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古典乐评选为何仅限京沪? [复制链接]

1#
2009-12-17 1:32:54 东方早报 安婧

二三线城市中心剧场缺少软件遭遇“空巢”

  年度古典音乐评选,在西方向来是全国范围内的大型盛事,如全英古典音乐大奖等。在中国,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所诞生出的“中国特色”式评选,却只能集中在京沪两地。“中国是唯一一个还在建音乐厅和歌剧院的地方。”但很多剧场拔地而起之后,却如“空巢”一般被冷落在城市的中心地带。为了讨口饭吃,一些兴建之时信誓旦旦、言必“高雅”的剧场,无奈放低身段,将肚皮舞、“二人转”请进剧场,可谓“生财有道”,甚至直接包租给性文化节,赚取场租费。某些“地方意识”将剧场视作形象工程,刨坑占地之后,万事大吉。硬件完备,软件脱节,已成为中国演艺市场的通病。 早报记者 安婧

  从2008年马里斯·杨颂斯率领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登台上海大剧院,到2009年香缇克利尔美国无伴奏男声合唱团献唱上海音乐厅,在即将过去的2008-2009演出季,申城舞台一共上演了近200场音乐会。在面对国际金融危机,西方交响乐团和演出机构纷纷削减预算和开支的大环境下,中国的舞台依然热闹非凡。在参差不齐、各类名目的演出中,究竟哪些是货真价实、值得回味的?日前,由上海音乐出版社《音乐爱好者》杂志和KLASSIKOM音乐资讯中心联手举办的“第三届上海古典音乐演出季评选”正式揭晓,决出了14个奖项的获奖者。

  《音乐爱好者》执行主编樊愉表示,希望这一评选使广大音乐爱好者今后更易寻找到适合自己趣味的音乐。“目前评选活动还仅限于京沪两地,我想评选活动还将扩大到各大城市,甚至还可延伸至两岸三地。”

  雅文化“斗”俗文化

  空巢剧场生财有道

  数数近年来兴建的各类剧场,名单长得望不到尽头:武汉琴台音乐厅、武汉琴台大剧院、山东菏泽大剧院、贵阳大剧院、杭州大剧院、常州大剧院、深圳音乐厅、深圳保利剧院、天津音乐厅、天津小白楼音乐厅、福州福建大剧院、厦门国际会议中心音乐厅、宁波大剧院、苏州科技文化艺术中心、广州歌剧院……这还不算正在破土动工的石家庄大剧院、长沙港岛演艺中心、上海文化广场和新哈尔滨音乐厅等。正如男高音范竞马所说:“中国是唯一一个还在建音乐厅和歌剧院的地方。”

  “然而以杭州一地为例,每年场租+自办的演出不过50场,当地最有名的杭州大剧院每个月的演出仅有两三场。这样的成绩在全国范围内还属平均线上。毕竟,它们离上海很近,能够以点带面地顺带邀请到一些来沪献演的乐团也去当地演一演。”评选发起人唐若甫告诉记者,至于那些平均线以下的,剧场长时间空置,甚至被部分改建成带包间的KTV、空气混浊的录像厅以及二手唱片大卖场。

  “今年7月,我途经河北省艺术中心,发现‘2009石家庄性文化节’在该中心举行,相关广告标语悬挂在艺术中心正面。晚上,郑小瑛率厦门爱乐乐团在此举行音乐会,场景清冷,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是,艺术中心所在裕华西路灯火通明的洗浴保健中心热闹非凡。”唐若甫说。在国外电影院纷纷向转播歌剧靠拢的时候,中国的文化机构却在向通俗文化抛出绣球。唐若甫感叹,那确实是耐人寻味的经历。

  “年度交响乐团”芝加哥交响乐团

  缺少运营部

  只有场租部

  林林总总的各式剧场中,还是有不少立志做节目的。但由于缺少节目部、运营部,而只有场租部,从而未能形成成熟的运营体系,引进节目不得其法。上海大剧院艺术总监钱世锦就曾告诉记者,他经常接到二三线城市同行的电话,对方急切地询问:“你们这个月演出的那个《狮子王》不错,能不能让它下个月也来我们剧场演演?”这些剧场经理甚至不知道与海外剧团敲定商演项目需要提前一年的“常识”。

