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The Art Of Ginette Neveu [复制链接]

查看: 10971|回复: 42
11#

回复:The Art Of Ginette Neveu

好文!有她两张参考,确实很棒!
TOP
12#

回复:The Art Of Ginette Neveu

感谢楼主的资料~
怎么看她也不象柔弱那类的~准备搞来听听~有推荐录音吗?
新年换个新头像~
购碟,换碟的兄弟来:http://shop33919193.taobao.com/
TOP
13#

回复: The Art Of Ginette Neveu

原帖由 lmluc000 于 2008-1-8 10:12:00 发表
感谢楼主的资料~
怎么看她也不象柔弱那类的~准备搞来听听~有推荐录音吗?


勃小协, 西比留斯小协
TOP
14#

回复: The Art Of Ginette Neveu

.........
DSC02320.JPG (, 下载次数:45)

jpg(2008/1/8 10:27:55 上传)

DSC02320.JPG

TOP
15#

回复: The Art Of Ginette Neveu



    Neveu去世后,媒体的更多焦点在拳击冠军Marcel Cerdan身上,还有他的情妇、当红歌手Edith Piaf(1915-1963)的反应也是大家所好奇的,作为艺术家的Neveu,多少缺乏些炒作的原料……对于音乐爱好者来说,遗憾的是原定美国之后的HMV录音成了泡影,包括贝小和柴小,还有跟Edwin Fischer(1886-1960)的Brahms小奏,Fischer最后跟Gioconda De Vito(1907-1994)录了。还有她生前首演和推崇的那些现代音乐,都没来得及留下录音。

    下面是原APR的工程师Bryan Crimp老先生在1980年整理的Neveu Electrola和HMV SP录音目录,我把它整理给大家看看吧!这些唱片编号都是第一次压制时的SP号码(DA=20厘米盘,DB=30厘米盘),注解居于东芝的这个复刻。

Electrola和HMV的录音共7回:

第一回:Electrola
1938年,柏林,钢琴伴奏者Bruno Seidler-Winkler。

DB4577 Grave in C minor for Violin and Piano(Kreisler)
DB4577 Un poco triste(No.3 of Four Pieces, Op.17) (Suk)
DB4514 Appassionata(No.2 of Four Pieces, Op.17) (Suk)
DB4514 Nocturne No.20 in C sharp minor, Op.posth(Chopin-Rodionov)
DA4453 Melodie(from "Orfeo ed Euridice") (Gluck)
DA4453 Sicilienne(Paradis-Dushikin)

注:按唱片编号推断,录音时间是在1938年4-5月,SP只在德国发行,LP没发行国过。

第二回:Electrola

1939年,柏林,钢琴伴奏者Gustaf Beck。

DB4663~6 Violin Sonata in E flat major, Op.18(Richard Strauss)
DB4666 Variations on a Theme of Corelli(Tarcini-Kreisler)

注:R.Strauss这个奏鸣曲占了7面SP,SP也是只在德国发行。

第三回:HMV
1945年11月21日,EMI的伦敦Abbey Road Studios,Walter Susskind指挥爱乐乐团。

DB6244~47 Sibelius小协

注:这个西小的母盘已经不存在,现在的复刻都是靠流通的虫胶盘。

第四回:HMV
1946年3月26日,EMI的伦敦Abbey Road Studios,钢琴伴奏者Jean-Paul Neveu。

DB6907~8 Tzigane(Ravel)
DB6908 Nocturne No.20 in C sharp minor, Op.posth(Chopin-Rodionov)

注:这个的母盘已经不存在,现在的复刻都是靠流通的虫胶盘。

第五回:HMV
1946年8月12~14日,EMI的伦敦Abbey Road Studios,钢琴伴奏者Jean-Paul Neveu。
这个时间为准的话东芝的时间标错了,东芝录音时间标为1948年。

DA1871 Piece en Forme de Habanera(Ravel)
DA1871 Bagatelle(Scarlatescu)
DA1865 Danse Espagnole(from "La Vida Breve")  (Falla-Kreisler)
DA1865 Hora Staccato(Dinicu-Heifetz)
DB6359 Quasi Ballata(No.1 of Four Pieces, Op.17)(Suk)
DB6359 Appassionata(No.2 of Four Pieces, Op.17)(Suk)
DB6360 Un poco triste(No.3 of Four Pieces, Op.17) (Suk)
DB6360 Burleska(No.4 of Four Pieces, Op.17) (Suk)

Albeniz:Tango
Elgar:La Capricieuse

注:没编号的最后两首,录完后Neveu不满意,已经销毁。

第六回:HMV
1946年8月16~18日,EMI的伦敦Abbey Road Studios,Issay Dobrowen指挥爱乐乐团。

DB6415~9 Brahms小协及Chausson:Poeme, Op.25

注:占了5张SP,但是最后一面是空白没录音,SP没有发行,原因不明,1957年才以LP初次发行(ALP1520)。母盘第二乐章已丢失,第一乐章开始部分损伤,复刻都是靠市面流通虫胶盘补完。

