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从Esther到富特文革勒】LP与CD的PK实例!!
这是我最喜欢的巴赫作品之一,因为它的变幻莫测和博大精深。J.s.巴赫最后的一部作品《赋格的艺术》是一部伟大的作品,这部作品标志着一位天才音乐家总结其毕生的创作经验和最精湛的写作技术, 为求证一个最纯朴的音乐主题发展的可能性,而不断探索, 为人类在音乐艺术方面留下了一份光辉灿烂的遗产。 这是巴赫的最后一部作品,没有说明是给什么乐器演奏的,所以一直有各种各样的器乐家尝试演奏,有钢琴、大键琴、管风琴、最大胆的设想是用乐队演奏等等。20世纪初以来,欧洲对这部作品研究的人不少,而每一家的研究和所发行的版本,都各有不同的理解和安排。法国巴黎大学索邦学院的音乐史教授,茄克·夏依里(jacques Chailley)在1972年出版的《巴赫赋格的艺术》作品评考和分析一书,搜集了关于巴赫这部著作的极其丰富的历史资料,用合乎逻辑的演绎推理方法来论证,进行了详尽地分析。根据夏依里的研究,发现《赋格的艺术》是由24首赋格和卡农组成。它共分为三大类, 每一类分作两组, 每一组又各分为两对, 而每一对又包含性格相同的两首赋格或卡农: 其中一首是正步陈述的主题, 另一首则是反步陈述的主题。但由于这部作品尚未完成且有些已失传,所以目前能掌握的仅有20首左右。 每一首赋格或卡农的主题, 都是根据一个被称为格言式的伟大主题(grandsujet)以极其精美巧妙的变奏方式, 作为它本身的主题而写成; 最后一首是三个主题的赋格: 第一个是伟大主题、第二个是新的主题、而第三个则是“用bach”署名的主题:bb1—a1—c2—b1; 可惜这一首赋格尚未完成,巴赫就与世长辞了, 第22、23和24首巴赫尚未动笔。 这个格言式的伟大主题是这样的: 用这个主题作为模式,作出许多种变化,提供每一首赋格和卡农作为它们本身的主题。还可以用扩充的、紧缩的、逆行的等等手法进行模仿,作出许多的变化。马里纳的版本是一个闪烁着人类的光辉的伟大作品。《赋格的艺术》之所以成为一部伟大的作品,是由于它汇集了全部复调音乐的手法,规模宏伟,结构严谨,匠心独运,以及具很强的音乐逻辑性。它无论在复调音乐写作的理论和技术方面,还是在教学和演奏方面,乃至近现代音乐中新古典主义、十二音体系的作和民族调式风格的交响音乐创作方面,都能启发和指导我们,并能作为一种基本的写作楷模。这部作品也是我经常拿来测试器材分析力和层次感的,相对来说,CD版本分析力和层次感要好于黑胶,但黑胶给人的感觉要好,因为这部作品是温暖的,这是一位音乐老人对他自己音乐生涯的总结。温暖、浪漫、甚至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