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一篇CD的博客文章:
《音响世界》祭
终于是停刊了,去年在白天鹅时就听到过这样的传说。我手上有一本它的创刊号,而明天要去音响广场买它的终刊号。
第一次见到这本杂志,是在四马路上。那个位置就在如今王宝和的隔壁,原来有家卖随身听很火的店。我不记得那时是卖多少钱一本了,好像是6块吧。印象最深的,那时有个新加坡家伙写的忽悠文章,名字叫《一块钱的故事》。说怎么放一毛钱的新币,放满10个在电源、线材上,就能提升CD的音质。现在想想,也还是挺有趣的。
后来,就到河南路桥那边的骏利买,每个月都会去,就算骏利搬走了,我还去过他们的新址。拿回家看,自己未必看得懂,但也就那么看着了。是的,那个时候我根本就不曾想像到几年后,我会去《现代音响技术》做编辑。
那时的音响杂志并不多,除了它,记得还有就是陈浩才的《音响技术》。不过,我很少买《音响技术》,一则太贵,二来香港杂志跟本地还是有许多地方脱节的。再后来,到科技书店买了以书代刊的《发烧友》。对,也是从那时开始知道什么是“音响发烧20要”,知道了刘汉盛这个大忽悠。《发烧友》出满10期后,有了正式的刊号,就是今天的《视听技术》。
不过,说实话,这两本杂志我都有很多年不看了。《音响世界》虽然贵为中国第一本,却也是国内杂志中最早展露疲态的,所以走到今天,真的是再正常不过。《视听技术》可能算是中国第二本音响杂志吧,估计差不多也要步第一的后尘了。
国内的杂志,个人觉得《家庭影院技术》和《新音响》还是有看点的。前者偏重AV,后者重Hi-Fi。杂志商业化是很正常的,貌似当年《Stereophile》就是由地下杂志翻身的。至于说,真正意义上的地下杂志,最终不是被招安,就是倒闭。《音响之路》是个例子。说到这里,我突然在想,我收藏的那些《音响之路》呢?那本看上去印刷很差劲的小册子,还有那个对音响很执着的香港人,如今又在干什么呢?
有时候,放慢脚步,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还是很有趣的。
出处:
http://sacd99.spaces.live.com/blog/cns!A0BC40B723060E6F!3797.en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