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了一下《悲怆》:c小调,第八号钢琴奏鸣曲《悲怆》, 这是达到了贝多芬早期钢琴奏鸣曲之顶峰的杰作,也是因其戏剧性的优美旋律而为世人所熟悉的作品。本曲无论在内容、旋律和结构等诸多方面,都渗透着一种日耳曼民族特有的理性,这也是贝多芬等德国音乐家共有的特质。本曲的演奏技巧并不太难,因此被演奏的机会也非常之多,更是许多钢琴初学者爱不释手的曲目。在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中,《悲怆》是第一首由他本人亲自写上标题的作品。关于'悲怆'这个辞汇,与贝多芬后半生那感人肺腑而又凄怆深刻的悲剧性生活还有相当的一段距离,因为这毕竟是他的早期作品.全曲共分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 极缓板,转辉煌的快板,c小调。开头是一段相当长的充满悲怆情绪的极缓板,后转为快板,依旧悲怆的旋律中透露出一丝坚定。 第二乐章 如歌似的慢板,降A大调,2/4拍子。本乐章是极为优雅的慢板音乐,也是充满祈祷的一首抒情性歌曲。本乐章的主题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一段旋律, 它曾被现代轻音乐队改编为轻音乐曲,成为通俗音乐中的精品。第三乐章 快板,c小调,2/2拍子,回旋曲形式。乐章主题与第一乐章主题动机有相通之处,优美的旋律中带有欠稳定的游移情绪,似乎处于一种徘徊不定的心态之中。今天,我比较听了下面几个版本:肯普夫MONO,立体声版;施耐贝尔;阿劳;巴克豪斯;吉列尔斯,塞尔金。布伦德尔的唱片没找到,就不谈了。其中巴克豪斯和塞尔金是黑胶。首先我要说,这个比较只是特例,并不代表全集的水平。因为黑胶和CD的先天差异,因此有误差是正常的。我本人水平有限,听感只供大家茶余饭后随便看看。普遍评论都是说肯普夫50年代版演绎高于60年代版。我也觉得50年代版更耐听,但60年代版音色要好,因为她是立体声。我不会弹钢琴,我不知道这种差异是什么造成的,是技术,还是录音?我只凭感觉。总体感觉50年代版要温暖饱满,60年代版要清丽一些。我说的音色好是指录音。而动态幅度60年代版要明显大于50年代版,60年代版重音特别明显。但整体性感觉50年代版要和谐和均衡,60年代版更富于变化,慢乐章60年代版要好听。这两版还是很容易听出差别的,明显不同。施耐贝尔的版本是30年代录音,但效果出奇的好(我本人也是个历史录音爱好者),感觉施耐贝尔的录音完全可以接受,某些段落他弹得很快,很流畅,歌唱性极佳,个人较喜欢。阿劳的贝多芬很有名,但他这首悲怆我不喜欢,感觉演绎得有些模糊,声音也不好,有点混。巴克豪斯的版本是黑胶立体声录音,黑胶的音色一般偏温暖,但巴克豪斯这版悲怆稍微偏冷峻,但整体处理四平八稳,平凡中见功力,较为耐听。塞尔金也是黑胶,但他的第一乐章处理变化非常大,整首作品时而如暴风骤雨,时而优美如田园牧歌,音色也较为温暖。吉列尔斯的版本是CD,录音很好,偏冷峻,首乐章气势如虹,果敢坚决,慢乐章优美如歌,形成很好的对比。我不会弹钢琴,但有一定的聆听经验,乱说一气,让大家见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