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本土意识很宝贵——值得称道的中国爱乐乐团09新年音乐会曲目单... [复制链接]

1#
前些天偶然间发现央视音乐频道正在重播中国爱乐乐团2009新年音乐会,不由被演出吸引住;接着一口气看完,心里为他们竖起大拇指!往年对于国内乐团的类似演出我总是提不起很高的兴趣,但这次给我留下的印象相当不错——不为别的、只为那张以纯本土作品搭台的曲目单,这使它成为一台很有中国特色的新年音乐会,也是我曾经向往过的。记得多年前我撰写《太多和太少——新年音乐会随想录》时,曾对国内新年音乐会普遍缺乏本土意识表示过忧虑,而中国爱乐乐团的这台演出令人心中不免有所宽慰。

很长一段时间里,甚至可能从新年音乐会在中国这片土地生根发芽的年代开始,国内交响乐团的新年音乐会总是习惯以西方音乐文献中那些著名管弦乐小品、施特劳斯家族圆舞曲之类的“通俗入门曲目”为核心;即便少数贺岁演出以本土音乐作品为主要演奏曲目,主办者也总不忘选几首“西洋名曲”填充到节目单里。这虽并无不可且情有可原,但总令我感到有点遗憾——维也纳人可以将自己的新年音乐会办成“施特劳斯家族专场”,我们为何不能把自己的新年音乐会变成展现本土管弦乐作品风采的舞台?难道这真的很难吗?

仔细想想,或许这的确有点难。新年音乐会这个主题对于曲目挑选必然存在风格方面的限制,最好拥有欢乐、喜庆、活泼、华丽的氛围,而要避免阴暗、沉重、颓废、恐怖等类似气息;不但如此,悦耳动听、为听众喜闻乐见或许显得更为重要。中国在历史上本就不是一个管弦乐创作大国,而国内相当数量的当代交响乐作曲家则将精力更多地花费在谱写具有时代特色的无调性音乐中,那些风格先锋前卫甚至略带实验性的作品,绝大多数没有显露出任何会被搬上贺岁音乐会舞台的可能。而对于那些特色鲜明、源远流长的民族音乐精品,则似乎缺少有志于将它们改编为交响乐版本的专业人士;导致多少年来,经典的民族管弦乐作品反反复复还是这么老掉牙的几首。由此,从数量庞大、风格多元的西方音乐文献中寻找适合新年氛围的演出曲目,也就成为不得已的必然了。回顾代表我国较高水平的两支国家级交响乐团——中国交响乐团和中国爱乐乐团过去几年的历届新年音乐会,无不是以上所提到的这种状况——或是上演全套西洋作品,或是中西合璧、以西为主。所以在如此背景下,中国爱乐乐团在本轮岁末年初对新年音乐会曲目安排做出的这一变化,令人感到振奋并值得称道。

这台音乐会的演出曲目包括:李焕之的《春节序曲》,叶小纲的电影配乐《玉观音》,赵季平的《大宅门》配乐及《乔家大院》组曲,邹野的影视音乐《闯关东》、《云水谣》选段,陈刚的《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周成龙的《挂红灯》等等。从中不难发现,大家近年来耳熟能详的一些影视作品配乐是演出的主打曲目;显然,比起那些“西洋名曲”,这些中国普通百姓所熟悉的旋律反倒拥有更好的认同感、亲和力和接受度。这些已经能代表时代高水准的影视配乐日后能否成为经典、化为精品我们暂且不论,但它们的出现起码丰富了本土管弦乐作品的曲目库;更让像我这样原来对本土管弦乐创作有点悲观的人,看到了希望所在——这个时代,毕竟还是有一部分作曲家在尝试创作那类百姓大众更容易亲近的管弦乐作品。与此同时,二胡、晋胡、竹笛等民族乐器在不同曲目中的轮番亮相,更增添了整场音乐会的中华风韵。

在写这篇文字之前,我去网上查阅了这台新年音乐会的相关资料,在新闻报道中我看到了如下这段文字:“中国爱乐乐团2009年新年音乐会主打“中国创意”,整场音乐会用交响乐、民乐等形式尽情演绎中国艺术元素,表现中华民族风情,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看来,凸现本土意识、彰显民族风韵的确是主办方的初衷,为此我更希望这不仅仅是“2009年所独有的创意”,不仅仅是一次短期行为,而应力争将这种观念长期保持、发扬下去并逐渐形成传统。虽然结合我国音乐创作方面的具体国情,实施起来不可能没有难度,但笔者觉得中国爱乐乐团此番尝试的成功是一个很好的开端。若文化上的本土意识能够被长期重视,在音乐创作与演出领域的通力协作下,办出有中华民族特色并形成优秀传统的高水准新年音乐会,指日可待!

http://audio100.spaces.live.com
分享 转发
TOP
2#

     也是满怀喜悦之情认地看完了整场音乐会。

   确实是个好的开端,如能象颁发科技奖那样,国家与实力企业鼓励好的作曲家、好作品。情况应该会象楼主期望的那样。

   50年代的那几首管弦乐如“春节序曲”“红旗颂”经过半个世纪的检验,可以算是经典了。

    影视作品配乐改编而成的曲目,民歌改编的管弦乐,受原曲框框的限制,其交响性与立意还远未达到吕其明、李焕之的二首管弦乐曲的完善度。而近年来一些好的新创曲目:关峡的霸王别姬、刘庭禹的苏三组曲可能不大合适在此演奏。

    创作是根本。盼望真正的中国经典的出现。
在G弦上……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