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舞太鼓>, 再創日本太鼓發燒新紀元 [复制链接]

1#

{舞太鼓}


柔與剛、即興與樣式,在一聲衝擊音當中


把雄壯的知性表現成一幅畫


展現日本「太鼓」的力與美和舞姿之優雅



Cat#:PS69010 (DVD)
ASKA Japanese Drum
Artist:舞太鼓飛鳥組 Maidaiko Aska-Gumi
Details:專輯解說:
好的鼓聲首先要有好的太鼓,「舞太鼓飛鳥組」所選用的太鼓是由超過200年以上樹齡的木挖鑿,兩端繫上牛皮,並經過準確的測量與嚴謹的修飾而成,最大的要「騎」在鼓上擊奏,中的置於木架上,小的可繫於腰間,大的音沉又重,小的音尖又脆,可以想像一下數十個不同大小的太鼓齊奏的強大音牆共鳴聲是何等震撼?
特別收錄飛鳥舞太郎旅遊台灣描寫花蓮太魯閣瀑布的情景《大瀑布》,也是想像中國傳說「龍門瀑布」而創作。站在瀑布實景之前體驗到澎湃震撼的音色,與令人不覺深呼吸的清涼感,瀑布懍然有王者之風。 飛鳥大五郎回憶當時的情形如下: 「自台北南下120公里處,有個城市叫花蓮。在旅行當中,當地的職員說「今天來觀光吧!」,並帶他們到一座山。這不是普通的山,而是整座山由大理石堆成的。山高大約1300公尺,登山道路全都以大理石砌成,真令人嘆為觀止。在燕巢口,約有100公尺高的大理石原石連綿豎立,從上面有瀑布分成3段飛散著水霧直落下來。飛燕在溪谷中,畫著美妙的弧形。這正如一幅名畫,引領觀賞者到另一個傳說的世界。正在看得出神時,忽然想起一件事。大概30年前吧,我住在師父(日本舞蹈大師飛鳥峰王師父)家當弟子開始學藝。師父的姐姐是代表關西的箏的名家,也是在鬼太鼓座初期指導他們演奏箏的名師。她從台灣公演回來後,告訴我說:「大五郎,如果有機會到台灣公演,一定要去花蓮看大理石的山」。看著瀑布出神時,我忽然悟出她講的是這個地方。然後心中不覺熱情奔騰。兩位大師仍然健在,幸甚,喜甚。
《和太鼓》簡介
很少有表演藝術像日本大鼓《和太鼓》那樣,需要多方面要素的。音樂、舞蹈、運動、武術、樣式美等等,這些要素必須安排得很均勻,缺一都不能成為佳作。
柔與剛、即興與樣式,在一聲衝擊音當中,把雄壯的知性表現成一幅畫。這正是日本特有的風格。
《舞太鼓飛鳥組》簡介
1990年設立的和太鼓團。每年在世界各地舉行的公演超過100次。又在TOYOTA世界大會、Frank Muller訪日紀念大會、東京銀座BVLGARI開幕大會等會場演奏,更在黑澤電影重拍版『戰國英豪』演出,並在其「火祭場景」擔任舞蹈設計與演奏。2007年在世界最大的藝術慶典"愛丁堡藝術節"公演1個月,獲得英國各媒體5顆星★★★★★評價。「這裡有超越觀眾世代的音樂與表演所表現的世界共同語言」。他們如此稱讚。
團長《飛鳥 大五郎》簡介
舞太鼓飛鳥組團長
16歲開始學日本舞踊。師事「日本舞踊飛鳥流」家元飛鳥峰王老師、經12年間之入室弟子修行後獨立。自1974年研習和太鼓。1990年、創設舞太鼓飛鳥組、之後在國內外從事公演活動。
1983年 關西芸術祭獎受獎
1984年 國際新聞社獎受獎
1988年 出演索耳奧林匹克開會式
1991年 出演法國五大陸音樂節
1992年 出演伊斯坦堡國際音樂節
1993年 發表CD唱片「飛」
在全國各地培育和太鼓隊、其數超過62隊1600人
著書有『和太鼓あすか組』。
1. 爆竹 2. 梁山泊 3. 竹?譜 4. 天地人 5. 獅子王 6. 大瀑布 7. 波動 8. 遠音かぐら




