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11年十大唱片:收藏与怀旧 [复制链接]

查看: 13252|回复: 25
11#

楼上的把两个系列搞混了,另一个系列的收藏度要逊于early years,因为所有的录音都被一种叫NOISE的降噪技术处理过了,但后来很多人对这种技术并不买帐,而
early years的bitstream技术就要好得多。
TOP
12#

单声道太多。
TOP
13#

回复 1# cappucino1 的帖子

不错的唱片!
TOP
14#

这两个系列都不错,尽管“LEGENDRY CLASSICS”这个系列用了“NONOISE"降噪系统处理过,但效果还是不错的。
TOP
15#

有意思的一个话题,这些“早年”系列的LP在哪里?有一些我根本没见过,还有几张,可以贴一下。


这个是不是LP头版不知道,反正够早,肯定比CD早。




这张肯定是头版了。这种唱片很少见。PHILIPS的策略是少批量,多批次。一个版就发那么几张,然后不停地再版、再版。而且PHILIPS好多张唱片发行之后就无影无踪了,看PHILIPS六十年代的唱片目录,好多片子从来就没见过。
TOP
16#

今年淘到的8张菲律普水蓝盘.
IMG_3510.JPG (, 下载次数:2)

jpg(2012/1/4 1:24:23 上传)

IMG_3510.JPG

乐迷乐茫
TOP
17#

原帖由 老范 于 2012-1-3 12:38:00 发表
有意思的一个话题,这些“早年”系列的LP在哪里?有一些我根本没见过,还有几张,可以贴一下。


这个是不是LP头版不知道,反正够早,肯定比CD早。




这张肯定是头版了。这种唱片很少见。PHILIPS的策略


这些虽然比较少,但是用心去找,都可以找到的.好东西,早收多收.

这类的录音,我也不在乎是否是单声道,因为主要听的是演绎,音效就不能要求太高了.

相比CD版,此类黑胶更显得弥足珍贵.这些早期黑胶,比较厚重,拿在手中有一种无法名状的心理感受,或者是对音乐的尊重,或者对古董唱片的珍爱,或者对历史的回味.尤其黑胶真的是可以代代相传,CD估计再过几十年,就氧化了.看到很多头版银圈CD,封面如新,里面却变成了海绵状的尘埃,可以随风飘散,留下的只有苍白的塑料片基和如新的小册子,封面.
TOP
18#

Philips真是诱人啊
http://hugoclassical.taobao.com/
TOP
19#

我记得应该有一套苏哉~
TOP
20#

牛!


原帖由 老范 于 2012-1-3 12:38:00 发表
有意思的一个话题,这些“早年”系列的LP在哪里?有一些我根本没见过,还有几张,可以贴一下。


这个是不是LP头版不知道,反正够早,肯定比CD早。




这张肯定是头版了。这种唱片很少见。PHILIPS的策略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