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原创) 《马四》—— 世上最美的坟墓 [复制链接]

41#

马的音乐说白就是痛苦的宣泄.
TOP
42#

原帖由 书架箱 于 2010-4-15 8:14:00 发表
我不认同这样的评论,不管评论家怎么看待这部作品,最终关键的是你在聆听中听到了些什么。
如果我们怀着疑惑,反讥甚至不屑的世故去认识一部作品,庆幸自己没有被虚伪的马勒所骗,那么我们聆听音乐到底为了什么呢?想表明自己的洞察力?

看到虚伪的同时,也许只是折射了自己。


有些人爱看门道,有些人爱看热闹,各依自己心智能力和艺术修养,本无可厚非。不过,什么时候也轮不到看热闹的对看门道的冷嘲热讽。所谓“看到虚伪的同时,也许只是折射了自己。”这种话苍白无力尚在其次,关键是说这话的人同时又折射了自己的什么呢?

艺术家需要洞察力,欣赏、评判艺术难道就不需要了吗?!事实上,现在我们当中的很多人已经不是能力和洞察力的问题,而根本是连起码的艺术批判的意识和勇气都丧失了,仅仅是追星族式的盲目崇拜似乎就足够他们满足某种优越感了。
~ so u never know what u're missin’  ~
TOP
43#

音乐都是个人寄托下的幻想
不否认性的事实,但是有些朋友是把他当作自己的纯洁花园.
所以人们一直说真相是社么,哪怕MAHLER告诉你,你也难以接受而已.还是保留自己的想象把,大体的能抓住就OK
瞧一瞧,看一看啊!61490600上海古典群,,想来的多发言++
TOP
44#

原帖由 bodyheat 于 2010-4-15 15:54: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书架箱 于 2010-4-15 8:14:00 发表
我不认同这样的评论,不管评论家怎么看待这部作品,最终关键的是你在聆听中听到了些什么。
如果我们怀着疑惑,反讥甚至不屑的世故去认识一部作品,庆幸自己没有被虚伪的马勒所骗,那么我们聆听音乐到底为了什么呢?想表明自己的洞察力?

看到虚伪的同时,也许只是折射


所谓“看到虚伪的同时,也许只是折射了自己。”这种话苍白无力尚在其次,关键是说这话的人同时又折射了自己的什么呢?”


赞成bodyheat此处的评论!

TOP
45#

原帖由 bodyheat 于 2010-4-15 1:04:00 发表
原帖由 alma 于 2010-4-15 0:51:00 发表
您多虑了,就是对兄的签名感兴趣。马勒不是我的偶像,就是喜欢听而已。我的偶像是我的ID。呵呵。
她是我老师的老师的老师的太太,当然后来离婚了。您知道他是谁。


哈哈^^你老兄才是一地地道道的“御姐儿控”,再加上马勒情怀,那你跟cj可有的聊啦~~~


当然,CJ大侠是我尊敬的资深乐迷,常常在音乐厅里向他讨教。
TOP
46#

说实话,这部交响曲我只听到了自然、美、思念与向往,虽然有些许阴郁。这是马勒最简洁的作品之一了。
最后编辑alma 最后编辑于 2010-04-16 00:24:45
TOP
47#

原帖由 jshakszx 于 2010-4-15 9:04:00 发表
昨晚和马勒在酒桌上喝酒,作陪的还有莫扎特,小莫讲了7、8个荤段子,什么扣肉、医院B超、近视眼、扒灰系列等等,给一桌俗人乐的。唯有一人没笑—马勒,他在一旁琢磨自己的生死辩证法呢-未知死耶知生?-未知苦耶知乐?。


兄的笑话有意思。我写过莫扎特与马勒的长篇对话,也是胡诌之语。
http://www.douban.com/note/64374587/
http://www.douban.com/note/64376384/
我一直没有发现马勒音乐在谈生死,可能我音乐水平太低是菜鸟。
我倒是认为,马勒音乐在探索音乐表达上的一些可能性。就像某些新人忽然发现了某种技巧而巴不得全部用上,最后发现这些技巧还是挺管用而被后来人模仿。
最后编辑alma 最后编辑于 2010-04-16 00:51:59
TOP
48#

