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原创】2008企鹅唱片指南马勒交响曲三星以上部分 [复制链接]

查看: 58293|回复: 188
11#

回复: 【原创】2008企鹅唱片指南马勒三星以上部分

第5交响曲
夏伊指挥阿姆斯特丹音乐会堂管弦乐团
DECCA
四星钥匙



拉特指挥柏林爱乐乐团
EMI
四星钥匙



巴比罗利指挥新爱乐乐团
EMI
三星钥匙带花
第五值得一说的不是版本而是音乐本身,除了第一之外,第五是次位最不象马勒风格的曲子,尽管表面有着马勒特征的强烈对比和神经质的痉挛。不知各位有没感觉到,其他马勒作品的热闹表面,骨子里却是安宁平静的(俺个人理解),而第五的魂最终没有回到马勒身上,有人说这是马勒处于新婚的兴奋状态,爱情点燃了马勒的火花。而俺却觉得恰巧就是这个爱情主题的第四乐章,味同嚼蜡。 有点少年强说愁的牵强,完全没有如同其他曲子的慢乐章的深刻。  说得简单一些,其他慢乐章俺能在生活中有共鸣,而第五交响曲的柔版,俺从来没有见到过和体会过这样的爱情。 大概俺的阅历还不够吧。
这张获奖无数的唱片包括留声机100张伟大唱片大奖。巴比罗利的速度的代表作呵呵。感谢莱纳兄的推荐,俺会在随后仔细听听巴比罗利的速度,在2,3,4,6中......倒是觉得第九不是很特征。





伯恩斯坦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
DG
三星钥匙



马克拉斯指挥皇家利物浦爱乐乐团
CFP
三星



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乐团
DG
三星




前面alma兄提到的西诺波利也是很优秀的版本,曼兄形容西诺波利指挥布鲁克纳的第五有点暴力美学,俺没有听过这个布5,但是可以借鉴这个暴力美学的说法到西诺马5上呵呵。
另外莱茵斯多夫指挥波士顿交响乐团的RCA版和梅塔指挥洛杉矶爱乐乐团的DECCA版都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最后编辑jahal 最后编辑于 2008-08-29 23:29:12
TOP
12#

回复: 【原创】2008企鹅唱片指南马勒三星以上部分

原帖由 和谐花园 于 2008-8-29 23:15:00 发表
伯恩斯坦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
DG
三星钥匙

这个也上榜了?记得以前没有~~~



企鹅给这个版本评价较高,认为首先录音室伯恩斯坦在DG的最好的录音之一,然后是一个可爱的慢乐章。
TOP
13#

回复: 【原创】2008企鹅唱片指南马勒三星以上部分

原帖由 allen1225 于 2008-8-29 15:35:00 发表
Solti和LSO录了哪几部?一和二现在都出originals了。
白头佬在RCA那张第二向往已久,可惜现在买不到了,不知何时再续。



俺这里的记录是索尔第和LSO录过1,2,6,7,9
TOP
14#

回复: 【原创】2008企鹅唱片指南马勒三星以上部分

原帖由 vifone 于 2008-8-29 15:34:00 发表
伯恩斯坦在DG录的第7和8的单张还能买到吗?只要不是环保装的大盒子就行!


李源和雅聚阁很久之前就木有卖了,或者在ebay上能碰碰二手运气.....如果一定想收的话
TOP
15#

回复: 【原创】2008企鹅唱片指南马勒三星以上部分

原帖由 CJ御姐控 于 2008-8-29 9:04:00 发表
看这种版本比较完全没用

马勒太复杂,对每个人来说都根本不同,不可能达成什么共识!

其实说到底版本比较大部分都是害人的!



确实,不可能达成共识的.....

