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12113114115116117118119» / 13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fever老师的“乾坤大挪移”神功! [复制链接]

查看: 1058607|回复: 1316
1151#

好有毅力啊!我只钉了一个cd底就花了一天半,钉得我眼酸臂痛手起泡!
接上电源一开声,感觉声音紧密不少,平衡更好,所以细节上好。但是好像过紧了,导致松适的空气感没有了,音箱感重了。
再听,满耐听的,我蛮喜欢的。这种听感算是进步了。不知煲一段时间,过紧的音响感会好转吗?

这是什么原理呢?我想在Discovery看到过高速摄影机拍子弹击中玻璃、钢板的时候都会引起一阵阵涟漪似的振动波。说明钢板也是极有弹性,善于变形的。只是平时手力量小,眼观察不到,误认为金属板是坚定不移的。
在cd底板上钉上像皮泥是利用橡皮泥表面的巨大张力,使cd底板的刚性大大增强,不易散播振动。用螺丝刀钉的目的是造出形状消化震波,不让波传动产生区域影响,和进一步增加表面张力。
不知道我臆想对不对,靠不靠谱啊?
TOP
1152#

原帖由 长亭外,古道边 于 2013-1-29 23:49:00 发表
好有毅力啊!我只钉了一个cd底就花了一天半,钉得我眼酸臂痛手起泡!
接上电源一开声,感觉声音紧密不少,平衡更好,所以细节上好。但是好像过紧了,导致松适的空气感没有了,音箱感重了。
再听,满耐听的,我蛮喜欢的。这种听感算是进步了。不知煲一段时间,过紧的音响感会好转吗?

这是什么原理呢?我想在Discovery看到过高速摄影机拍子弹击中玻璃、钢板的时候都会引起一阵阵涟漪似的振动波。说明钢板也


長亭兄,做了大挪移要讓它煲十天八天便一定會有更大改善。
TOP
1153#

原帖由 fever 于 2013-1-29 23:33:00 发表
bestforwarder 兄,如果你能在功放底部除了透氣縫外全做滿便一定會有更進一步的改善。
您看到的那个底部的照片是电源处理器的,那台机器已经出掉了,益了下家。
功放底下做的比这台电处还少,哎,实在是没有精力再搞了。
TOP
1154#

用了半天时间把cd机帖好,效果非常满意,谢谢食古兄“踢爆”。fever前辈,请问此方法用在音箱是否可行?帖在什么地方最好?!谢谢!
TOP
1155#

回复 1148# bestforwarder 的帖子

佩服!
TOP
1156#

回复 1152# fever 的帖子

今天把功放的底也钉完了,加上cd机的底褒了3天。现在的能量感还是很强,似乎泛音松弛些了,音箱感淡了。不过正面的进步是声音平衡理顺了,是正确的声音,耐听。这已经不错了。
TOP
1157#

谢谢fever老师!请问把这泥同法钉在音箱下面直接当脚钉用有效吗?
最后编辑长亭外,古道边 最后编辑于 2013-02-01 16:58:59
TOP
1158#

原帖由 长亭外,古道边 于 2013-2-1 16:54:00 发表
谢谢fever老师!请问把这泥同法钉在音箱下面直接当脚钉用有效吗?


此法不通,絕對無效。
TOP
1159#

还好昨晚偷了个懒,没有熬夜钉上音箱去!
今天支走老婆孩子,开了一整天音响。这是第5天了,到晚上质变发生了!原来的副作用:过于紧的能量感不见了,音箱感也消失了。变化来的也不是我器材原来那种松适的空气感。而是换了一个面貌,不紧又不散,变得润而有力,立体感十足。是润不是暖。更加耐听了!这个润让我很意外,很惊讶!这橡皮泥是智慧生物吧。
加上原本很好的平衡,带来顺畅正确的细节。一张瑞鸣的伶歌从头听到尾,让我醉了!原来觉得瑞鸣录音不错,但有点冷峻严密过多。现在听来鲜活,活生生的。建立在正确的声音基础上的鲜活、紧密、立体!这比妥协式的暖厚融融更有说服力!当然这就是我个人器材的风格趋向,不过一下调整到这高度有点意外。多谢fever老师!
TOP
1160#

原帖由 长亭外,古道边 于 2013-2-2 21:53:00 发表
还好昨晚偷了个懒,没有熬夜钉上音箱去!
今天支走老婆孩子,开了一整天音响。这是第5天了,到晚上质变发生了!原来的副作用:过于紧的能量感不见了,音箱感也消失了。变化来的也不是我器材原来那种松适的空气感。而是换了一个面貌,不紧又不散,变得润而有力,立体感十足。是润不是暖。更加耐听了!这个润让我很意外,很惊讶!这橡皮泥是智慧生物吧。
加上原本很好的平衡,带来顺畅正确的细节。一张瑞鸣的伶歌从头听到尾,




長亭兄,恭喜你花了小量金錢和不少寶貴的時間而找到自己喜愛的效果,其實泥膠只是死物,懂得用它和有耐性去煲它的人才是有智慧的生物哩。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