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和谐花园 于 2014-2-25 17:44:00 发表 一般CD的轨道间距在1.5~1.7μm之间,如果小于1.5μm那CD时间相应就可以增加了。
|
去翻了翻Wikipedia,关于CD的规格还是不少有趣的事实的。比如一张CD最多可有99轨,一轨里最多可以再分99个index。不过大家分曲目多见于track,似乎很少能见到分index的唱片。我印象中,似乎DG出的那张齐默尔曼的李斯特钢琴奏鸣曲是有index,不过也没遇到过能支持index的播放器。
大家肯定对CD最早74分钟容量的由来耳熟能详。大贺典雄和卡拉扬一合计定出了个应该多于63分钟的标准(好容纳他本人的贝9),然后又考虑福特文革勒那个较长的51年现场版贝9,终于定了74分钟。这个说法感觉十分风雅吧。不过实际上跟卡拉扬没多大关系。福特文革勒也就是一幌子。
真实的情由远没那么阳春白雪。实际情况是Sony和Philips同时提出了两种不同直径的CD盘,支持播放时间都是60分钟,Sony的盘100mm,Philips的则是115mm。Philips在CD商用之前,已经有一条试验生产线了,生产的是115mm规格,而sony还是一穷二白。如果60分钟的标准得到执行,Sony就在起跑线上输了Philips一大截。于是大贺典雄千方百计把福特文革勒的贝9都搬了出来,把商用CD标准改成了74分钟,120mm的规格,这样使得Philips丧失了原有的生产设备优势。大家又回到同一起跑线上。
当然更长一些的播放时间确实也为CD早期商用的成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当CD和LP还并存于市场上的时候,CD的竞争优势就是往往比LP多几个bonus track——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吧,如今的iTunes Store里的电子专辑相对于实体介质也往往玩得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