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你觉得国内指挥的水平如何? [复制链接]

1#
说到国内的指挥,先提提Brendel老兄特别欣赏杨洋。

前天在香港见面,还重提这个老话。说实话,以前看过杨洋跟中国爱乐的排练,留下的还是我对中国乐团和指挥的老印象。Brendel老兄说,这些年杨洋的进步很大,现在已经不同以往。

我在媒体上也看到过报道,这些年来,他进步非常。特别是他参加过郑明勋的一个指挥大师班,应该是其中水平最高的。他自己在电视上说,这次经历,对他在意大利获得指挥奖帮助非常大。
分享 转发
经常光顾《立体声》
http://lts.bbs.net
TOP
2#

很遗憾,到今天为止,还没有听到杨洋和深圳乐团的现场。

记得杨洋说过,郑明勋与其他指挥不同,总是要他多动脑筋,自己去寻找解决“声音”的办法。可以说,他就是在这样被逼迫的情况下,自己求生的。

由此看来,指名一条正确的出路,比指导你具体的技法更重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觉得中国指挥家,如何还欠缺点什么的话,可能缺的就是这种高人方向性的指引?!
经常光顾《立体声》
http://lts.bbs.net
TOP
3#

下面链接的这个帖子中,提到了中国爱乐的余隆。他在国内的影响很大,上海交响乐团的音乐总监又落到他头上了。

说到余隆,自然要说国内的指挥。我的观点,还是更喜欢以前老前辈李德伦。现在后生中,似乎还没有出现什么高人。目前各位比较知名的,都有所长有所短吧!

余隆搞管理,可能是国内乐人中最好的,担任指挥也是混混;如果从他留学德国这么长时间来说,那也够受的。前些年他带爱乐访德,德国听众说爱乐演奏像好莱坞音乐......

有人认为,感觉国内的指挥对乐团的驾驭能力稍弱一点。

有人质疑国内指挥驾驭乐队能力。我觉得,国内指挥在这方面,不是稍弱一些的问题。余隆为了体现自己驾驭的能耐,现场总是很霸道的样子,也只能是霸道,不能解决问题。因为从根本上来说,不仅仅只是指挥的问题,可能是指挥和乐手双方的问题。

从指挥来说,国内指挥没有更多办法,尤其不知道需要的“声音”该怎么出来!Brendel说,杨洋现在可以让乐队出一些色彩,仅凭这个,他的现场就很值得期待了。如果真这样,深圳乐团的进步将会很大。

说这个,还是举个例子来说。如乐队的速度上不来,怎么办?有的指挥是使劲的提示,特别大的动作,特别强势的样子。傅仁长说,这种办法往往适得其反。他在德国留学的体会,不能等乐队,要加快手势的速度,提示乐队跟上。现实中,德国乐团这么做,可能没一点问题,但是,真要中国任何乐队这么做,问题很多。这涉及到乐手的素质问题。一个乐手好办,凭借个人技巧就行,但一个乐队的不行了。

说一个具体的,也是现实的问题,中国所有乐团,都是缺少低音的。现在知名的中国指挥中,有哪个指挥有办法解决?Brendel老兄说香港乐团和深圳乐团的区别,就是低音好一些。好一点,说来轻巧,这个问题,现实中解决,是很难办的。

从乐手方面来说,中国的乐手,无论从专业还是自学渠道出来的,绝大多数都一个样,个性太强。如音乐学院毕业的,他们走的都是成为音乐家独奏家的路子,通俗说,他们对做乐手是不屑一顾的。感觉他们相互不主动配合,其实是不知道配合。因为忽略室内乐练习。这些年开始加强,但这不是几年时间就可以改变的。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aspx?topicid=153647&page=2
经常光顾《立体声》
http://lts.bbs.net
TOP
4#

非常赞同舒存DX说的色彩的问题。
手如柔荑 肤如凝脂 领如蝤蛴 齿如瓠犀 螓首蛾眉 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
TOP
5#

不知道为什么上交这次还是选择了余隆,我看他都要忙不过来了,为什么这次不是汤沐海呢?
ps据说上交要新造自己的演出场馆了,还是比较期待的。
TOP
6#

原帖由 舒存 于 2009-2-9 11:24:00 发表
很遗憾,到今天为止,还没有听到杨洋和深圳乐团的现场。

记得杨洋说过,郑明勋与其他指挥不同,总是要他多动脑筋,自己去寻找解决“声音”的办法。可以说,他就是在这样被逼迫的情况下,自己求生的。

由此看来,指名一条正确的出路,比指导你具体的技法更重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觉得中国指挥家,如何还欠缺点什么的话,可能缺的就是这种高人方向性的指引?!



