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白头佬狂想曲 [复制链接]

查看: 13019|回复: 49
31#

TAS是美国第一大发烧天书The Absolute Sound的全名,该杂志以评介Hi-End音响器材为主的杂志,TAS榜单数量约两百到三百片左右,榜上唱片录音追求一种极致的美,被公认为录音美学的标准,名列榜上的这些唱片极度发烧(比如极其庞大的动态、极其优美的弦乐),在调校良好的音响器材上播放(尤其是美国他们的高级器材)会令人受到极度震撼。大概是这个意思,哈哈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2#

大家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对于TAS,喜欢黑胶榜单的人会大大多于CD 榜单的人。
这是由黑胶和CD的不同效果而导致的。
播放TAS的黑胶一般效果好于CD,这和动态等发烧元素有关。。。。。
玩过黑胶的人一般都很喜欢TAS的。
如果你没有玩过黑胶就否定TAS,
那是很片面的。。。。。。。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3#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比如声音的低频,黑胶听起来会很有弹性、是柔软的、很舒服的。
而一般情况下:CD会相对生硬,相对不好听。
所以,TAS那些黑胶普遍很贵的。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4#

感觉SACD与CD的价格差的也不是很多,尤其是RCA的Living Stereo系列
TOP
35#

我没有选择SACD不是因为钱的问题。这个问题在我升级LP系统之前已经考虑过。我认为黑胶与SACD素质相当,喜欢哪一个要看个人。我觉得SACD尽管很HIFI,但声音相对来说显得机械和呆板,数字的东西都有这个缺点。但黑胶鲜活感要强,声音较有活力(这是模拟的优势)。所以我选择了黑胶系统而没有选择SACD,其实我花在黑胶系统的钱完全可以买一部比较高档的SACD机。黑胶的缺点是唱片投资比较大,但对于发烧来说,这个问题也是可以接受的,只要“知足常乐”就成。SACD操作简单,但它欠缺很多玩黑胶的乐趣。总的来说,声音素质相当,但黑胶好玩。但如果怕麻烦就别玩黑胶。另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如果你喜欢新演绎、新录音就最好选择SACD,而我基本上不喜欢很多新录音(除了阿巴多),我主要喜欢老派的演奏家和指挥家,这也是我选择黑胶的原因,但我也有CD系统,但档次比我的黑胶系统就差很远。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6#

波士顿做的DSD系列,新的才8美元左右一张,JVC版的DSD比较贵,动辄三十美元一张。我没听过JVC版的,看网上评价,波士顿版的DSD要好些。

原帖由 AChCarol 于 2009-8-20 21:26:00 发表
感觉SACD与CD的价格差的也不是很多,尤其是RCA的Living Stereo系列
TOP
37#

看在哪儿买了。最近买了一批品相极佳的头版TAS上榜密纹,2.99美元到11.99美元不等。DECCA头版的奶妈碟,7.99美元。老K的领袖,4.99
美元。大概有一百多张,花了七百多美元。最近168网站很不稳定,等稳定后我会贴上来。

原帖由 shinelb 于 2009-8-20 16:37:00 发表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比如声音的低频,黑胶听起来会很有弹性、是柔软的、很舒服的。
而一般情况下:CD会相对生硬,相对不好听。
所以,TAS那些黑胶普遍很贵的。
TOP
38#

非常羡慕亚当兄的收藏。国内就没有这么好的条件了。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9#

觉得英国易贝上的价格普遍比美国易贝的平易近人,EMI、Columbia、Decca都是英国人的公司,自然英国的藏量要丰富一些,自然品相也更理想。日前花了以前不到一半的价格拿到Barbirolli的勃拉姆斯四张交响曲,很满足。
超级歌剧迷
TOP
40#

勃拉姆斯四张交响曲的黑胶我只买了瓦尔特和两套卡拉扬。
花了4年收集黑胶唱片,喜欢的曲目都有比较好的版本了。
现在也不是很关心这些了。
上海的Jeff兄说的没错:
如果你想听黑胶,现在收集唱片还来得及。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