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3456789» / 15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原创】谈谈海菲兹的小提琴艺术及唱片 [复制链接]

101#

回复: 【原创】谈谈海菲兹的小提琴艺术及唱片

原帖由 我爱LP 于 2008-7-26 11:19:00 发表
呵呵!我知道所说的那位卖唱片的是谁了。
她的唱片多数从英国进货,有专门的人帮她在英国收唱片的,美国的片就要自己去美国收了。
作为商家她当然要说英国版是头版了,不然谁会买她的高价英国版?在EBAY上英国版的RCA,特别是在英国录音的几张,出现的次数比美版要少得多,但价钱仍然是美版稍高,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那两张海菲兹都是前几年在香港买的,是他而不是“她”。不过香港的JS也追捧英国版。
TOP
102#

回复:【原创】谈谈海菲兹的小提琴艺术及唱片

学习了全帖,感慨于人生有涯,爱乐之无涯。
来是偶然,去是必然;尽其当然,顺其自然。
TOP
103#

回复: 【原创】谈谈海菲兹的小提琴艺术及唱片

原帖由 万众 于 2008-7-23 21:22:00 发表
    如果有人说冷,估计不是指音色,是指乐曲处理。这个也是海的特点:不动声色的精确。
  补充一句,我无意说海菲兹什么缺点,也远无此胆量。而且确也能欣赏那种神一般的正确。只是说出不喜的理由和原因,可能很个人。
  艺术的多义性促使欣赏的多角度、多口味。


非常赞同这个观点!!!
不过听过1X-3X年的录音之后发现海飞滋其实一点都不冷.
后面那几个立体声实在可以用烂熟来形容,那是非'冷'不可了.
新年换个新头像~
购碟,换碟的兄弟来:http://shop33919193.taobao.com/
TOP
104#

回复:【原创】谈谈海菲兹的小提琴艺术及唱片

完了...刚发现我只是很随便的回帖灌了个水.
想不到此帖已经发了大水了,哈哈.
LZ莫见怪,我觉得您把此帖改成海飞滋的LP与CD的完全比较更合理些.

顺便麻烦请教下,这头版LP去哪里买得到啊?
新年换个新头像~
购碟,换碟的兄弟来:http://shop33919193.taobao.com/
TOP
105#

回复: 【原创】谈谈海菲兹的小提琴艺术及唱片

原帖由 ctx111 于 2008-7-26 13:03: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我爱LP 于 2008-7-26 11:19:00 发表
呵呵!我知道所说的那位卖唱片的是谁了。
她的唱片多数从英国进货,有专门的人帮她在英国收唱片的,美国的片就要自己去美国收了。
作为商家她当然要说英国版是头版了,不然谁会买她的高价英国版?在EBAY上英国版的RCA,特别是在英国录音的几张,出现的次数比美版要少得多,但价钱仍然是美版稍高,这就很能说明问


那两张海菲兹都是前几年在香港买的,是他而不是“她”。不过香港的JS也追捧英国版

如果是香港的他,我猜是档口在山东街的那位吧.进货的方法和这个她是大同小异.
另一个出黑胶的帖子:
http://bbs.hifi168.com/bbs/showtopic-231849.aspx
TOP
106#

回复:【原创】谈谈海菲兹的小提琴艺术及唱片

终于都看完了。可我还是坚持我的观点,我个人不太喜欢听海非兹的演奏,的确太干冷了。而且只为把他变温暖了去投资几十万买套器材,也不值当的,因为别人拉的都不感觉干冷。
   老施的器材论显然是他多年摸索调试的结晶,应该说是发自内心的感触。我很赞同也很羡慕你,LP比CD暖这个地球人也都知道,解析力除外。但还是想说两点:一是器材不是越贵越好听,这个在超出一定范围之外就不一定成正比了,搭配很重要,其他因素我也不太清楚了,一次我拿着常听的几张碟专程去听几套标价都在几十万的器材,全都是尖酸刻薄的恶声,跟本没法听。有钱没文化的结果。所以最贵的不是最适合的,毕竟20年前拿块破砖头还听的美滋滋的呢。另外器材设计者的文化也对设计理念起决定作用,举个我亲历的感受,某日本顶级攻防品牌目前产的标价四万多的纯甲就明显的没有他爷爷辈生产的目前只值几千块钱的同厂老机醇厚耐听.在这里面钱不是关键因素.二是如果搞个投票的话,大多数人会赞同海老干冷,这是肯定的。因为人耳的结构都差不多.
   所以老施听出天鹅绒般细腻温暖的海飞丝,这是精心搭配的结晶,是很让人羡慕的说
最后编辑aiwa 最后编辑于 2008-07-27 16:13:11
TOP
107#