第七回:HMV
1948年3月18日,EMI的伦敦Abbey Road Studios,钢琴伴奏者Jean-Paul Neveu。

Debussy: Violin Sonata in G minor
Debussy:Minstrels(前奏曲第一卷12曲)

注:Minstrels录完Neveu不满意而销毁,小奏没有压成SP,第一次发行是在1957年的LP(ALP1520)。

    Neveu还有些珍贵的广播录音,容后再述。

2008-01-07.
最后编辑weiarc 最后编辑于 2008-01-08 13:48:29
俺的古典音乐Blog:
http://blog.sina.com.cn/weiarc
TOP
16#

回复:The Art Of Ginette Neveu

看来楼主这套宝贝很全面啊~
不知道哈哈哈那边是否有售~
新年换个新头像~
购碟,换碟的兄弟来:http://shop33919193.taobao.com/
TOP
17#

回复:The Art Of Ginette Neveu

法国小提自家吉内泰·内弗(Ginette Neveu 1919-1949),称得上是一位才高命薄的红颜女子,她的一生匆忙短暂,像一顺流星倏忽而逝,给听过她现场演奏的人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而晚辈则只能从她留下的少得可怜的几张唱片上捕捉其神情。
  1919年8月11日,内弗生于法国巴黎。母亲是一位小提琴教师。内弗的音乐才能十分早熟,对于有关音乐的事情尤其是小提琴,像着魔似地感兴趣。她母亲把一把四分之一的童琴拿到她手上,就开始给她上课。5岁半,内弗第一次演奏了布鲁赫的g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9岁的时候,她连续夺得了两项比赛大奖。而且以娴熟的风格演奏了门德尔松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1930年11月,内弗进入巴黎音乐学院跟随埃奈斯库学习,8个月之后,赢得大奖。这样的辉煌只有85年前维尼亚夫斯基在11岁时实现过一回。1931年,内弗参加维也纳国际比赛时遇见了弗莱什,这位小提琴名师被小姑娘身上焕发出来的灵秀之气惊呆了,他要求继埃奈斯库之后,承担内弗的音乐教育之职。但是内弗一家收入窘困,延误了孩子两年时光。直到1933年,内弗才来到弗莱什班上连续学习了4年。从家长到弗莱什,对内弗的音乐天赋都抱着十分审慎的态度,没有过早地放任她随意挥洒。弗莱什对她说:"你从上天得来的才赋,我是不会碰它的。我能为你做的就是纯粹技术方面的帮助和指导。"内弗在完成小提琴课业的同时,还向名师纳迪亚·布朗热学习作曲。她在繁忙的演出之余的一大爱好就是写小提琴曲。但是,她后来颇悔少作,坚决拒绝演出,声言她只是一位小提琴演奏家。
  1935年,内弗参加华沙维尼亚夫斯基国际小提琴比赛,击败了包括大卫·奥伊斯特拉赫这样强大的对手在内的各路豪杰,荣获第一名。这是内弗一系列国际赛事胜利的顶峰。奥伊斯特拉赫当时已是享有很高声望的演奏家,夺冠的呼声也最高,相比之下,内弗的名气要小得多,获胜以后更显得非同反响。
  德国首先向她发出邀请。她来到汉堡,在约胡姆的指挥下演奏了勃拉姆斯的小提琴协奏曲。1936年,内弗分别来到美国和苏联举行音乐会。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暂时中断了内弗的演出生涯。她隐居在法国潜心钻研艺术,等待光明再来。二战硝烟一散,内弗就热切地重新投入音乐演出。1946年她在美国旅行演出度过了大半年的光阴。1947年又转战南北美洲,给当地的观众带来了美的享受。1948年,她和指挥大师卡拉扬在欧洲同台演奏了贝多芬的小提琴协奏曲。对她的表现,卡拉扬大感惊异,于是向HMV唱片公司郑重推荐这位风华正茂的女小提琴家。正是在这一年,内弗感觉到自己的艺术生命有再上一个新台阶的可能。她进行了广泛的旅行演出,包括1949年和巴比罗利指挥的哈莱管弦乐团进行的横穿美国大陆的5场令人难忘的音乐会(演奏贝多芬的小提琴协奏曲)。1949年10月2O日,她在巴黎举行生平最后一场音乐会,曲目包括拉威尔的《茨岗》和巴赫的《恰空舞曲》。IO月28日晚,她和弹钢琴伴奏的弟弟一起登上了一架星座式远程客机赴美,飞机在亚速尔群岛上空失事遇难,机上人员无一生还。
  今天,我们联想起大卫·奥伊斯特拉赫的赫赫声名和内弗的默默无闻,不禁对历史的变幻无常、人生如寄感慨系之!
  内弗从1938年开始录制唱片。她的声音浓郁,音色变化多样,音准干净利落。苏克的《四首小品》(作品17号)之二、之三,拉得神采奕奕;格鲁克的《旋律》有一种内心的不安和紧迫感,仿佛要急急地倾诉出来,塔蒂尼一克莱斯勒的《科雷利主题变奏曲》倦怠无力,颤音拖泥带水,是内弗最失水准的演奏。在法国作品中,她演奏的德彪西小提琴奏鸣曲迷离恍值,是对诗意梦幻境界的探索;拉威尔的《茨岗》激越豪放,骨子里却是典雅的法国气质;肖松的《音诗》仿佛是对自己乖戾命运的预演。在协奏曲中, 1945年的西贝柳斯是HMV唱片公司打井重整曲目、邀请内弗录下的。她的演奏充满了安静的抒情,句法的划分别具一种 清新秀美的直觉,在第一乐章和第二乐章中不追求耀眼的炫技,但整个演奏自有其内在的说服力;1946年录下的勃拉姆斯,即有紧张迅猛的气势,又不流于感情的歇斯底里,第一乐章的小提琴进入,一闪而过,稍有立足未稳之感,全曲的速度未作让步,显承出惊人的胆略和锐气。
  内弗对当时作曲家的创作很感兴趣,曾经演奏了许多新作品。普朗克(1899-1963)写于1942-1943年的小提琴奏鸣曲就是题献给她的。在此之前,普朗克已经写过两首小提琴奏鸣曲,但都不满意其中小提琴声部的写法,给毁掉了。现存这首惟一的小提琴奏鸣曲是普朗克为纪念西班牙著名诗人洛尔迦而写的。1936年,洛尔迦因追求自由共和的理想惨遭佛朗哥分子的暗杀(据说,洛尔迦的同性恋行为是遇害的另一原因),在当时成为轰动一时的政治事件。在这首小提琴奏鸣曲的尾声中,在钢琴奏出沉重的送葬钟声伴奏下,小提琴发出悲愤的哀鸣。
  内弗失事后,普朗克为她重写了一遍末乐章悲痛的急板,以寄托自己对这位才华不凡的女小提琴家的诚挚的哀思。
(全文都是借用,一位朋友的)
最后编辑wllei888888 最后编辑于 2008-01-08 15:42:08
TOP
18#