杨洋和中国爱乐音乐会的现场我有录音,有机会的话可以来深圳交流~~~~
杨洋的指挥风格和余隆完全不同,个性没那么张扬,比较内敛,乐队的声音比较弱,但节奏掌握的很不错,的确有大师的风格~~~上半场他指挥柴一钢琴协奏曲,下半场余隆指挥德沃夏克新世纪,两人的对比很大,是场很有趣的音乐会~~~
TOP
7#

”杨洋的指挥风格和余隆完全不同,个性没那么张扬,比较内敛,乐队的声音比较弱,但节奏掌握的很不错,的确有大师的风格~~~上半场他指挥柴一钢琴协奏曲“

如果有现场的话,个人不太赞同从录音来判断指挥。
个性不张扬的话,那就不是杨大师了。就是太张扬了,才不得不离开爱乐。

补充一下楼主的,杨洋近年的巨大进步主要体现在弦乐音色的调教以及各个声部平衡感的把握。弦乐音色来说在广交和深交的音乐会中他是弄得最棒的一个之一,中国指挥能够跟他相比的只有邵恩和吕嘉。音乐灵气从来都是杨洋的强项,至今依然那么激情挥洒。他的偶像是伯恩斯坦。

事实上在我听过的中国指挥当中,上述提到的三位是最棒的三个,排名不分先后。

关于楼主体到的高人指点问题,我觉得天分其实可能更重要。杨洋到韩国向郑明勋学习的时候,据他自己说,他得到了大师的特别照顾,把他和其他学生分开。

像余隆那种杀猪一般的音色和武打片一般的姿势,加上低着头看不到自己脚趾的身材,那就算了。
TOP
8#

杨洋还有一点可贵的是他很懂得控制弱音以及强弱变化,深圳交响乐团演奏协奏曲水平明显比广交搞一个档次,很大功劳就是06年深圳钢琴协奏曲比赛那时候杨洋训练10多首钢协出来的扎实功底。

广交来说,演奏协奏曲不懂得压低声音,经常把独奏盖过,深交往往把握得比较好。
TOP
9#

谢谢楼上的朋友!

上交选音乐总监,早有传闻是余隆。为什么?中国复杂的人事关系。中国音乐界有一大帮是上海的,现在中坚指挥,陈佐煌,余隆,汤沐海,胡咏言,以及傅人长,都是上海的。在这些人中,真正家族有音乐背景的,只有余隆。

余隆是丁善德的外孙。丁是上海音乐学院老一辈作曲家,又是原上海乐团老一辈作曲。丁在上海音乐学院时候,推荐了高足陈钢配合何占豪创作小协《梁祝》,陈钢因此走红至今,还有其他更多的音乐界关系,由此关系而来。

上交这次选音乐总监,与上海乐团选指挥没有太大区别。加上他复杂的北京人事关系做后盾,这些年,上海一直试图跟北京的演出市场一体化,上交要走新路,更没有理由拒绝余隆吧!
经常光顾《立体声》
http://lts.bbs.net
TOP
10#

楼主对中国的行业内幕的确很了解~~~嘿~~~
TOP
11#

是啊,简直就是了如指掌。
TOP
12#

哪里都有派系问题的,不过相对而言国外的指挥退步相当大倒是不争的事实.
TOP
13#

通常不买国内指挥的碟,所以根本就没有去研究。
TOP
14#

中国乐团与中国足球一样!指挥也一样
多谢哩个世界赐予了贝多芬哩个人!!
TOP
15#

原帖由 仁厚里权少 于 2009-2-12 8:44:00 发表
中国乐团与中国足球一样!指挥也一样

像足球还不至于吧?详细说说?是不是团队配合太差?最近听得比较少了。前面有人说韩中杰,实际上李德伦之后我就不听国内乐团了,这也是有个过程的,就是韩中杰颜良坤等人的拙劣表现赶走了我
TOP
16#

思维方式和西方人不一样,指挥出来的最终结果肯定不一样的。国内的指挥给我视觉上的感觉就是只会打拍子。
TOP
17#

原帖由 仁厚里权少 于 2009-2-12 8:44:00 发表
中国乐团与中国足球一样!指挥也一样


顶!!!!!!!!!!!!!!!!!
TOP
18#

我挺喜歡陳佐煌的,他指揮的中國管線樂作品都很好,可惜他似乎不太愛指揮這類作品。
湯沐海的技巧,還有對樂隊的掌握也許不是最好的,但是他有一種魅力,一種明星一樣的氣質,特別在現場裡更明顯。唉,我沒學過指揮,說的不太清楚了。
還有水藍,超喜歡他,超棒的一個指揮家。
有音乐听好幸福!
TOP
19#

不至於像足球吧?即使不花錢看中國最好的足球,看後也是想打人。
但是花了錢看國交或者愛樂的音樂會,完後不會有這樣的感覺哦!
有音乐听好幸福!
TOP
20#

这样说余隆啦也不太公平吧,人家回来给爱乐拓宽了多少曲目呀。光这点都值得服一下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