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新版电视剧红楼梦的配乐 [复制链接]

查看: 5759|回复: 33
1#
很好!!!
这部电视剧实在拍的很精美. 演员也表现的很出色, 很久没看到过这么引人入胜的国产电视剧.
媒体和网路上, 介绍新剧的主创时, 很少提到配乐. 个人初初听, 觉得很多地方用现代音乐的地方很 约翰亚当斯.
总体上来说, 配乐还是很有意思.好听.
----------------------------------------------------------------------------------------------------------------

下面是网上搜到的:
操刀新版《红楼梦》音乐的是作曲郭思达,这是位80后,曾参与冯小刚《手机》、张艺谋《千里走单骑》的音乐制作。郭思达为新版《红楼梦》制作了15首乐曲,包括12钗判词、宝玉判词和片头曲、结尾曲。插曲基本放弃了旋律,采用了昆曲的吟哦。然而其效果并不能被观众接受,“咦……”“妙……”“吁……”拖腔似鬼魅一般,间或出现的笑声甚至令人毛骨悚然。主题曲《开辟鸿蒙》以及片尾曲《收尾·飞鸟各投林》也都难让人印象深刻.
分享 转发
TOP
2#

转贴;

新版《红楼梦》的作曲之一、音乐人郭思达。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创作室成员,也是80后。下面是郭思达的访谈:

“新《红楼》的音乐总监是廖嘉伟先生,他和李少红导演一起做过《大明宫词》、《橘子红了》。廖先生先找了我.师姐杜薇,后来又推荐了我,我给少红导演寄了一些小样,她听了觉得比较适合,大家就见了个面,确定合作。”

  见李少红之前,郭思达对《红楼梦》的了解还停留在“年幼时读过的名著”上,确定为新《红楼》作曲后,他用1年多的时间“吃透”了这部巨著,“是我最耗精力的一部作品,战线拉得太长了。”精力的耗损不仅因为自我要求高,也源于合作对象是李少红。“少红导演想要的是别具一格、风格化的东西,她要我们给剧中每个人物都做个性音乐元素,每个人物出场时,都有符号化、标志性的音乐伴随。”比如,为了表现王熙凤的“丹唇未启笑先闻”的泼辣,,每次她出场前,背景音乐都会出现笑声,“很多观众可能都以为是演员姚笛在笑,其实是人声配乐。”林黛玉亦同此理,“她刚出场时,总有咿咿呀呀的昆曲配唱做背景,但随着她长大,音乐风格就发生了很大变化。”

  在这种要求下,郭思达和其他作曲家殚精竭虑,每个人物都写了至少5稿交给李少红审核,“否决了再改,跟创作交响乐一样难。”

  美中不足今方信

  谁都没想到昆曲会引起争议

  新版《红楼梦》里,共有15首源自原著的音乐作品,包括十二钗判词、宝玉判词和引子、收尾。记者问,这些作品中,有没有哪首能挑战87版《枉凝眉》的传唱度和经典度,他思忖半刻,说:“不要提超越、挑战,其实我们从进组后就再没提过老版,我们都是用现在的眼光来创作,不受任何束缚。这些曲子也不是为了好听、传唱而作,它们更多是在传达唯美的感觉,相信会和老版音乐一样,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对于剧中昆曲配唱引发的坊间争议,郭思达略有耳闻,但不太认同“昆曲喧宾夺主”的说法。“我们最早就确定用昆曲来配乐,因为它最适合,和《红楼梦》最贴切,符合原著的精髓。谁都没想到现在会有这种争议。”《红楼梦》开播前后李少红承受的压力,郭思达也看在眼里,他为导演叫屈说:“希望大家还是先安静下,带着平常心看剧,不要人云亦云。”虽然强调与新《红楼梦》合作很愉快,但郭思达也老实承认,从没想过会被这么多双眼睛盯着,“压力挺大。”
TOP
3#

个人感觉,新版红楼全是败笔
TOP
4#

一部穿着古装的现代情感大戏
TOP
5#

“耗子精偷香芋”


恩, 网上能找到高清视频, 看看第九集,第九分钟开始的一段, 大约十分钟
这一段是著名的 “耗子精偷香芋”.说的是,吃完午饭,   宝玉来探望.,怕黛玉睡出病来,为了哄黛玉,便与黛玉躺在床上说话。闻见黛玉身上的幽香,宝玉顺嘴胡编了一个“耗子精偷香芋”的故事打趣黛玉,二人借此嬉闹了一番。这一场景可以说是宝黛二人儿女情怀的萌发和表露。

李少红把这一段拍的极其动人,. 小演员的表演, 摄影和光, 外加很现代配乐, 看了, 真是感动青春的美好.
TOP
6#

这不叫配乐,叫无病呻吟
TOP
7#

这让我联想到了很多古典音乐名曲在其诞生的时候多是受到观众和评论界的一致责难的,还是让时间来说明问题吧
TOP
8#

新版《红楼梦》我只是断断续续的看了一些,中间的一些配乐没有很完整的印象。倒是片头和片尾曲听过几遍。

片头曲里,开头部分由一个类似“气声”唱法的男声和一个像是京剧里的“青衣”(或是“昆腔”的女声,戏曲方面我不懂)来共同演唱,男女声形成一个“纯八度”音程,倒是凸现出一种“空灵感”。在之后的女声部分中有戏曲的唱腔,配器中也加入了戏曲中的打击乐器,一句经过技术处理的反复,显出了一种迷幻的色彩。结尾部分好像有连个版本(或者说整个片头曲好像有两个版本,其主要区别在结尾部分),我最初在东方电影频道看到的片头曲最后一句“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是由男声唱的,现在在安徽卫视播放的版本最后一句是女声唱的。我更喜欢男声的版本,不知道是不是先入为主,但总觉得那个女声唱的太清楚,和整个歌曲那种“虚幻”的风格不大搭。而就整首片头曲而言,我觉得其风格和新《红楼梦》的总体风格还是协调的,也看得出作曲下足了心思使之不落俗套。

而对于片尾曲,我就极其不喜欢了。以这么简单的音乐,配以如此直白的歌词,再由一个毫无特点的男声来演唱,实在让人对这个片尾有草草收场之感~
TOP
9#


第十三集大概是三分钟以后开始的那一段葬花, 开始是一女生唱. 普通的流行音乐调调, 但是接下来是另外一个女生, 用意大利歌剧女生做二重唱. 真好听, 而且两者拼接在一起,也不觉得唐突.
TOP
10#

原帖由 尘灰 于 2010-9-9 21:16:00 发表

第十三集大概是三分钟以后开始的那一段葬花, 开始是一女生唱. 普通的流行音乐调调, 但是接下来是另外一个女生, 用意大利歌剧女生做二重唱. 真好听, 而且两者拼接在一起,也不觉得唐突.


经楼主提醒,我到想起来了,在新版《红楼梦》中是听到过其中有美声女高音的配乐,不知道和楼主看的是不是同一段。
我印象中的那段其中有美声女高音的配乐,之中的女高音的声音比较戏剧,我到觉得不是很舒服,我觉得我听到的那段应该用类似花腔女高音的那种比较细的声音,这样比较符合 那种虚幻的气氛,戏剧女高音的声音太粗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