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食古轩主
原帖由 寒林抚琴 于 2008-10-29 2:31:00 发表乾坤大挪移很神奇!! 感觉声音在空气中弥漫!!!内劲足密度好! !韵味也增加了不少!!!整体的连贯性和节奏感都是 给人明显的感受! 带有一种委婉 沉稳 的气息!!! 能提升器材整体的修养!! !同城的烧友们发烧热度高涨! 拜 “乾坤大挪移”所赐!!!!
原帖由 食古轩主 于 2008-10-29 15:22:00 发表 原帖由 寒林抚琴 于 2008-10-29 2:31:00 发表乾坤大挪移很神奇!! 感觉声音在空气中弥漫!!!内劲足密度好! !韵味也增加了不少!!!整体的连贯性和节奏感都是 给人明显的感受! 带有一种委婉 沉稳 的气息!!! 能提升器材整体的修养!! !同城的烧友们发烧热度高涨! 拜 “乾坤大挪移”所赐!!!! 各位试过此神功的朋友,写报告能否具体些??譬如用什么什么碟第几首试听?跟没做功夫之前比有什么变化??又有什么缺点???像上面寒林抚琴兄写的优点不少,但都是天马行空式的,叫人眼红耳热的同时却又有些不知所措的感觉哦!!
原帖由 Josh 于 2008-11-2 12:07:00 发表这个方法有一个问题,就是上了橡皮泥以后,CD机底部只能用避震板,不能用额外的避震钉了。
原帖由 yavis 于 2008-11-2 13:19:00 发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2天的时间,用了6.5包胶泥,胳膊酸的发抖了、精神几近崩溃。。。。。。终于完成了!!!声音密度增加是最明显的变化。先听,有时间再写。
原帖由 神农 于 2008-11-22 22:58:00 发表用了10包在CD底部,初步听感是高频解析力增加不少,细致耐听,但是中低频变薄。总体声音变清薄了,有得有失,原因在什么地方
原帖由 波仔 于 2008-11-22 21:32:00 发表学了老师的“乾坤大挪移”初步听感报告 虽然我还没有那么多时间去让“胶泥”与机器的融合,但我的CD机是经过昨晚一夜没有关机的。今晚正式试听,我为了不让听感出错,所以特地在“术前”和“术后”都分别有朋友陪试听,还有用了MD机录同几首歌作前后比较。试听歌曲一共三首,分别是:邓丽君“冬之恋情”、香港原音精选2005“敲击卡门”、HIFI鼓王“第5章”。正式开始试听:声音整体顺滑流畅、背景相对静了。控制力、层次感、现场空间感、乐器之间的分离度、结像和定位都有了明显的改善,丽君姐的感情更加的丰富、咬字更加清晰。最后总结:高音细腻了但不觉少中音饱满圆润了但不会凸低音下潜深了但不觉多由于我的CD机是串连了卡座后再输入到胆前级的,所以在本人系统中的表现渐渐有了开盘的感觉。
原帖由 波仔 于 2008-11-23 13:12:00 发表 原帖由 食古轩主 于 2008-11-23 8:50:00 发表[quote] 原帖由 神农 于 2008-11-22 22:58:00 发表用了10包在CD底部,初步听感是高频解析力增加不少,细致耐听,但是中低频变薄。总体声音变清薄了,有得有失,原因在什么地方 神农兄是否错觉了?譬如原先的中低频是散的不凝聚而术后变得凝聚 我也是实话实说的,还在不断学习中。。。对了不知道此法可否一并用在前后级等等的其他机器上,若其他机器都用上的话不知道会不会过火了?
原帖由 食古轩主 于 2008-11-23 8:50:00 发表[quote] 原帖由 神农 于 2008-11-22 22:58:00 发表用了10包在CD底部,初步听感是高频解析力增加不少,细致耐听,但是中低频变薄。总体声音变清薄了,有得有失,原因在什么地方
原帖由 神农 于 2008-11-23 11:18:00 发表呵呵,没有搞错。术后高频象乱发一样被梳理了一遍,整整齐齐,丝缕清晰,音量也可以跟着开大而不吵耳,这是很明显的。随着高频的改善,背景宁静度、分离度、层次感、结像改善是当然的。 中低频变薄同样很明显,凝聚力倒是没有改变。这个听施塔克的大无就知道。原来的低频也不存在散乱的问题。我寻思是不是高频量感增加能量分布不同的错觉,但仍不足以解释。费解。请食古兄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