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哈哈哈!!!喜欢海布勒的请进! [复制链接]

1#
2010年 PHILIPS最后的献礼
4561322 莫扎特:钢奏全集10CD/ 海布勒(台湾版
http://item.taobao.com/auction/item_detail-0db1-50e14764df35a28f48dfb29b234e3ead.jhtml
4543522 莫扎特:钢协全集10CD/ 海布勒(台湾版)
http://item.taobao.com/auction/item_detail-db1-c828fc85fa3c23ac85993cbe10f705d5.htm

见到一篇博文,转摘:《海布勒与莫扎特》
海顿的钢琴协奏曲已经初具规模,
而莫扎特可以说是真正的钢琴协奏曲创立者。
莫扎特在海顿等古典主义早期作曲家的基础上,
将钢琴协奏曲这一体裁发展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
他作有27首钢琴协奏曲,
他对于钢琴协奏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莫扎特是古典乐派最典型的作曲家,
与海顿、贝多芬并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三杰。
奥地利钢琴家海布勒是我最喜欢的莫扎特专家之一。
(安妮.菲舍尔是另一位)
海布勒可以说是为演奏莫扎特而生的。
不论是钢琴协奏曲,钢琴奏鸣曲都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海布勒之所以那么成功,
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有良好的天赋和从小所受的音乐熏陶有关。
她11岁就能在萨尔斯堡开演奏会,
这是她天才的表现。
她年轻时获过很多奖项。
另一方面,
和她的得天独厚的学习环境有关。
她是在萨尔斯堡莫扎特音乐学院学习的,
萨尔斯堡长期欣赏莫扎特的风气犹如惠风和畅般陶冶过海布勒。
因此海布勒深得演绎莫扎特的精髓:
莫扎特的作品其实很多是他的灵感使然,
并不是精雕细刻的,她直接来自莫扎特的即兴发挥。
海布勒追求一种平和、单纯、优美而又有韵味的艺术效果。
在作品处理上,
她的作品的层次感好,音色具有很细腻多彩的变化。
而且触键非常轻巧,琴声虽然不是太洪亮,
但与乐队配合得非常好,而和她合作的乐队一般弦乐非常优美。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海布勒的莫扎特是比较保守的,对作品处理得小心谨慎。
但她的作品听起来轻松怡人。
一般情况下,女性演奏家都具有很细腻、敏感的艺术感觉。
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这却是最正宗的莫扎特风格…….
她的演奏继承的是极其经典、正统的维也纳学派。
40岁左右时海布勒开始在莫扎特音乐学院任教。

演奏家简介
        海布勒,1929年出生于维也维,由母亲,同为钢琴家的夏落蒂·范·海布勒启蒙学习钢琴,11岁在萨尔兹堡登台演出,引起轰动,后来赴日内瓦、巴黎与萨尔兹堡莫扎特音乐院师从马加洛夫、玛格丽特·隆与舒尔茨,1951年与1952年连续在日内瓦国际钢琴大赛中获奖,1954年得到慕尼黑广播钢琴大赛第一名,1957年获得哈丽雅特·科恩·贝多芬奖章。与此同时,海布勒展开了在欧洲、美国、俄罗斯、日本与澳洲等地的巡回演出。她特别长于诠释莫扎特、舒伯特与巴赫、海顿、舒曼和肖邦的作品。独奏之外,海布勒也演奏室内乐作品,小提琴家谢霖、格鲁米欧是最常和她合作的伙伴。录音方面,海布勒以莫扎特的钢琴作品,以及舒伯特的钢琴奏鸣曲全集唱片得到全世界乐迷的肯定,水晶般的音色,以及对古典作品的杰出感受力,使她非常适合演奏维也纳大师们的作品。
        海布勒先是在维也纳音乐院接受音乐教育,后来又赴萨尔兹堡莫扎特音乐院就读,1969年开始在莫扎特音乐院院任教。她的演奏继承的是极其典型、正统的维也纳学派。犹如哲学家那样,兼具微观与远见。
        海布勒对钢琴艺术的奉献,和为录音媒体服务的精神,足以用“忠诚”两字来形容。在作品的弹奏方面,她仅仅把自己放在乐谱“解读者”的地位,竭尽所能的将自我的个性完全的隐藏起来。这种坦率的固执己见,或者说“保守主义”的态度,使得她的演奏听起来严谨慎重,但又不乏明晰优雅的轻松气质。在触键时,海布勒总是以爱护及养育的心情来对待每一个音符,她对于“清澈”的定义,不只在表达时尽量弹出最透明的音色,还包括完全“歌唱”出音乐自身的情感。海布勒对于莫扎特作品的独一无二的诠释——对她来说,热情洋溢的诠释不是恒久之道,除非作曲家在乐谱上有明确实际的指示。海布勒从不让自己去“逼迫”或去“侵害”作品本身的一丝一毫。她演奏的任何一个乐句或乐章,都像是在“操控木偶”,而且她深知自己的“木偶”非常优雅与脆弱。她也知道所有音乐的生命,都悬挂在手上的这条“丝线”上,过份的曲解与夸张,只会让音乐受到束缚,会与莫扎特的“天籁本质”相抵触。因此,这些钢琴协奏曲中,任何戏剧性、激烈或深沈的效果,似乎都来自作品本身的需求,而且都像是经过海布勒小心谨慎的评估后,再演奏出来的;优美的外表背后是小心谨慎。很显然,海布勒非常信任听众,知道他们会发现音乐里人性的力量与人性的弱点。
分享 转发
淘宝店
https://shop33075329.taobao.com/index.htm?spm=a1z10.1-c-s.w5002-16274098145.2.5d0b4f76YtZGfK
电话 微信号 13318878370
实体店 广州海印电器总汇二楼P35  020 83780950
TOP
2#