回复:【原创】谈谈海菲兹的小提琴艺术及唱片

其实我的器材并不高档,只是我听到不一样的海菲兹,所以和大家探讨海菲兹冷暖这个问题。我们是否用高价器材不是最重要的,但我们要知道高价器材播出来的是不一样的,现在探讨哪个准确?我们用什么器材来听音乐是另一个问题,我如果有钱了,绝对会买一套高档器材,哈哈。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08#

回复: 【原创】谈谈海菲兹的小提琴艺术及唱片

从WIKIPEDIA 翻译几段资料供大家参考:

海菲兹的“冷”:

美国作曲家和音评人Virgil Thomson曾把海菲兹的演奏比喻成“真丝内衣音乐”, 暗指海菲兹的“冷”. 不过“冷”主要是指海菲兹完美的技巧,机械般的精准和非常保守的台风。

海菲兹还演过几部电影,下面这个YOUTUBE是他在1947年出演的一部电影片段,是他和莱纳会作演奏老柴的小协,最好一个镜头是他轻抚女主角的脸,超酷!!!

海菲兹的琴弦:
大家听海菲兹的CD觉得琴的音色冷,可能与海菲兹用的琴弦有关. 海菲兹在一生的演奏中始终用一种琴弦组合:G弦,银线缠羊肠;D,A弦,纯羊肠; E弦,钢弦。

海菲兹的琴:
海菲兹一生用过3把名琴,分别是1714 年Stradivarius, 1736年 Carlo Tononi, 和 1742 年Guarneri。Guarneri那把是他的最爱。

顺便提一下大卫的琴, 大卫曾拥有2把Stradivarius,先是一把1702年的,以后用它换了把1705年的Marsick Stradivarius。
TOP
109#

回复: 【原创】谈谈海菲兹的小提琴艺术及唱片

YOUTUBE:

TOP
110#

回复:【原创】谈谈海菲兹的小提琴艺术及唱片

在一流小提琴大师中我最爱听海菲兹,而最不喜欢的是大卫。
TOP
111#

回复:【原创】谈谈海菲兹的小提琴艺术及唱片

大家的发言都很好,都很文明,之所以发这个贴,提出不同的看法,确实是自己亲身经历的,所以不吐不快。我一般只谈我亲自听过的东西。我觉得有时对一些“权威”产生怀疑不一定是坏事,关键要自己亲自比较过,千万不要人云亦云。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12#

回复:【原创】谈谈海菲兹的小提琴艺术及唱片

再听听RCA出的living stereo的布拉姆斯小协,第二乐章之中海飞兹所体现出来的那个柔美,让人回味无穷?
那是刚中有柔,在技术和实力基础上,表现出来的感情。勃拉姆斯小协以海飞兹的为最佳版本,外冷内热,简直是勃拉姆斯的化身。
感觉这个帖子是有关音乐性和音响性的关系的,很有意思,也是很有争议的话题。
TOP
113#

回复:【原创】谈谈海菲兹的小提琴艺术及唱片

    施兄,在这个帖中,确见到一些有益的讨论。我每帖必看,其实已涉及了很宽的范畴中的一些理念。也借此说二句关于认识方面的话题。
  捷克流亡作家昆特拉《大师级文豪》的一个成果是,指出人类共有的本性中媚俗的一面。他的独特视角曾使老朽甚为惊叹。
  确实,连希特勒的宣传部长戈培尔都言:即使谎言说一干遍,就变为真理。这是人们从众心理使然。戈培尔不愧是现代广告的发源人之一。
眼球经济、形象设计、偶象祟拜……凡此种种,无不是媚俗的证明。
   威产生怀疑不仅不是坏事,且往往产生新的成果:对牛顿力学的怀疑产生相对论。对古典大小调的反动产生现代音乐,十二音序列。
   不得不承认的是,现代人独立思考能力的严重退化。
   在古典音乐界,我们往往把大师们抬上神坛。其实,大师做为人类中之一分子《异常杰出的》也不可能完羙。因为从概念上说,完美的只有上帝。
   求同存异在我的理解为:不求别人和自已一致,只求别人能理解。只要异的一方有根有据,有理由,我们就要承认这样一种存在。
在G弦上……
TOP
114#