  另一个二线城市,在新区心脏地带建立了外观时髦的剧场。然而对待一个临时拼凑的三流海外演出团体,不但给出当地人难以承受之高票价,甚至还把要演出的一干人等捧为巨星一般的人物,学音乐的小青年甚至托了关系才能进入彩排现场观摩学习。这对于看惯了开放排练的上海观众来说,是难以想象的。而这一演出团体来沪时,也确实少人关注,且是在小剧场内献演。

  上海演出市场虽不能说十分完善,但起码经历10年的摸索,演出机构对演出季概念的逐渐成熟和演出场次的连年增加,已逐步和世界舞台接轨。二、三线城市新剧场的运营初期,最靠得住的恐怕还是本土乐团以及由乐团所制定的成套演出季节目。拜剧场所赐,越来越多的地方乐团相应组建。比如,杨洋任首席指挥的杭州爱乐乐团今年全新组建,汤沐海任音乐总监的浙江交响乐团挂牌成立。一个在钱塘江畔的杭州大剧院内登台,一个在剧院外的下沉式广场亮相。“聘请汤沐海这样的指挥,重在他的资源,而不是指挥本身(毕竟他身兼多个机构重任,分身乏术)。”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说,“这样一来,可以由他邀请到一些知名指挥帮助调教乐团,甚至邀请一些同行联袂演出。”对于整个剧场界来说,评选发起人唐若甫亦寄望通过三大音乐重镇(京、沪、穗)的辐射,从而带动周边城市剧场以及古典乐之发展,再由二线带动三线。“后年 ,我们就想将评选扩大到广州。一步步来吧。”
分享 转发
TOP
2#

无奈啊~

对于古典音乐、高雅艺术,不仅仅需要经济基础,更需要文化基础。
有了经济基础就会有更多的剧场,更多的附庸风雅的观众;而有了文化基础才会有更多的真正的聆听者和欣赏者,才能那些剧场真正的发挥其价值。

不过在现今中国这个大环境下,这两点都很难,尤其是后面一点。

这也不是几年,十几年搞得定的事情,大家跟我一起慢慢无奈吧~~
TOP
3#

万事都有一个过程的。不过现在中国的根源文化越来越被民众淡漠这才是最让人揪心的!外国人都在拼命学中国的文化,吸收精华,而我们这里还是在盲目跟风,总是落后于别人。
TOP
4#

因为中国人的纳税的钱都大部分用在这个两个城市了。
TOP
5#

跟风害人,投机害人.
古典音乐最大的问题就是高度形式化.僵死化---还要被戴上无数神圣和哲学化的高帽,让人忘而生畏.玄之又玄---索性很多人就不理睬你了.
音乐是不会死的.所谓"古典音乐"最终命运,也就是谱子,录音的留存...在百姓中也就是那些能哼哼的小调.
瞧一瞧,看一看啊!61490600上海古典群,,想来的多发言++
TOP
6#

原帖由 小数点 于 2009-12-18 11:49:00 发表
因为中国人的纳税的钱都大部分用在这个两个城市了。

北京是对的。上海就错了。上海人民的纳税都用在全国地区了,留给上海自己的只是零头。
TOP
7#

原帖由 vadervader 于 2009-12-18 12:26:00 发表
跟风害人,投机害人.
古典音乐最大的问题就是高度形式化.僵死化---还要被戴上无数神圣和哲学化的高帽,让人忘而生畏.玄之又玄---索性很多人就不理睬你了.
音乐是不会死的.所谓"古典音乐"最终命运,也就是谱......

呵呵,这是我十年前的观点。
TOP
8#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任何发烧碟、榜单碟、绝版名碟均不超过150元/张,详见俺滴淘宝店铺:http://shop36053466.taobao.com/(内附判断首版CD的详细标准)
绝版碟相册三天两头更新:http://photo.163.com/photo/shandongwenmang
手机:13585528901
QQ:1263980143
TOP
9#

从小平同志决定开发开放浦东以来应该说是少上交不少了,但还是上交不少滴。现在貌似江苏上交最多。
TOP
10#

原帖由 若飞公子 于 2009-12-21 18:01:00 发表
从小平同志决定开发开放浦东以来应该说是少上交不少了,但还是上交不少滴。现在貌似江苏上交最多。

呵呵,应该说自从开埠来就上交了不少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