这两套台湾版的压片质量奇差。
TOP
3#

李老板真是太抬举我了,
不过大家更想看你的文章。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4#

四哥的跟飞龙的淘宝是什么关系?
俺的古典音乐Blog:
http://blog.sina.com.cn/weiarc
TOP
5#

她的莫扎特协奏曲还好,奏鸣曲其实一般,没某些人吹的那么好,起码比不过季雪金.
TOP
6#

拉查罗如何?为什么她被称为“莫扎特夫人”?是否也是被吹出来的?
TOP
7#

这个好像老早店里就有卖的了。
挚爱科瓦塞维奇
TOP
8#

原帖由 发条兔子 于 2010-1-7 18:02:00 发表
拉查罗如何?为什么她被称为“莫扎特夫人”?是否也是被吹出来的?


larrocha


不是lacharro
...............  无大喜 亦无大厌
TOP
9#

原帖由 法国组曲 于 2010-1-7 17:59:00 发表
她的莫扎特协奏曲还好,奏鸣曲其实一般,没某些人吹的那么好,起码比不过季雪金.

同意,听了奏鸣曲很失望,少灵气而平庸,与其“莫扎特专家”的称号不符。
TOP
10#

这些东西都是适应国人的特别是老版发烧友的怪诞心理而特别制造的,质量可想而知。
TOP
11#

我没听过老版,但台版协奏曲的声音完全可以接受,这种东西的出现应该是好事,却总是让“老版控”很郁闷。
TOP
12#

原帖由 kreisler 于 2010-1-7 19:23:00 发表
原帖由 发条兔子 于 2010-1-7 18:02:00 发表
拉查罗如何?为什么她被称为“莫扎特夫人”?是否也是被吹出来的?


larrocha


[font

打错了,汗颜。。。不过,为啥要叫她“莫扎特夫人”昵?
TOP
13#

原帖由 发条兔子 于 2010-1-7 21:25:00 发表
原帖由 kreisler 于 2010-1-7 19:23: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发条兔子 于 2010-1-7 18:02:00 发表
拉查罗如何?为什么她被称为“莫扎特夫人”?是否也是被吹出来的?


larrocha
[font=Ari

我也很想知到.
Hi Fi 168 160.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0/1/7 21:38:34 上传)

Hi Fi 168 160.jpg

TOP
14#

罗拉查较为人熟悉的是她的西班牙键盘音乐,依贝利亚她录了三次
62年,72年,85.越老越收火,但刚柔并重,想像力丰富,自信驾驭一切.
Hi Fi 168 161.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0/1/7 22:04:52 上传)

Hi Fi 168 161.jpg

Hi Fi 168 162.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0/1/7 22:04:52 上传)

Hi Fi 168 162.jpg

TOP
15#

K.37、K.39、K.40、K.41,fortepiano
Eduard Melkus,Capella Academica Wien

其余LSO,Alceo Galliera、Collin Davis、Witold Rowicki轮翻上阵。

Ingrid Haebler这套全集中最出色的是K.413和K.456两部。
藕乃草根

TOP
16#

都打错了。。。是拉罗查。。。。今年才去世的

很喜欢她弹的莫扎特,十分优雅。不过RCA的那套莫钢协选集应该绝版了,只能买到部分曲目的引进版。不过钢奏应该还有环保装。
TOP
17#

原帖由 发条兔子 于 2010-1-7 18:02:00 发表
拉查罗如何?为什么她被称为“莫扎特夫人”?是否也是被吹出来的?

rca那套奏鸣曲觉得也一般,倒是和戴为斯合作的的协奏曲很有感觉.不知当否.
TOP
18#

拉查罗好啊
TOP
19#

全乱了,是拉罗查。。。(从我先开始错的,汗。。)
TOP
20#

海布勒上学的时候买过一套D版的奏鸣曲,个人还是非常喜欢的。
后来想买正版的,但是绝版了。
现在已经和数码绝缘,还留着那套D版。
皮雷斯在Brilliant出的那套也非常好,非常好.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