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415161718192021» / 25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的BI-AMP之路(电子分频缓慢进行中) [复制链接]

查看: 83519|回复: 243
171#

回复 170# petrochina 的帖子

呃,简单说吧,一阶分频也不是不能采用反正HIFI也就这么回事,但应要对分频点干涉造成的频响衰减进行补偿,绝不能按照教科书那样计算分频点。
至于“试想一下,如果分频点以下,单是低音单元发音,分频点以上单是高音单元发音,那么音色岂不是被割裂了,音像定位也会上下跳动,决无可能达到较好的音质。”你觉得像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吗?做过实验就不是这语气了,有些东西,就当故事听好了。
TOP
172#

回个帖子实在吃力,看到的一并回了,没看到的抱歉了

关于二分频扬声器正接反接问题,在扬声器特性接近理想状态的情况下,二分频两阶肯定是一正一反相对好些,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分频器Q值、阶数,扬声器特性而定,不能一概而论
TOP
173#

回复 171# bebear 的帖子

呵呵,教科书上,滤波器模型都是以理想负载为基础的,在设计设计时肯定要充分考虑扬声器情况
张百良那句话有个前提是“极端情况下”,只是推论和举例,毕竟没人真找个数字分频器做无穷高Q值分频,再找个合适频段的声音去测试
TOP
174#

原帖由 petrochina 于 2012-3-2 16:41:00 发表
关于用料的问题,与GDXXCZX兄有不同意见,实际一些所谓发烧器件炒做的成分比较大,用元件自身的离散参数修正系统,只能是锦上添花,不可能是雪中送炭,声底的主要素质还是线路和设计决定的

应该说发烧器件的确是有它的长处,不过与它的价格不成正比。
TOP
175#

回复 174# szlghyj 的帖子

的确是这样,发烧器件长处不可否认,但是没必要太过看重,作为动手的乐趣玩玩就是了
TOP
176#

原帖由 bebear 于 2012-3-2 16:44:00 发表
既然在理论上能挑出高阶分频这么多毛病,你的意思是,使用四阶分频的厂家都浪费材料,要在战时得统统拉去枪毙了?
在理论上探讨那相位是很好玩的事情,就算给你做到零相位就有用吗?真放在实际应用,一阶分频那严重......

其实不单只高阶分频多毛病,低阶分频一样多毛病,问题是我们如何看待这些毛病。毕竟我们没办法绕过它。
TOP
177#

回复 176# szlghyj 的帖子

赞成!
TOP
178#

原帖由 老友无名 于 2012-3-2 19:03:00 发表
回个帖子实在吃力,看到的一并回了,没看到的抱歉了

关于二分频扬声器正接反接问题,在扬声器特性接近理想状态的情况下,二分频两阶肯定是一正一反相对好些,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分频器Q值、阶数,扬声器特性而定,不能一概而论

关于二分频扬声器正接反接问题,我有不同见解,二分频只在分频点+—90度,频带内大多数不移相或移相很少,所以。。。。。。。不知对否。
TOP
179#

分频器最重要的性能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最后编辑强悍制箱 最后编辑于 2012-03-03 20:37:05
知识就是力量,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把数学物理学科应用到制箱方法中,将她们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TOP
180#

回复 178# szlghyj 的帖子

szlghyj 兄考虑了分频器情况,没有将扬声器单元情况考虑在内啊!
说句什么点的话,不少扬声器在有效频段内相位曲线实际上是很糟糕的,甚至包括一些价格不菲的名牌产品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