回复: 【原创】谈谈海菲兹的小提琴艺术及唱片

原帖由 aiwa 于 2008-7-27 15:52:00 发表
终于都看完了。可我还是坚持我的观点,我个人不太喜欢听海非兹的演奏,的确太干冷了。而且只为把他变温暖了去投资几十万买套器材,也不值当的。。。


器材的投资并非是把小提琴变暖,而是变“真”,虽然高级器材各自有各自的音色,绝不可能做到和现场一模一样的声音,但这些年的聆听经验告诉我,越接近现场真实的声音,往往是越高级的器材发出的(但反之不能成立,不是越高级的器材就一定能发出越真实的声音,这个受到搭配、空间、电源、摆位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器材(或者说器材表现的声音)升级以后,获益的并非小提琴一家,所有类型的乐器和音乐表达力都会有提升,对音乐的欣赏和理解也会有大大的帮助(尤其对我这样看不来乐谱的纯业余音乐爱好者来说)。

另外纠正很多朋友对于大系统适合大作品,小系统适合小作品的误解。俺觉得即便是对于小提琴独奏这样的作品来说,大系统体现的细节表现力平衡度也是远远超过小系统的(无论小系统多贵)。

拿我的两套系统和朋友家的一套系统对比。从低到高吧。

低端如我的杂牌电脑喇叭,听音乐是一团一团的,毫无细节可言,小提琴的声音没有质感,没有密度,更加没有高频音色。

中端如我的P牌三分频落地喇叭,虽然是合并机推,但是经过线材的调整,基本上还马马虎虎,小提琴有质感有密度(虽然不高),高频音色也能出来很多(可惜受累于高频单元太过一般),中频饱满尚能感受到一些琴腔共鸣,琴声有粘滞感。虽然已经体会到海菲兹琴声的种种细节(很多小提琴家和海菲兹的差距就在这里,细节太少,这是技术和艺术修养的综合差距,对于老大师们来说,他们差的是技术,知道但拉不出来,对于年轻小辈来说,差的是修养,根本不知道该怎么拉),但小提琴的整体音色比较单薄,透明度不够好,感受不出琴的轮廓。

高端如朋友家的W牌三分频4单元落地喇叭,全套顶级B牌音源前后级以及M牌顶级线材,摆位、电源调整极其到位,乐器的表达真实度大大提升。以小提琴为例,细节和密度大大提高,质感更为真实,由于高中频分析力大增,透明度更好,乐器分离度非常棒,琴轮廓栩栩如生,音乐表情刻画极为丰富细腻。总体而言,如果说我的中端系统小提琴往往是一条或者几条琴弦在发音的话,朋友的这套系统的小提琴就犹如一个真实的琴腔在反射各弦的声音,各弦清晰可辨,琴的木制感强烈,音色优美高贵。很多在我家听不出区别的碟,比如辛德勒的名单电影原声碟中帕尔曼的那段犹太主题独奏,欧洲环球M&L压片普通版和纪念装日本JVC压片,在朋友的这套系统上区别极大,欧版普通版声音温暖细腻细节多琴腔感强烈,而日本JVC声音较粗细节少轮廓大动态大更加所谓的“Hi-Fi”

但是高级不代表一切,虽然听过朋友家如此高级的声音(甚至其他朋友家更加厉害的喇叭,那套让我终身难忘的“瓦格纳”高音),我很多时候甚至还是用电脑喇叭听古典音乐(上网的时候听一些熟悉的曲目或者网络试听一些新碟),低端系统固然有缺陷,但人不是一定要天天吃顶级鱼翅的,蚂蚁上树有蚂蚁上树的滋味。