回复:The Art Of Ginette Neveu

精彩:)
等着看下文。
TOP
19#

回复: The Art Of Ginette Neveu



    Neveu的录音虽然不多,不过再版却不少,只能粗粗地谈谈一些代表性的唱片,也当是一个引诱指南吧!

    Neveu的艺术特质较男性化,演绎大气、简练,发音嘹亮,细细听来,Neveu实际不象她那些恩师,二是象Jacques Thibaud,特别是那绵绵延长的尾音和连绵不断的旋律线,简直就是Thibaud的一种再现,甚至个别曲子抛开乐谱采取降调以获得一种梦幻般的气氛的手法——也是Thibaud的。她演绎的小品我最喜欢的就是这类表现梦幻气氛的,例如Chopin的Nocturne No.20。







    在Neveu的复刻CD中,我听到的最好的声音来自这套东芝1991年发行的这套The Art Of Ginette Neveu,虽然只有3张CD,跟这个标题相比有些凄凉,不过听下来那是极美的声音,饱满、柔和、大气、甘美。跟国际EMI的老参考相比,虽然发行时间有些落后,不过胜在够全:录音室录音已经全部囊括,Testament加两张参考也没这个全;够美:声音就是一切,这套老东芝的成就不是老参考能比的,时间落后对于绝版的东西——那是好事儿。

    Neveu的1945年Sibelius小协肩负着Legge的梦想:Heifetz之后再造一个神话。这是Legge组建爱乐乐队之后第一个大型的录音项目,这是指挥Walter Susskind第一次进行国际化的录音,这是Neveu第一个带乐队的录音。Neveu在排满的英国旅程中只有一天的时间进行录音,在录音进行中的休息时间她仍然坚持练习以求完美,连脖子、下巴都磨出了血。Neveu在这个录音中完成了一次壮丽的英雄之旅。

俺的古典音乐Blog:
http://blog.sina.com.cn/weiarc
TOP
20#

回复: The Art Of Ginette Neveu





    深蓝色封面的两张是东芝1997年再版的两张“小品”,谁能想到如此不堪的封面隐藏着这么漂亮的声音呢……这两张偶然得到的唱片初听之时大吃一惊,这是大T和参考所不具备的声音,得到艺术套装之后发现这两张的编排跟套装前两张是一模一样的,连时间都一样分秒不差,声音也是一个胚子的。比较的话声音稍稍发虚一点,不够聚焦,其他都很好。





    在2007年EMI成立110周年之际,东芝发行了一系列的经典录音,包括Lipatti的全数6张,可是我惊讶的发现没有一张的Neveu,莫非他们认为这已经不够“经典”了么?

2008-01-08.
俺的古典音乐Blog:
http://blog.sina.com.cn/weiarc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