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兄喜欢讨论“哲学”问题,哈哈~~
哲学问题讨论起来太容易“豁边”,所以至少得限定在HIFI的范畴中,否则就离题了。
从HIFI的角度讲,一开始“真”是唯一的,就是录音时演奏家或演唱家演绎的声音,当然不同的演奏家或演唱家的演绎是不一样的,但这已经超出HIFI范畴,归音乐研究管了。
录音师为了收录这个“真”,就得运用录音技术,比如布置话筒,把现场的器乐声、歌声与“堂音”一一收录再混音,变声音为电信号,此时“真”已经被重构了。不同的录音师重构的方法是有差异的,电信号的“真”已经不唯一了。一百个录音师会录出一百种电信号,这时就有风格问题了,不存在谁比谁“更真”(因为谁都已经把“真”重构了),只存在谁比谁回放出来“更象真的”(即“拟真”,而不是“保真”,我一直以为“保真”的说法是错误的,而应改为“拟真”才对),当然也有谁比谁回放出来“更美”的问题。
“更象真的”与“更美”两者概念上肯定是有差异的,不可能完全重合。除非你将“更美=更象真的”作为前提来设置美学。
以上是录音阶段的“真”与“美”的问题。
我还有必要说下去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