给一些“器材无用论”或者“纯音乐者”朋友们的建议,知道什么是好声,和用低端器材欣赏音乐,并不矛盾。shinelb兄的建议很有道理,磨刀不误砍柴工,量力而行。有啥器材就用啥器材欣赏音乐,但有条件还是要更新一下装备,学习和实践一些硬件的知识,更好地为欣赏音乐服务,你会发现一个个不同而又相似的世界。另外,有机会多去听音乐会现场,无论是音乐爱好者还是音响爱好者,都有百利而无一害。
最后编辑scfan 最后编辑于 2008-07-28 12:11:30
TOP
115#

回复:【原创】谈谈海菲兹的小提琴艺术及唱片

拜度完SCFAN兄的好文,
器材的投资并非是把小提琴变暖,而是变“真”.
这句不敢苟同,按我的经验,我以为"高档的器材会把小提琴变'好听',而非变真".
话分两头,我有个学小提琴的朋友,他很喜欢单声道录音,听音乐只用随身听.我一直说他无法听到美妙的音乐,但他却驳斥我,说我一辈子门外汉,听个热闹.
他即便使用随身听也可以听出弓法的区别,把位的高低,这样他时常能感动于大师对于某个曲子的诠释是多么地独到,他告诉我,这才叫听版本.
另有一朋友可以说是HIFI派吧,家里七七八八的器材搭起来也有个几百万,不知道属于何档次.我跟他说单声道录音需要听,他更是不屑一顾,他说得很简单,我听的就是声音,小提琴我只在乎那擦弦的一瞬间速度是不是够,飙得是不是高.另外我也经常和他去现场听,他回来就对我说,其实他家里比现场过瘾,我问他,那不是假的嘛.他说:"对,的确是假的.我的系统是对音乐的第二次诠释,第一次是艺术家,第二次就是我的音响系统."
所以,所谓'真','假',不需要多研究,听着喜欢,有了感动才是最主要的.'音乐派'和'音响派'都是很有特点的.

楼主还是把题目改为,LP的声音和CD声音的不完全比较,比较合适.拿海飞滋说事,太牵强了.顺便还是请教,头版LP咋搞啊?PM我一个吧,谢谢咯.
新年换个新头像~
购碟,换碟的兄弟来:http://shop33919193.taobao.com/
TOP
116#

回复:【原创】谈谈海菲兹的小提琴艺术及唱片

回lum兄,

在同一个系统中比,哪怕再廉价的器材,哪怕不是音乐专业的朋友,也能很明显听出各位大师弓法的区别和把位的高低,以及对乐曲不同的表达,这种技术问题早在留声机发明早期已经解决了,现在的高级音响针对的不是这些。又绕回到了以前的争论,在Discman里听到的大师录音有多真实?折扣打了多少?

我在之前的文章里拿“上镜不上镜”举过一个例子,这次拿照片来举例吧,一张高级单反相机+高级镜头拍出的照片和一张手机拍的照片,缩小到30x30,能看出啥区别?画质、密度、背景虚化,都是扯淡,最多能看出的是一个拍了鸡蛋,一个拍了黄瓜,不需要高级的摄影师也能看出这个区别。但是放大到300x300,你能看出啥来?哦,鸡蛋的色彩好极了,黄瓜则好像有点暗淡,再放大到3000x3000呢,哇,鸡蛋的质感好极了,简直像真的一样,黄瓜怎么看怎么假,色温、色彩无一是处,画质极差,马赛克严重。再放大呢?。。。

有朋友可能会说大师拿手机拍也比菜鸟拿单反强,我承认,不过我这个例子的前提是,同一个人拍照。

我也在廉价汽车音响里获得过感动,也在几百万的音响里获得过感动,小时候甚至在国产录音机里获得过感动,但有时即便在音乐厅现场也无法被感动,感动和器材好坏无关。但是把感情抛开,我们谈的是对声音客观的评价,这是声音再现的科学,也是对艺术品质的追求,如果Discman可以满足了,那我们还去音乐厅干啥?如果你朋友对他的普通小提琴也满足了,那海菲兹杜普雷还要名琴干啥?

至于那位几百万器材的朋友,他的论点并不矛盾,现场和家里不具备可比性,试问谁有机会听到和唱片里一样的乐团一样的艺术家演绎一样的曲目?即便碰巧都一样,状态又如何呢?

