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7891011121314» / 1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女高音、次女高音(花腔女高音) [复制链接]

查看: 69221|回复: 166
101#

面罩唱法,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流行于法国歌唱界的一种歌唱方法。是以波兰男高音歌唱家德雷什克为代表,倡导的一种新的歌唱方法,因此他成为19世纪欧洲最主要声乐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面罩唱法要求歌手在歌唱时,将声音集中于眼睛下面至口唇上面这一部分前面的区域,两眼与眉间处有轻微的振动感,形成一个三角区仿佛是把声音集中在一个“面罩”里。所以形象地借用了“面罩”一词。(面罩是欧洲人在节日或化装舞会上常用的蒙面用具,只露出两眼、额头及脸的下半部)。德里什克与喉科医生库尔蒂斯合力倡导这种歌唱方法,并将这种唱法加以理论化,提出以哼唱的方式求得“鼻腔共鸣,”虽然各国声乐界对此褒贬不一,但是这种唱法很快流行于欧洲各地,并传播到了世界各国,至今,面罩唱法仍被世界各国的声乐界广泛采用。
巴桃用的比较多。
afc4248879cc7a8da5c272eb.jpg (, 下载次数:5)

jpg(2009/6/23 8:23:47 上传)

afc4248879cc7a8da5c272eb.jpg

61e1c6a80d09a8a8ca130c15.jpg (, 下载次数:4)

jpg(2009/6/23 8:23:47 上传)

61e1c6a80d09a8a8ca130c15.jpg

最后编辑burt5177 最后编辑于 2009-06-23 08:23:47
TOP
102#

歌剧之美_追忆现场

俺生平第一次听歌剧是在德国法兰克福新歌剧院,曲目是普契尼的《曼侬-莱斯考特》。布景舞美都很酷,让人印象深刻;当曼侬在海边的沙滩上唱出她生命中的最后一缕歌声时,大幕徐徐闭拢,观众尚沉浸在艺术家为我们营造出的一片凄美气氛中不能自拨。因为是现场之故,我现在一直还以为这是普契尼最出色的歌剧,有些景像长存于脑海中而挥之不去。回来买套碟想重新过瘾,竟索然无味,放在那里至今也未听完。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103#

原帖由 shenming 于 2009-6-22 17:54:00 发表
他们瞎唱,俺们瞎听.俺再扔块砖。

喜欢Wunderlich,CD听得少,这张65年的现场却每听常新!
IMG_4463.jpg (, 下载次数:2)

jpg(2009/6/23 8:55:03 上传)

IMG_4463.jpg

TOP
104#

巴桃这个年头都有人说,还唱面罩,我理解她是唱流行歌曲的不是歌剧演员。
TOP
105#

本人不是歌剧专家,就是谈一点个人听歌剧的感受,在彼得堡玩的时候我也问过那些专业领域的朋友好多问题,俄罗斯的歌剧演员很有性格,总是说好多唱法已经后继无人了没有人会唱了,即使会唱巴桃就是个例子大家去听听吧那是什么面罩。听了俄罗斯夜莺聂日达诺娃的演唱以后,让我更加的明白了歌唱艺术绝对是天才的艺术,那是天生的嗓音学不来的,怎么会有那么好听的演唱,我也想问问论坛的朋友怎么回事。
最后编辑taibaerdi 最后编辑于 2009-06-23 10:02:54
TOP
106#

原帖由 taibaerdi 于 2009-6-23 9:42:00 发表
巴桃这个年头都有人说,还唱面罩,我理解她是唱流行歌曲的不是歌剧演员。

看来卡老选错人了。
TOP
107#

卡老选错的人太多了,木特的名气谁不知道,太有名了,我早期就买了他的好多大做,我的承认卡老的歌剧艺术非常高,那是因为那个时代歌唱家比老卡还高。
TOP
108#

回复 105# taibaerdi 的帖子

这点俺同意,凡是称得上是艺术的——全是天才们的游戏,——或者反过来说,凡是能学来的,就全不是艺术。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109#

原帖由 shenming 于 2009-6-23 13:21:00 发表
凡是称得上是艺术的——全是天才们的游戏,——或者反过来说,凡是能学来的,就全不是艺术。


把“艺术”二字改成“绝活”,这句狠话就基本坚挺了。
~ so u never know what u're missin’  ~
TOP
110#

回复 109# bodyheat 的帖子

咱们来个珠连壁合——改成艺术绝活,咋样?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