世界因为不同而精彩
TOP
16#

回复: 【原创】2008企鹅唱片指南马勒三星以上部分

原帖由 爱古歌 于 2008-8-30 8:32: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alma 于 2008-8-30 0:02:00 发表
“第五值得一说的不是版本而是音乐本身,除了第一之外,第五是次位最不象马勒风格的曲子,尽管表面有着马勒特征的强烈对比和神经质的痉挛。不知各位有没感觉到,其他马勒作品的热闹表面,骨子里却是安宁平静的(俺个人理解),而第五的魂最终没有回到马勒身上,有人说这是马勒处于新婚的兴奋状态,爱情点燃了马勒的火花。而俺却


谢谢爱古兄的关注,俺确实不懂乐理,纯粹是业余爱好的。
有时候很羡慕会看总谱分析的朋友,那上面应该有作曲家原始的注释
TOP
17#

回复: 【原创】2008企鹅唱片指南马勒三星以上部分

原帖由 alma 于 2008-8-30 11:29:00 发表
谢谢爱古歌兄的抬举。相比来说俺还是马勒新手。10年以前要是有人与我说起古典乐如何好我还是很不以为然的--------我相信艺术各门类之间的某些部分是相通的,可能某些东西理解起来更方便一些哈。

楼主Jahal兄是我的好朋友,他是真正的马勒行家。我闻说他可以脱稿指挥马勒的交响曲,这点我是望尘莫及。以我有限的见识,CJ大侠我猜也是一位闻名网坛的马勒大行家-----------。  



alma兄过奖了,俺也是票友,对马勒非常喜爱,确非能从专业角度分析,只是自己个人的感受。168上行家藏龙卧虎,请多批评指正交流呵。
TOP
18#

回复: 【原创】2008企鹅唱片指南马勒三星以上部分

原帖由 万众 于 2008-8-30 11:58:00 发表
    
爱古歌同学又没认真看帖子,你引用的那段话是楼主说的。楼主jahal,而不是alma。该给人家道歉,或自已掌嘴。

  也同楼主商磋一下。马五在他的整个作品中确实地位很特殊。一是它是马勒最具传统的一首交响曲。二正如楼主所言,那个魂有异于其它作品。说传统主要是指曲式结构及布局。说魂主要指由开始的阴郁走向光明的结局。由其是被世人当作德奥抒情经典的四乐章,及有胜利结尾的未乐章。
  感觉楼主对马勒整个作品的把握还是到位的。但那个著名的慢板用味同嚼蜡,少年强说愁的牵强,不深刻…就值的商量了。
  用新婚的兴奋及爱情的火花这些背景资料耒理解整部交响曲显然是把音乐当文学故事去听了。其实作曲家一但进八音乐思维,他会调动全部心灵、一生的感受进行创作。由其音乐本身的抽象与多义性决定了不可能是写一个具体事物---爱情。新婚肯定会影响马勒的作曲《可以理解为第五明朗的调子产生的理由》。但不见的是写新婚及爱这些具体事的。如果说影响,那就是激发了马勒对人生及世界的另一类思考。
  那个著名慢板确实美。基调是温暖的,内省的。在竖琴琶音的伴奏下,调动了整个弦乐群的歌唱性表现力。唱出一支至深的人生哲理之歌《而非情歌》。音区的变化,卡农复调的运用。旋律的延绵起伏及经常的马勒式的叹息。使这首慢板成为抒情的经典。
  个人感受,与楼主同好马勒。本人最喜的马勒是“大地之歌”。



哈哈,昨天公司的消费者评估培训有个环节,说的是从高到低打分,1-9分,收上来消费者代表的卷子经常是4,5,6分,俺们的培训老师很感概说,这样的分数很难了解到消费者是喜欢还是不喜欢这个产品。从而号召大家不仅要引导消费者把分数拉开,还要从我做起,不喜欢就给1-2分,喜欢就给8-9分。 大概俺是受了这个理论的影响。 说“味同嚼蜡”是有些过了。  但毫无疑问的是:我确实不喜欢第五交响曲的柔版乐章。