3相对7还容易理解点。当年听MAHLER入门花了3年,就是因为第一次就听7.。。对于那时候的我来说,不知所云。SOLTI他老人家到一只所最喜欢7的。哈哈
我突然间就感觉到4与7的关系!但是现在难以组织语言描述。大家多对比感觉下--私下的梦,简直一个是第一幕,一个是第二幕。
最后编辑vadervader 最后编辑于 2010-04-16 09:59:05
瞧一瞧,看一看啊!61490600上海古典群,,想来的多发言++
TOP
49#

回复 47# alma 的帖子

你的豆瓣我收藏了
TOP
50#

刚起床,趁着还没完全清醒再胡说几句。2002年我去峨眉山,那是我第三次去了,很幸运,这次居然看到了传说中的佛光,真是人间奇景。看看周围的游客,有的欢呼、赞叹,有的默然、凝眉思索,各种各样的表情皆有之。我突发奇想:在这大自然的美景面前感动和陶醉的人是享受型的;而分析这种自然奇观产生的各种气象条件和成因的的人是研究型的(好像有点无趣哦);而进一步感叹这种人间美景是如此的短暂和易逝的人则多少有点自虐(还有点冒傻气哦)。马勒属于哪一类呢?
别和我比懒,我懒的和你比。
TOP
51#
TOP
52#

我建议用一颗平静的心,用一种普通的目光去审视马勒,马勒对我来说,就跟贝多芬,勃拉姆斯,布鲁克纳一样,是不可绕过的巅峰,是必听的典范。

只需要一颗爱着马勒的心,就足矣,别人怎么看,怎么说都无妨,即便给你扣上某某什么综合症的帽子又如何。排斥马勒的人,我以为其中有很多压根不了解马勒精神。

马勒的根本主题是爱,就如伟大的第八交响曲那样,有朋友说这部作品又臭又长,过分繁杂,其实只要抓住爱这一主旨,就不难发现,这枝繁叶茂的篇章,恰恰代表了爱无处不在,是联系万物的纽带,将世界抱拥,将人和人紧密相连。这种爱也是一种巨大的胸怀,一种包容,一种海纳百川的气魄;再如第十交响曲的最后段落,这种大爱之心依然闪烁着光辉,把他心中的一切苦痛、嫉恨、辛酸、凄苦统统融化为一股爱的暖流,最终把最美也是最俗的爱字再说一遍之后,撒手而去。

所以有时想想,诋毁马勒,认为马勒作品混乱,没有章法,只是痛苦宣泄的朋友,真的觉得他们好可惜好可惜好可惜。
TOP
53#

原帖由 jshakszx 于 2010-4-16 11:58:00 发表
属于这类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7436486/


看了,狂笑,写的人有才,翻译的人也有才
TOP
54#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淘宝小店:http://roseknight-gao.taobao.com/
TOP
55#

原帖由 roseknight_gao 于 2010-4-16 14:59: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CJ御姐控 于 2010-4-16 13:59:00 发表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30540001007s9s.html

对于马九,我以前也有一番自己的见解,而且我以为基本可以自圆其说了,虽然很个人化但觉得很有趣,也欢迎来马勒吧玩:http://tieba.baidu.com/f?kz=411341330
TOP
56#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淘宝小店:http://roseknight-gao.taobao.com/
TOP
57#

不是嘲笑、讥讽,只是小小的恶搞一下,马勒在第一交响曲里小动物给猎人的送葬,我印象特深,还讲给小孩听,黑色幽默好歹也是幽默,我想这也是马勒玩的恶搞吧?在天堂里的马勒对我等凡人我想大概也是会心一笑,马勒的理想是包容一切,不会接受不了这点小玩笑。包容马勒,马勒疲惫的心会松弛下来的。
TOP
58#

原帖由 CJ御姐控 于 2010-4-16 15:32:00 发表
对于马九,我以前也有一番自己的见解,而且我以为基本可以自圆其说了,虽然很个人化但觉得很有趣,也欢迎来马勒吧玩:http://tieba.baidu.com/f?kz=411341330


