、稳重感等,也离不开低频——这个——万乐之根。每个发烧友都会非常重视低频的还原表现,为了获得满意的低频还原,大多数发烧友都会“不谋而合”地把视线瞄准了大口径箱,这并非没有道理。但事实上低频的还原能力,并非只与扬声器口径大小相关,还与单元的电声参数,箱子设计,甚至听音环境等相关。

因为单元的电声参数,箱子设计等等,不是大多数发烧友可以控制和改变的,下面就专门谈谈环境的影响。



前面说了环境的影响。接下来我想再说一下:“平坦的低频延伸”比“低频下潜深度”更为重要的问题。这是一个非常“直观”(可直接体会感觉到)的事实。希望有体会的朋友多多参与,达到共同提高对这一现象的了解和理解的目的。

不知道大家有兴趣否?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226#

回复: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及听音环境处理、p25浅谈HIFI

:lol ;P ;P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227#

回复: 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及听音环境处理、p25浅谈HIFI

原帖由 sometimes 于 2008-1-24 20:38:00 发表
以上,有感于您最近发表的几个帖子。你发帖子,大概也有自作多情的感觉,响应不多,高处不胜寒。其实明白人肯定有,不过太明白了就不愿意多说话,有遁世趋向。不明白的,想插话也插不上,沉默了事。一知半解的,讲几......


哈哈!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谢谢!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228#

回复: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及听音环境处理、p25浅谈HIFI

1.        吸声与隔声的基本概念
首先要明确吸声与隔声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声学概念。吸声是指声波传播到某一边界面时,一部分声能被边界面反射(或散射),一部分声能被边界面吸收(这里不考虑在媒质中传播时被媒质的吸收),这包括声波在边界材料内转化为热能被消耗掉或是转化为振动能沿边界构造传递转移,或是直接透射到边界另一面空间。对于入射声波来说,除了反射到原来空间的反射(散射)声能外,其余能量都被看作被边界面吸收。在一定面积上被吸收的声能与入射声能之比称为该边界面的吸声系数。例如室内声波从开着的窗户传到室外,则开窗面积可近似地认为百分之百地 “ 吸收”了室内传来的声波,吸声系数为1。当然,我们所要考虑的吸声材料,主要不是*开口面积的吸声,而要*材料本身的声学特性来吸收声波。
对于两个空间中间的界面隔层来说,当声波从一室入射到界面上时,声波激发隔层的振动,以振动向另一面空间辐射声波,此为透射声波。通过一定面积的透射声波能量与入射声波能量之比称透射系数。对于开启的窗户,透射系数可近似为1(吸声系数也为1),其隔声效果为0,即隔声量为0db。对于又重又厚的砖墙或厚钢板,单位面积质量大,声波入射时只能激发起此隔层的微小振动,使对另一空间辐射的声波能量(透射声能)很小,所以隔声量大,隔声效果好。但对于原来空间而言,绝大部分能量被反射,所以吸声系数很小。
对于单一材料(不是专门设计的复合材料)来说,吸声能力与隔声效果往往是不能兼顾的。如上述砖墙或钢板可以作为好的隔声材料,但吸声效果极差;反过来,如果拿吸声性能好的材料(如玻璃棉)做隔声材料,即使声波透过该材料时声能被吸收99%(这是很难达到的),只有1%的声能传播到另一空间,则此材料的隔声量也只有20db,并非好的隔声材料。有人把吸声材料误称为 “ 隔音材料 ” 是不对的。如果有人介绍某种单一材料吸声好隔声也好,那他不是不懂就是在骗人了。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229#

回复: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及听音环境处理、p25浅谈HIFI

“著名音响家占士摩亚曾经说过:‘在音响学(电声学)中,任何在表面看来很明显的事情,通常都是错误的’。”
不清楚这话的含义?是指音响技术性指标还是实际调声时候的现象?

回JGG兄:

例如:倒相箱子扬声器引发箱内空气谐振时,谐振波将充满箱内整个空间,箱内的空气就像一个巨大的弹簧,弹簧的一端为振膜,另一端为箱壁(含吸音材料层)及倒相管内的空气层,作用在箱壁上的谐振能量一部分转化为箱板的振动能量,一部分又反射出去,极少部分被箱内吸音材料所吸收转化为热能。由于谐振波充满箱内整个空间,表面上看,倒相管位于音箱任何位置、任何方向,倒相管从谐振波这根看不见的空气弹簧中获得的能量是一样的,这就是目前许多箱子设计的所谓“依据”。

但事实上让低音扬声器和倒相管分别各居箱腔两头为好,此时倒相管口辐射的谐振波,从箱内谐振波中获得的能量最大。能量损失也最小。
最后编辑松香味 最后编辑于 2008-03-22 17:30:03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230#

回复: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及听音环境处理、p25浅谈HIFI

这样的例子还很多!!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