很高兴看到万众兄也有马5魂有异于其他交响曲的共鸣。尽管俺知道每个人观察哈姆雷特的角度都不一样,一旦发现有差不多观点的,很是开心。以前有此说到马8,曼弗雷德兄的观点和俺相似,欣喜到近。
俺确实是这样认为的。马勒其他交响曲的魂一直抓在自己手里。每次放出去无论多远,他都能收回来。哪怕篇幅巨长的第三,第二,第八等,再跌宕起伏,再多不和谐音符,等听完之后才恍然大悟,原来马勒只是把这些表面上看去支离破碎甚至自相矛盾的片段,是作为最后拼图板上的元素,最终的拼图是完整的,是不受碎片牵引的。
而第五,我觉得是马勒所有交响曲中对“魂”的控制力最弱的。马勒想在第五中表达什么?仅仅是想说爱情能把葬礼变成欢庆吗?
带着这个问题俺拜访了不少指挥家的马5,发现绝大多数指挥家热衷于马5的动态起伏、强烈的对比效果,而没有给俺答案:能否帮助马勒收回放出去的“魂”。

有几位指挥家的演绎俺印象很深。上面提到的莱茵斯多夫和梅塔,他们象是有意软化一些冲突(对比过纽约爱乐在伯恩斯坦和梅塔手下的不同表现,差别很大)。俺理解为:尽管环境过于嘈杂事件过于复杂,何不看得淡一些?
卡拉扬和巴尔沙伊的却是另一种方式,反淡化,该华丽还是华丽,该复杂还是复杂,但是“我有能力控制这一切”,不得不服。

另很赞同万众兄特地提到柔版乐章的竖琴。俺也一直觉得,竖琴在这个柔版乐章里是起重要作用的。它不应该被乐队弱化,而是应该在乐队中显化,这个启示来自于腾斯泰德指挥伦敦爱乐乐团EMI版本。爱情的重心不是在于旋律而在于竖琴。如果单独说乐章的话,那么这个腾斯泰德的慢板是俺心中的最佳呵呵。
TOP
19#

回复: 【原创】2008企鹅唱片指南马勒三星以上部分

原帖由 shinelb 于 2008-8-30 14:58:00 发表
第三也有,我就有一套LP。



谢谢S兄的宝贵资料
TOP
20#

回复: 【原创】2008企鹅唱片指南马勒三星以上部分

第6交响曲
布莱兹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
DG
三星钥匙
布莱兹这张唱片头炮打响后,后面一发不可收拾。要是想了解布莱兹的手术刀般精确解剖马勒,可以从这版入手。



塞尔指挥克里夫兰爱乐乐团
SONY
三星钥匙
俺拿到的是“Sony classical Great performances”系列的2006年出品,并没有感觉到“强有力的把握”,难道是转录效果?



维特指挥波兰国家广播交响乐团
NAXOS
三星
与第4交响曲同理,Naxos的全部马勒尤其是维特的都很值得收藏。



夏伊指挥阿姆斯特丹音乐会堂管弦乐团
DECCA
三星



巴比罗利指挥柏林爱乐乐团
TESTAMENT
历史三星



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乐团
DG
四星钥匙
现在买的到的也只有大禾花了。喜欢卡拉扬的必收曲目。



马勒第六比较难把握,既要处理好末乐章惊心动魄的暴力,又要处理好柔版的“辛德勒式的角度”,还有首乐章的厚积薄发......
布莱兹和卡拉扬都能令人信服,但是处理方式偏冷漠,象是旁观者的眼光在注视一场于己无关的变迁。
更欣赏小桑德林指挥圣彼得堡爱乐乐团RS版比较人情味的方式,同时不失理性的全局把握。可惜这张唱片一直买不到,只能听下载。海汀克在阿姆斯特丹音乐会堂管弦乐队1969年的录音和法国国家交响乐团2001年的录音很有意思,前者的慢乐章柔情似水,是俺觉得听过的版本中最美的,而后者整体把握度比前者紧凑、有力很多,但慢乐章相对来说却没有那么优美了(海汀克的新马勒录音大多比以前暴力呵呵)。无论怎样,这两者都是很出色的演出。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