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白天鹅音响展上,陈博士推出了他的无感CD贴,据称能改善CD音质,并在《视听前线》杂志有相关报道。虽然近来退烧倾向明显,久未认真享受hifi乐趣,但毕竟发烧数年,新玩意出现自然会有所关注,可惜无缘亲身一试。最近,去动感音响玩,他们送我两帖对比试用感受一下。带回这一张只有小手指指甲直径那么两张小不干胶纸贴,老实说,开初并不以为然,加之纸贴上还明显印着JS字样,不禁暗自好笑。我把它夹在随身携带的记事本里面就回家大吉,之后工作一忙,竟几周都没再关注这小玩意。
这次长假,我还是忍不住打开久违的hifi系统开始认真比较试听了。先介绍一下我的系统:EXPOSURE 2010的CD机,MAGNUM IA200功放,天朗638老箱子,其他线材就不再赘述。用于试听的软件是:1、普通版的蔡琴老歌,片号UR-8516,05年购进,85元;2、2006原音精选的LPCD45版本,是当年香港高级视听展的纪念碟。以上两碟都是在我市唯一电器购买的,记得买后者的时候,为证明LPCD45的高质,刘老板还拿出RCA的白头佬与纪念碟里面的匈牙利狂想曲对比,后者胜出,才买下的。
这次对比之前,我采取先不贴无感CD贴,多次听熟悉的曲目,并记下自己觉得应该对比的时间点。有了一定的印象后,才贴上无感CD贴。
先说一下自己对比的主观大体感受:
背景更加宁静;
声场有所拓宽;
声音线条刻画变得更加细致;
数码声得以有效抑制;
音乐细节有所增加,情感重现提升。
我个人认为声音的提升是确切的,但并改变原CD在系统播放时的声音走向。我个人觉得这个没有必要和黑胶系统硬拿来做对比,应看重感受的是CD播放本身的音质提升。
我的那张蔡琴老歌是普通版。其实它的制作已算不错,加之全部是三四十年代的怀旧老歌,曲美声靓,已经让人倍感满足。只是经过经年的欣赏,也知其中的美中不足:数码味多少有些,在部分地方火气甚重。但自己已经换过几次设备,疲累之极,不愿再折腾,只好宽容待之。大家可以找到《痴痴的等》3:43处,即“看清楚掠过的影子……”处,个人觉得数码味偏重,想必有此碟的朋友还可找到一些不足之处。
现只谈此碟贴过CD贴后的感受,毕竟原版碟是发烧好碟,我们没有资格去说它不好,只想让它播得更好。
就拿《痴痴的等》来说,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时段做一个AB对比:
1、开场的电钢琴穿透力以及余音交代更为细致丰富,背景变得宁静;人声出现后,声场较贴前后移,舞台拉阔;
2、1:07开始的第一次低频下潜,声音收得更结实,放得更下去;
3、1:34开始左边出现的沙锤声,虽是微弱的衬托,但这里却把这演绎细节交代得很清楚;
4、3:00的“……恨也深”这段,喉音真实,整句唱下去有一气呵成的感受;
其他的大家自己去对比,不再罗嗦。
接着是2006原音精选的LPCD45的第八首,就是大家熟悉的白头佬里面的匈牙利狂想曲部分,李斯特的作品。这张碟是易有伍先生的雨果公司处理的,声音质感一流,已经颇具LP味道,在它上面贴上这CD贴还会有惊喜吗?依我个人的感受,答案是肯定的。大家可以参考以下时段对比:
1、开场后的低频冲击和下潜力度,还有弦乐的交织感和厚度感;
2、2:10-3:15之间,高频重播的质感;
3、5:30开始的弦乐,在我的设备上略嫌吵,此次顺滑了不少,毕竟播放如此宏大的乐章需要足够的功率和设备的把控能力;
4、6:02-7:10以及8:26开始的爆棚和高潮段落,从空气感、乐器的分离度、以前未注意到的细节展现等方面都会有惊喜。以前听大动态音乐不是那么坐得住,这次听了两遍都还觉得意犹未尽,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大家叫做发烧友,那就是有一点声音的改进都会很敏感,都会很“躁动”而为之鼓舞。不过,当你对这些又习以为常的时候,是不是又该科技工作者去忙碌一番,再设计和制造出新鲜玩意来讨好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