呵呵,cj果不其然与Gustav是同一人(~yes!)

cj对马交的若干分析评论俺曾经拜读过,坦率地说非常有水准和见地,作为一位绝对的马交推崇者来说无论如何都是值得称道的,尤其作者很可能仅仅才二十几岁,这几乎令俺心生妒意了。请不要将这些话视为虚情假意的恭维,你完全配得上这样称赞。

二乐章的三支连德勒舞曲其实分别代表着——
1.不得不告别的维也纳曾经的辉煌生活;
2.原本意气风发满心期待的纽约新生活;
3.而那支躲躲闪闪的、慵懒的第三支舞曲正是马勒自己。
处于中心位置的自然是代表作曲家自己的那一个。


到了三乐章,很明显是去到新大陆后完全无法融入其高速而商业化的生活写照。事实上主要是纽约人不太买马老师那臭脾气的帐,马老师在这里免不得要虚伪狡辩了一下儿。那么“失望引领着死神(心脏病)”也就如约而至了(带环绕动机的惆怅插段).......


于是,比失望更令人气馁的必然是绝望喽。落叶归根,还是故乡好,于是马老师拖着病体带着那一丝对昔日维也纳的春风得意的留恋,更多的则是失望后的绝望,回到他发迹的地方四处奔走呼告......坦率地说,此处实在是表现得有点上窜下跳+喋喋不休——“我都要死的一人了,你们难道就不能同情理解一下人家吗?!”。我认为四乐章的调性绝不仅仅是对上一乐章那个插段的情绪延伸,同时当然也是对首乐章“告别主题”的一个最终解决方式。至于马老师自己那句话,意思主要还是说“this is it!哥们儿已经不在乎了。”,并不是说写四乐章时候就真的不顾及首乐章了。这个问题上,我觉得cj你那想法多少有点儿过于“cj”啦!


至于唐斯那段煽情的“死神四相”描绘,确实很鬼扯,不过骨子里也还算符合“马勒主义”那极尽辉煌灿烂之能事的做派,挺有一套的!
最后编辑bodyheat 最后编辑于 2010-04-16 18:02:54
~ so u never know what u're missin’  ~
TOP
59#

马勒唱的是个人英雄主义最后的挽歌,是拎着自己耳朵往上提拔的超越,到底超越了没有?没有他往往只在自己原地打转转,听听第六交响曲的最后几榔头,敲的人心发慌。和贝多芬、勃拉姆斯的英雄主义不太一样,贝多芬英雄最后的结局是横扫一切曾今的悲悯、彷徨、失落,义无反顾的解放自我和升华,开始是一种矛盾的纠结、推己及人、悲天悯人以致用伟大的男性荷尔蒙的力去解决去欢笑,直至最后的大彻大悟的平静。马勒最后还没有释怀,这是很明显的,听听他的马九。还有马勒第二末乐章使人想起文化大革命,真是疯狂,一切牛鬼蛇神都蹦了出来,复活了吗?还有马五第一乐章小号吹声使人感觉马勒有一种恻隐之痛,无法一洗了之。马勒第三交响曲关于大自然的段落非常美,还有三个童声蹦棒蹦棒、罗罗罗罗罗罗,挺好。
TOP
60#

“当然,CJ大侠是我尊敬的资深乐迷,常常在音乐厅里向他讨教。”

果真有此等缘分?很羡慕呵。读CJ的许多评论都使我感到很有启发。让我非常感叹的是,CJ如此年轻就有非常高深的“乐历”和敏锐的感悟,绝对是我在168网坛最佩服的人之一。我觉得深刻的音乐一定会在不同的人心里产生不同的感应,效果不可能是单一的。wangfeng和CJ的感悟或许与很多人的不同,但对我来说他们是非常独到和深刻的,更重要的是,他们并不是在卖弄,也不是以个人口味的好恶来诋毁自己不喜欢的音乐,而是在给与入理入情的分析。凡是此种很具个性又分析有据的文章我都非常珍视。以前我一直把马四看成马勒作品中最阳光最富有童话意味的一个,读了wangfeng和CJ的文章之后才发现原来还可以那样去感觉,大开眼界啊。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