Cat#:AG0408 (CD)
波動 Wave
Artist:舞太鼓飛鳥組 Maidaiko Aska-Gumi
Details:很少有表演藝術像日本大鼓「和太鼓」那樣,需要多方面要素的。音樂、舞蹈、運動、武術、樣式美等等…,這些要素必須安排得很均勻,缺一都不能成為佳作。柔與剛、即興與樣式,在一聲衝擊音當中,把雄壯的知性表現成一幅畫。這正是日本特有的風格。
舞太鼓飛鳥組是飛鳥大五郎在1990年創設的和太鼓演奏團。其表演樣式,展現「和太鼓」的力與美和舞姿之優雅,給創造出讓觀眾重新認識日本美的舞台,並在國內外舉行公演。
大鼓的獨奏、有力的群鼓合奏、很有節奏感的成組大鼓、洞蕭(尺八)、篠笛、電子琴,再加上歌舞伎、能、狂言等日本表演藝術的舞太鼓的華麗世界,使各作品充滿個性,其樣式美與色彩,在雄壯當中,還充分表現出日本情緒。
《舞太鼓飛鳥組》簡介 1990年設立的和太鼓團。每年在世界各地舉行的公演超過100次。又在TOYOTA世界大會、Frank Muller訪日紀念大會、東京銀座BVLGARI開幕大會等會場演奏,更在黑澤電影重拍版『戰國英豪』演出,並在其「火祭場景」擔任舞蹈設計與演奏。2007年在世界最大的藝術慶典"愛丁堡藝術節"公演1個月,獲得英國各媒體5顆星★★★★★評價。「這裡有超越觀眾世代的音樂與表演所表現的世界共同語言」。他們如此稱讚。
飛鳥組的活動範圍很廣,除在日本國內各地演奏外,還到世界各國演奏,也曾到過台灣表演。除公演外,該組也到小學、中學、高校推廣和太鼓演奏,讓學生們體驗和太鼓之美,更協助校方組織和太鼓團,已輔佐62團1600人演奏和太鼓。
本輯收錄該組演奏的6曲:1. 飛鳥大五郎:流星(大鼓、鉦、篠笛),2. 飛鳥大五郎:水軍(大鼓),3.折本慶太:竹之譜(尺八),4. 飛鳥大五郎:車樂(大鼓、鉦),5.高司瑪攸:暴風雨(大鼓),6. 高司瑪攸:波動(大鼓、鉦、篠笛)


Cat#:AG0409 (CD)
大瀑布 Dragon Fall
Artist:舞太鼓飛鳥組 Maidaiko Aska-Gumi
Details:專輯解說:
很少有表演藝術像日本大鼓「和太鼓」那樣,需要多方面要素的。音樂、舞蹈、運動、武術、樣式美等等…,這些要素必須安排得很均勻,缺一都不能成為佳作。柔與剛、即興與樣式,在一聲衝擊音當中,把雄壯的知性表現成一幅畫。這正是日本特有的風格。
舞太鼓飛鳥組是飛鳥大五郎在1990年創設的和太鼓演奏團。其表演樣式,展現「和太鼓」的力與美和舞姿之優雅,給創造出讓觀眾重新認識日本美的舞台,並在國內外舉行公演。
飛鳥舞太郎旅遊台灣描寫花蓮太魯閣瀑布的情景《大瀑布》,也是想像中國傳說「龍門瀑布」而創作。站在瀑布實景之前體驗到澎湃震撼的音色,與令人不覺深呼吸的清涼感,瀑布懍然有王者之風。舞太鼓飛鳥組曾來台灣公演。有一次,在旅行演奏當中,台灣的職員帶他們旅遊到花蓮。組主飛鳥大五郎看到花蓮的大瀑布,得到甚大感動與靈感,寫下由大鼓、銅鑼演奏的樂曲《大瀑布》在本CD第5曲。
飛鳥大五郎回憶當時的情形如下:「自台北南下120公里處,有個城市叫花蓮。在旅行當中,當地的職員說「今天來觀光吧!」,並帶他們到一座山。這不是普通的山,而是整座山由大理石堆成的。山高大約1300公尺,登山道路全都以大理石砌成,真令人嘆為觀止。在燕巢口,約有100公尺高的大理石原石連綿豎立,從上面有瀑布分成3段飛散著水霧直落下來。飛燕在溪谷中,畫著美妙的弧形。這正如一幅名畫,引領觀賞者到另一個傳說的世界。正在看得出神時,忽然想起一件事。大概30年前吧,我住在師父(日本舞蹈大師飛鳥峰王師父)家當弟子開始學藝。師父的姐姐是代表關西的箏的名家,也是在鬼太鼓座初期指導他們演奏箏的名師。她從台灣公演回來後,告訴我說:「大五郎,如果有機會到台灣公演,一定要去花蓮看大理石的山」。看著瀑布出神時,我忽然悟出她講的是這個地方。然後心中不覺熱情奔騰。兩位大師仍然健在,幸甚,喜甚。
瀑布因流法不同而有不同名稱。流水垂直落下的稱謂「瀑布」,沿石壁垂流的稱謂「垂水」,在岩石上跳動著跑下來的則稱謂「走岩」。這是先人視規模形狀不同而起的不同名稱。
這張CD收錄:1. 飛鳥大五郎:爆竹(竹笛、鼓),2. 飛鳥大五郎:梁山泊(鼓),3.高司瑪攸:使者們的大鼓(鼓),4.宇野寬至:遠處的神樂(鉦、篠笛、鼓),5. 飛鳥大五郎:大瀑布(鼓、銅鑼、拍手)6. 飛鳥大五郎:打鼓吧,歡樂吧(鼓、篠笛、拍手)



AG0409.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0/1/23 12:09:22 上传)

AG0409.jpg

AG0408.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0/1/23 12:09:22 上传)

AG0408.jpg

ps69010.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0/1/23 12:09:22 上传)

ps69010.jpg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