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Raxel 于 2009-1-23 17:10:00 发表 现在SACD就只能靠古典类撑着了.但古典类的毕竟销量有限. |
一家唱片公司的存活和发展,最终考的还是音乐和音乐家,过去是这样,现在如此,今后更是如此,因为随着科技的更高更快的发展,随着听众自身文化和对音乐鉴赏能力的提高,科技手段不再像今天这样会是一个很大的买点。唱片公司想存活就得推广音乐家、推广音乐。Channel Classics也好、Penta Tone也好,今天他们靠的还是音乐家和曲目。比方说Penta Tone推出的普通CD系列-Hans Vonk录音系列,正是取音乐和指挥家艺术作为卖点。我今天听了他指挥的勃拉姆斯《第二交响曲》《学院节日序曲》《悲剧序曲》,真是震撼人心的演奏。
如果仅仅依靠录音作为买点,迟早一天要关门,这样的例子不是很多吗?我也很喜欢你店里的那些200-300元的金蝶,也买过一些JVC出版的XRCD金蝶,我也是冲着上面的音乐和演奏家去的,后期处理和包装设计确实很考究,还有Exoteric刚刚推出的几张SACD/XRCD二合一CD,我也订购了。透过音乐听音响的发烧友是少数,他们是养不活任何一家唱片公司的,但是借助音响欣赏音乐的爱乐者是大多数,这些大众群体是唱片公司的赖以生存的消费者。
听唱片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培养自己听音乐的兴趣,直到走进音乐厅为真正热爱音乐的体现。再好的录音和再好的音响设备也无法再现亲临现场看演出的体验,再好的罐头,即便是用黄金钻石做罐头筒装的肉,它还是罐头食品,不可能成为鲜肉。
两个人同时投入5万元作为买唱片和买音响的投资,一人投1万买音响,4万买唱片;另外一人投入4万买音响,一万买唱片,10年后,谁的收获最大?就我个人的亲身观察到的例子而言,我赞同前者,前者越来越理智,后者越来越失控;前者越来越懂如何欣赏音乐,后者越来越对音响苛刻挑剔,翻来覆去折腾设备,永远沉醉在辞旧迎新更换设备中,痛苦(钱)并快乐着(因为换了)。听唱片目的是为了听出唱片的毛病从而来表现音响的优缺点,并以能够通过这种手段发现唱片录音问题为快感。这样的玩家,我周围有好几个,个个玩得脾气大,性格暴,而听好收藏唱片和迷于欣赏音乐的,却是个个心平气和地沉坠在音乐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听音乐有听音乐的乐趣,听音响有听音响的乐趣,各取所好,只要从中得到快乐即可。录音效果历来不是我购买唱片的主要理由,我买了上千张的历史录音,至今仍然非常珍爱它们。极力推广SACD是因为这种录音让我体验到了现场聆听音乐的美好感觉,但是最终买唱片时还是看曲目和演奏家的演奏是不是我喜欢的,我也不是见一张SACD就买一张。另外,我更对不知名的音乐家感兴趣,他们当中有很多伟大的演奏家,正因为他们没有什么名气,所以剩下唯一可以表现的就是音乐,用音乐证实自己的水平和魅力,用音乐吸引和说服听众。这样的音乐家在很多小唱片公司里,需要我们用耳朵和用心去发现。我想问一个问题诸如撰写《唱片圣经》这类书的人,是否书中的唱片都听过,还不用说用盲听让这个作者听出不同的版本,我就让他听一段音乐是哪位作曲家写的,他未必听得出。这类书只能作为参看,自己的耳朵和心悟是最好的指南。想想看,花了自己的钱,手上捧本书,眼睛直愣愣地看着处于播放状态的音响,耳朵和心苦苦地在这音响播放过程中去寻找书中描写的感觉,多难受!找到了,算是遇到知音,找不到,咋办?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