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的诞生经过:
1、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一年级小提琴专业的几个同学,何占豪、俞丽拿、丁芷诺等……。他们提议并组建了小提琴民族化实验小组,其奋斗目标为,早日结束西洋作品一统小提琴乐章的历史。在去农村劳动的途中,他们商议创作一部小提琴协奏曲,以响应院党委的号召。起因有:何占豪等……。但与系党支部书记刘品老师大力支持分不开。
2、选择题材,最后集中在3个题材上:1、全民皆兵(女民兵);2、大炼钢铁;3、在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音调基础上创作。后报到上海音乐学院党委。选题起因有:何占豪等……。
3、题材的确定,功臣是音乐学院党委书记孟波。否则就不会有“梁祝”这个题材。
4、动手创作。其中的乐曲构思、对越剧素材的借鉴使用、主旋律等。功劳是何占豪,但与刘品的关怀、支持、鼓励、辅导分不开。而又与实验小组的成员配合、试奏、协商修改也是分不开的。
5、补充陈钢。因为何占豪毕竟只是学小提琴专业的学生,从未学过作曲。他虽有一肚子越剧音乐,但素材不等于作品,就像从布料到成衣,需要技术一样。这时的创作是素材有啦却不知如何连接到一起。孟波向副院长、作曲家、教授丁善德"求援"。丁教授优选学生后把作曲系四年级的一位高才生陈钢介绍给孟波。陈钢和何占豪,同院不同系的两个名字,就此“联姻”,与“蝴蝶”同时成对高飞。
6、作曲实现。曲式创意、曲式体裁的选择及乐队演秦版的器乐改编等。主要功劳是陈钢,如果没有陈钢的加入,梁祝即使有,其结果肯定不是现在这种结果。
7、修改成型。作曲期间,学生们不断得到孟波、刘品、丁善德等老师的指导。但在实验小组将作品试演后,孟波明确地提出了最后必须有“化蝶”才算完整的建议,之后,作品确定成型。
综上所述,其实功劳是大家的,并不是哪一个人的。就其现在署名及顺序:何占豪、陈钢。我认为是何理的。也没有必须在加XX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