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初烧,不懂, 倾角:企鹅评荐只是针对录音质量的?今天收了一张三星... [复制链接]

查看: 8952|回复: 33
1#
今天收了一张三星带花的维瓦尔第《四季》CD,阿卡多演奏,飞利浦出版。深夜细品,确实录音不错,高低频表现尤其出色。 但总觉得演奏美中不足:不如80年代穆特版的华丽,也不如59年Ayo版的悠扬。

总觉得阿卡多的演绎很“现代”,更像是一张“试音金碟”,和弦时琴声的表现、高频的清脆和低频的丰满都让人印象深刻。但比之,穆特80年代EMI的录音(LP)更有“华丽”的感觉。但我个人不太喜欢,不知为什么,听者总想换片,总觉得其中“秀技巧”的成分有些重,但《春》、《秋》的开始部分很好。不知是不是指挥卡拉扬的“馊主意”(我个人很崇敬卡拉扬,这里是个人感受,实话实说,无冒犯之意)。

相比之下,还是喜欢59年Ayo演奏的版本,立体声,据说是I Musici的第一个立体声录音,也是飞利浦出品,当年的LP原版(现在貌似还有CD发行)。音质只能说自然,听不出有多Hi,但演奏的自然、圆润让人折服,小提琴音色太柔美了,似乎真的来自维瓦尔第那个古典时代。感觉这个版本比卡拉扬/穆特版的有些慢,但很抒情,绝不拖沓。美中不足感觉和弦的时候有些“干”,或者说单薄。但整体不错。

总体感觉,演奏:Ayo〉穆特〉阿卡多
音质(除开LP的炒豆声外):阿卡多〉穆特〉Ayo

突然想起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LP和CD的音质对比,上述区别是否也是LP和CD的音色差别造成的呢?似乎LP真的更有“音乐”味道?其中原因有待考证。(我深刻检讨,CD是用电脑+耳机放的)

说起“企鹅”的评价,之前也遇到过同样的问题:60年代DG ARCHIV 出版的巴赫《勃兰登堡协奏曲1——6》(2LP box set)论演奏,应是我欣赏过极佳的一版。演奏朴实无华,但对音乐的诠释很令人满意。兴致勃勃去查当年的“企鹅”,发现居然是1星的悲惨评价。十分不解。
请教诸位大虾、烧友:难道“企鹅”评价只针对音效不针对演奏?另外,CBS LP版的《四季》如何? 是封面上全是字母的那种封套(奏者不详,在网上看到的,看不清封面)。有听过的大虾烦请指教。

不懂Hi-Fi,更不懂古典,以上只是个人体会,诸位大虾权当俺胡说。
最后编辑古典黑胶 最后编辑于 2009-03-03 05:31:33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09/3/4 13:11:00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penguin的写作原则是3/4篇幅演奏,1/4录音。
TOP
3#

评价总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这版带花已经很久了
TOP
4#

“美中不足感觉和弦的时候有些“干”,或者说单薄”
印象中阿约版,不觉得和弦“干”,回家再仔细听听。
TOP
5#

楼主既然是初烧,我觉得不妨试试本真演奏的这类作品,四季可以尝试平诺克或宴席音乐版,勃兰登堡则不能错过平诺克在AVIE的新版,也是去年留声机大奖的获奖唱片,这些在电驴上都能下载到,我一开始听巴洛克音乐,也是喜欢找现代乐器的版本,认为古乐演出不够分量,后来才慢慢意识到,巴罗克时期的“分量”,不是用大编制,沉重的节奏来表现的,什么时期的音乐就应该符合那个时代的特点。
TOP
6#

不论是演奏还是音质,当然是ayo的好了,我说的头版lp,要说音质能与AYO的飞利浦 HIFI STEREO版一较高下的,我觉得只有东京四重奏在RCA出的2lp版的45rpm 直刻碟版
微信订阅号:黑胶信使
电话:13602738942
QQ:619166050
微信:mong8942
TOP
7#

原帖由 古典黑胶 于 2009-3-3 5:21:00 发表
今天收了一张三星带花的维瓦尔第《四季》CD,阿卡多演奏,飞利浦出版。深夜细品,确实录音不错,高低频表现尤其出色。 但总觉得演奏美中不足:不如80年代穆特版的华丽,也不如59年Ayo版的悠扬。

总觉得阿卡多的演绎很“现代”,更像是一张“试音金碟”,和弦时琴声的表现、高频的清脆和低频的丰满都让人印象深刻。但比之,穆特80年代EMI的录音(LP)更有“华丽”的感觉。但我个人不太喜欢,不知为什么,听


作为一直处于古典入门阶段的我想提醒“古典黑胶”朋友一下:无论是企鹅唱片评鉴、留声机百大、日本唱片艺术,还是美国TAS、唱片圣经、刘汉盛榜单等,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是由人评出来的。既然都是人评的,而且每个人的审美观念都不相同,那就肯定不会有绝对的客观性。也正是因为这个,本人对以上这些榜单的态度是:榜单仅供参考,切忌照单全收!
对于这个世界你相当地古怪,对于我你一点也不奇怪……
TOP
8#

处于古典入门的参考企鹅还是不错的
TOP
9#

还有一点想告诉“古典黑胶”这位朋友。这话是著名指挥家陈佐煌先生说的(原话我记不清了),如果你在听任何一首古典音乐时喜欢上了这首乐曲,不知道它是谁写的什么作品,不知道这首乐曲的创作背景,那也没有关系。
为此我还向老易请教过,老易也完全同意这个观点,他还说,那些动不动就说什么听不听得懂这类音乐的人,那才是真正的低级趣味!
最后编辑Albert2008 最后编辑于 2009-03-03 20:33:33
对于这个世界你相当地古怪,对于我你一点也不奇怪……
TOP
10#

顶!!!!!!!!!!!!!!!好不容易在168看到有说话比较客观的!!!!!!!!!!!!!!!!!!!!!!
实在是太难得了!!!!!!!!!!!!!!!!!!!!
原帖由 Albert2008 于 2009-3-3 13:19:00 发表
还有一点想告诉“古典黑胶”这位朋友。这话是著名指挥家陈佐煌先生说的(原话我记不清了),如果你在听任何一首古典音乐时喜欢上了这首乐曲,不知道它是谁写的什么作品,不知道这首乐曲的创作背景,那也没有关系。
为此我还请老易请教过,老易也完全同意这个观点,他还说,那些动不动就说什么听不听得懂这类音乐的人,那才是真正的低级趣味!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