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谈谈hi fi 音响的空间处理 [复制链接]

查看: 107265|回复: 124
11#

回复: 谈谈hi fi 音响的空间处理

原帖由 难忘的战斗 于 2007-11-19 13:13:00 发表
156式抗散板是啥东西?我在网上查不到!
TOP
12#

回复:谈谈hi fi 音响的空间处理

层高过底,着实恶劣,但问题不大.天花板通过扩散处理,效果非常出色.这是经过多个听音室的试用和调整后得出的宝贵经验.其中也有不少层高过底的案例.不仿一试.
TOP
13#

回复: 谈谈hi fi 音响的空间处理

原帖由 难忘的战斗 于 2007-11-20 9:59:00 发表
非常感谢WXC123456王老师的指点!有台湾烧友讲该扩散板声音"粉粉的",不知是啥意思,另外见到很多文章讲要前硬后软中扩散,和本文主导的前硬中吸后扩散有很大的不同,如何理解?


      两个方法都有前硬作为前提,并不矛盾,都很好用。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记得有位朋友问我:“你们发烧友在听音响的时候是不是要去分辨乐队中哪个乐器在哪个位置,声色如何?”等等。
  我回答他:“你说对了一半,我们发烧友并没有一个现成的音像舞台可供我们去聆听和分辨,而是要通过我们的双手构建出或者打造出一个栩栩如生的音像舞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科学的,客观的去对待HIFI音响和空间的关系”。
      例如:空间感。我们可蒙上眼来到一所房间,可通过我们的谈话声,粗略的估计出这所房间的大致面积,这是因为直接声、早期反射声和晚期反射声,使我们得出这样的判断。这是生活经验所致!HIFI音响也同样。必须要有来自天花的反射、扩散声,给我们以强烈的空间感,音乐厅的高度感。
TOP
14#

回复:谈谈hi fi 音响的空间处理

回波仔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坐在皇帝位是时.两耳的高度大约是从地面到天花板的三分之一处.假设地面和天花板的反射量相同.那么我们会较多的听到来自地面的反射声.再则.音箱的高度又与我们的耳朵齐平.更增加了地面的反射声.这样就会严重影响声场的高度.在听感上会觉得声音被压抑在视平线以下.无法向上拓展.更没有上部空间感和高频延伸.
          
           这就需要通过上扩散.下吸收的方法来平衡声场高度.面积可按照天花板面积的三分之一居中密集排列.
TOP
15#

回复:谈谈hi fi 音响的空间处理

回音乐旅程
         您说的是音箱的两个侧墙吧.用石膏板做夹层.内铺玻璃纤维棉.是用于吸收多余的中高频量感的.但这样做不是很理想.一是制作麻烦.二是一但固定不方便再次调整.三是玻璃纤维棉对人体有害.    
         可用泡棉或漂亮点的挂毯.用前后移动的方法.一边听.一边调整.面积大约一平方左右.两块不够的话可用四块.调整到最理想的状态时.加以固定.这样既灵活又方便.                                              
         听感上须注意两点.即中高频量感. 整体平衡度和声场的宽度平衡.
TOP
16#

回复:谈谈hi fi 音响的空间处理

不好意思.还有一个问题忘了
       两面侧墙不必做成斜面也可以把声音调的好好的.
TOP
17#

回复: 谈谈hi fi 音响的空间处理

回波仔
           四个角的扩散处理.可根据听感逐步增加.

  所有在空间处理中实施的手段和方法.都是逐步完成的.都必须服从于听感的要求.一点一点的去做

  不可能所有的方法在一次性完成后.便大功告成.而在听感上没有任何问题.
TOP
18#

回复:谈谈hi fi 音响的空间处理

回难忘的战斗
        是不是因为高度的关系.才把听音室挪到客厅.假如是这样,还是在地下室好
  高度不是问题.好解决.客厅比较麻烦.大玻璃推拉门可能会损失中低频量感.等等.
家人起居会不方便.有一个独立的听音房是再好不过了
TOP
19#

回复:谈谈hi fi 音响的空间处理

回音乐旅程
          声场前后层次的重心怎么样.有没有靠前.如没有那很好.还有就是整体声场从左至右的平衡度.有没有过分挤在中间或分在两边.如没有那很好.
         假如有上述现象那皇帝位的两侧.应采用吸收的方法.以上述的要点去调整.音响的间距和内凹可同时配合调整.这是音场的基本框架.假如效果非常理想.吊顶的四个角则不用去做扩散
TOP
20#

回复:谈谈hi fi 音响的空间处理

回波仔
            是有轻有重的.重的密度大一点.坚固一点.最好在表面涂上一层白色水容性的乳胶漆
     粘在天花板上会很漂亮.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