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678910111213 / 1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抓轨的CD与原版CD到底有多大区别? [复制链接]

查看: 27582|回复: 121
81#

回复 80# ray_ji 的帖子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82#

原帖由 shazi2000 于 2011-7-4 12:53:00 发表播放器我也在研究?1、你用什么硬盘,用什么存储卡。2、什么电源。3、放在什么地方,桌面、地上、机架上等。4、用什么信号线。5、怎么放置,平放、立着放(有4各面)、、倒过来平放。6、上面压什么东西,河沙、钢砂、水、钢锭等。7、底下垫什么东西,软泡沫、苯板、蓝丁胶、硅胶等。太多了,不能一一列举,请问神农兄都玩过吗?
不用这么折腾。我只想问你精确抓轨是否如十三郎说的那么容易?
TOP
83#

今天到了三台刻录机和光驱,都进行了试抓轨实验,三台机抓出的文件都有音质的差别,还有一台机器未到,到时把文件上存大家听听,看大家能否听岀。
TOP
84#

回复 82# 神农 的帖子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85#

回复 83# 南海十三郎 的帖子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86#

原帖由 南海十三郎 于 2011-7-5 1:26:00 发表
今天到了三台刻录机和光驱,都进行了试抓轨实验,三台机抓出的文件都有音质的差别,还有一台机器未到,到时把文件上存大家听听,看大家能否听岀。


放些小弟新抓軌(CD Rip)的片段
大家試試效果如何
大衛王的柴可夫斯基

http://www.rayfile.com/zh-cn/files/e76ba638-a672-11e0-bc85-0015c55db73d/41dce2c2/


拉賓的帕格尼尼

http://www.rayfile.com/zh-cn/files/d2205a4c-a677-11e0-91b0-0015c55db73d/86762660/


大眼阿姨Esther

http://www.rayfile.com/zh-cn/files/4a0e83ca-a67b-11e0-8037-0015c55db73d/660c05c0/
最后编辑cluytens 最后编辑于 2011-07-05 08:54:27
TOP
87#

回复 86# cluytens 的帖子

下了,听了,是我迄今为止听到最好的抓轨文件!
TOP
88#

回复 87# 3720=1 的帖子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最后编辑shazi2000 最后编辑于 2011-07-05 10:23:04
TOP
89#

每次看到这样的谈论我就不淡定了

看看这个,如果还不清楚就没话说了。http://www.av199.com/viewthread.php?tid=178902&highlight=%2Bzzz1111
TOP
90#

原帖由 南海十三郎 于 2011-7-5 1:26:00 发表
今天到了三台刻录机和光驱,都进行了试抓轨实验,三台机抓出的文件都有音质的差别,还有一台机器未到,到时把文件上存大家听听,看大家能否听岀。

这位兄台,是不同的光驱抓轨吗?有试过比较下三个文件有什么不同吗?
这里面有太多的误解,至于个人的听感,是不能证明什么的,这就是争议存在的原因。但是,你理解数字过程,就不是那么复杂。
44.1K不够吗?设计上,应该在22.05K以下的声波信号能够被完全恢复。但实际过程,为何有差距?两个原因,一是取样精度,二是取样频率。精度上,16位向24发展,这也是为何有的录音采取低电平,其实就是为了提高精度。频率上,就是Jitter了。
在整个CD的过程,有两个Jitter引入点。一是首次录音,由制作公司引入,这个,不可恢复;二是在你的解码过程。所有的抓轨也好,刻录也好,不会带来什么恶化,因为没有解码,何来恶化?抓轨,已经有人多次比较不同的光驱的文件,和分析是一样的,就是不会带来误差,纯粹是数据的复制。这个过程,没有什么所谓的Jitter。刻录,从数据角度看,也没什么问题,但是你的刻录精度,会导致后续解码的Jitter大量增加。此时用缓存式解码,能够较好的提升。
所有的电源,或者硬盘震动等,如果影响抓轨,那是误解,因为没有播放。但这些会影响刻录,进而影响到播放时的解码,才会影响音质。
结论:抓轨有不同,属于自我心理暗示;刻录,你的制作条件太差(主要是时钟),刻出来送人可以。用数据文件播放,才是对的。当然,各位要玩,这个两码事。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