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13141516171819» / 2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颠覆现行功放---谈世界性原理误区 [复制链接]

查看: 87620|回复: 204
151#

原帖由 znd06 于 2009-1-11 7:36:00 发表
昨天听了一套天价组合,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152379.aspx     据说音箱40多W,三分体功放加CD不比音箱价低。声音完全符合本帖前面的推论,闷、欠解析。可惜的是集体无意识。

要让听众马上有意识很简单:进行AB切换嘛.同一张碟让听众当场听一下就OK了.
TOP
152#

原帖由 hopeman 于 2008-12-30 14:31:00 发表
最简单的一条道理

为啥老外这么多开法拉利的工程师研究几十年了都不如LZ在某个论坛发一贴子?

真的希望祖国能强大起来! 让海外华人更振奋!

但从这个贴子可以看出, 当年义和团的神功如今还有如此多追吹者

......

我个人的感觉:真正顶尖的设计师、工程师、科学家早已弃Hifi而去了。只剩下一些矬子,在这个小圈里拔将军了。
TOP
153#

原帖由 mswh 于 2009-1-28 17:53:00 发表
原帖由 hopeman 于 2008-12-30 14:31:00 发表
最简单的一条道理

为啥老外这么多开法拉利的工程师研究几十年了都不如LZ在某个论坛发一贴子?

真的希望祖国能强大起来! 让海外华人更振奋!

但从这个贴子可以看出, 当年义和团的神功如今还有如此多追吹者

......

我个人的感觉:真正顶尖的设计师、工程师、科学家早已弃Hifi而去了。只剩下一些矬子,在这个小圈里拔将军了。


音响真正的辉煌是在50年前!!!

现代只有互相吹捧出来的“大师”,而没有可以流芳百年的经典作品。

现在的“大烧友”把玩得爱不释手的“铭器”,大多是50年前的杰作!!!!!!!!!!!!!!
TOP
154#

楼主的理论可能是不完善的,也未必是划时代的创新,尽管如此,能行动做出东西去尝试就值得顶
btw,che guevara 的fans佩服的就是这
引发问题的是楼主前面的口气,有点自恋,但我特别佩服实干家。在这里至少罕有家电bbs那边的阴阳怪气
毋意、毋比、毋固、毋我。
TOP
155#

野外生存必备用品 lifestraw生命吸管
种类: 户外首选单兵净化水装置
外观:塑料外壳加一根编织带,可直接戴在脖子上
尺寸:长31cm
管身直径:2.9cm
重量:干140克 湿160克
保存时间:放置阴凉处 部高于30度 三年
活性组成部分:活性卤素树脂使细菌失去活性,阴离子树脂,载银活性碳。
有效性:对水中的细菌和病毒有效。
安全性:银离子浓度:低于WHO和美国EPA的100PPB。碘离子浓度未检出。
过滤级:两级颗粒过滤从125个微米到15微米。
生命吸管属于便携式水处理装置,能够保证在各种没有安全饮用水的条件下提够直饮水,生命吸管具有以下特点:

LifeStraw被CNN/BBC/Time评为2005最佳发明医疗保健项目之一。
      

“生命吸管(Lifestraw)”它可以将污水净化为饮用水。包括网眼直径6微米的网丝(人类头发的直径是50-100微米)、注入了活性碳和碘的树脂。首先两层丝制滤器先过滤掉脏东西,再来含碘的树脂可杀死 99.3% 的细菌和病毒;最后活性碳可捕捉到漏网的细菌和病毒,以确保水的纯净(达log7~log8,比很多先进国家的自来水还干净)。因此再脏的水都可过滤消毒成可饮用的水质;进而预防饮水引发的疾病,如霍乱、伤寒及痢疾等。生命吸管还可以过滤污水中99.99%的寄生虫和细菌,防止痢疾的发生。该装置也能为飓风、地震或其它灾难的受害者提供安全的饮用水,还可以成为人们周末外出旅游随身携带的“武器”。


“生命吸管”的操作很简单,只要把这个塑料管子伸进水里,并将水通过3个过滤器吸上来就可以了。当使用者通过它来吸水的时候,污水首先碰到的是两层纺织过滤器,能够去掉大的杂质,甚至是长串的细菌都可以去掉。然后水就进入了一个隔间,在这里碘就会发挥作用,杀死细菌、病毒和寄生虫。最后的一个隔间充满了活性炭,它可以去除前面没有去掉的寄生虫,而且还可以去掉大部分碘的味道。
注:“生命吸管”难以过滤砷等重金属!


LifeStraw为您以及您的朋友提供最高安全级别的野外饮用水保证,使您的旅行以及探险活动获得完善保障。
=====================================================================================
哈哈,这个东西大家相信吗???
TOP
156#

楼主的原理很科学,97年的德国威沙通就做你的这行,,但它只做音箱和功放,没做耳机,现在它也不行了,数字高不下去了,希望你能发扬光大
TOP
157#

原帖由 不学有术 于 2009-1-28 20:31:00 发表
楼主的理论可能是不完善的,也未必是划时代的创新,尽管如此,能行动做出东西去尝试就值得顶
btw,che guevara 的fans佩服的就是这
引发问题的是楼主前面的口气,有点自恋,但我特别佩服实干家。在这里至少罕有家电bbs那边的阴阳怪气
谢谢帮顶,其实我多半是处在怀疑自己的状态,无数次推翻过自己的所谓思路,但这一项闷了十多年,不是妄语。
TOP
158#

         对HIFI系统还音来说,极具挑战的当属播放录制优良的传统纯钢琴曲,这可谓还音试金石。烧友们不妨在自己的或认为好的组合上多比比。我由于某种原因现场听过不少钢琴大赛及独奏会,感触较深。这个乐器之王着实了得,动态、频宽、音色在大师手下极具感染力。然而多数器材会将其变得平庸无味(如有评委,这样的音色没法晋级)。究其原因,即泛音的弱化缺失、动态的压缩、瞬态速度的迟缓。通病啊。
          当然俺的宝贝不在话下啦!
TOP
159#

一位烧友感叹:自己的高档音响即使播放斯坦威钢琴的演奏,也达不到家里孩子练习琴的音质。现实还真是如此,在很多高档器材上都得到验证。        
       我要说,更接近物理高保真的系统是可以充分还原钢琴声的。正确的声音应是松弛和极其鲜活的,特别是中高频泛音要有充分的扩散性,高频泛音直冲听觉极限而绝不刺耳。快速的弹奏秋毫毕现,整体都应体现出内在的钢性,低音坚实有质感,不应是虚空的哄嗡。达到这一层次,自家的小琴将会望尘莫及。
TOP
160#

再顶一下znd06兄!!!

走自己的路,让国人随便去评说吧。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