此外,我说的是,“越接近现场的声音,往往是从越高级的器材上发出的”,接近不是等于,现场的物理发声方式千变万化,靠振膜发声的喇叭是无法完全再现的,器材能做的就是无限向现场靠拢。但每件器材都有自己的个性和修饰,不过相对而言,失真度还是越高级的器材越低。你可以说德国顶级B牌的琴声镀了一层黄金的颜色,但是你再去听一下英国中级H牌,恐怕你会觉得H牌脸上涂粉厚得能掉下来了,相比之下,B牌则仅仅能说是略施粉黛罢了。

另外需要提醒那位朋友的是,如果他几百万的器材只能听到“小提琴我只在乎那擦弦的一瞬间速度是不是够,飙得是不是高”这个层次,那么的确太可惜了,我无语。好比国内的某些宴会经常把上万圆的法国红酒拿来拚酒量,一晚上干掉十几瓶一样,令人心疼。
最后编辑scfan 最后编辑于 2008-07-28 13:32:39
TOP
117#

回复: 【原创】谈谈海菲兹的小提琴艺术及唱片

在足够知识信息储备、实践经验基础上经过反复理性思考后据理力争,并时刻不忘兼听则明('Cos 见下签名档)。

创造一定质素的硬件和软件条件对于好音乐这一口儿的来说总是必要的,这起码代表了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质量与能力!有条件的或没条件的都要注意保持平衡,正象大多经典艺术所遵循的最基本美学原则那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对真实的人生来说的确TM难了点儿~~~尽量着吧!


BTW:俺至今也尚不能把影音载体中的海大人与媒体普遍传说中的那位近乎神明的人100%对上号。但这类比较特别的案例中,俺始终觉得最主要的问题恐怕还是在于自己,而不是海大人。好在一切顺利的话,怎么也还有好几十年的时间捏,又不急~~~
~ so u never know what u're missin’  ~
TOP
118#

回复:【原创】谈谈海菲兹的小提琴艺术及唱片

感谢SCFAN兄热情回复,
我仔细阅读完,原来大家的想法差不多.
DISCMAN里也好,单声道里也好,可能无法复制大师,但就象您说的小提琴的演绎手法还是能听出来的,好比我一门外汉也听出海飞滋速度快,奥胖速度慢.但专业的信息量就比较丰富了,他能获得的感动,的确我无法得到,没法子,他练了20来年了.
那如果我们玩HIFI,听音乐,追求的不就是个感动嘛,小弟暂时也就这点水准.克莱斯勒的高贵音色可以使我起鸡皮疙瘩,朋友那几百万,我连牌子都认不全,也可以听得汗毛直竖.都很感动,都很喜欢.
至于那家伙到底听了啥,就不得而知了.反正这两家伙我都比较佩服,属于玩得很精深了.
如果要我练小提琴,从现在开始,就他说我练到50岁,连个CHACONNE都拉不了.就指望如果啥时候象另一位那般富有,也是非常地满足了.
最后编辑lmluc000 最后编辑于 2008-07-28 14:24:45
新年换个新头像~
购碟,换碟的兄弟来:http://shop33919193.taobao.com/
TOP
119#

回复:【原创】谈谈海菲兹的小提琴艺术及唱片

好的演奏家+好的乐器+好的指挥家+好的录音师及录音设备=好唱片
TOP
120#

回复: 【原创】谈谈海菲兹的小提琴艺术及唱片

原帖由 lmluc000 于 2008-7-28 14:19:00 发表
DISCMAN里也好,单声道里也好,可能无法复制大师,但就象您说的小提琴的演绎手法还是能听出来的,好比我一门外汉也听出海飞滋速度快,奥胖速度慢.但专业的信息量就比较丰富了,他能获得的感动,的确我无法得到,没法子,他练了20来年了.


拥有高档器材的乐迷都真能听出海菲茨对于分句的传神而优雅的处理,对于连线、休止符那神乎其神的清晰表达,以及对于乐谱标明速度的毫不在乎、还有晚年对细微节奏的变化、对作曲家悉心标明的强弱变化的那种冷漠??
欢迎光临上海小古唱片屋: http://shop37048759.taobao.com/
http://gustav.taobao.com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