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国古典音乐十大事件
由KLASSIKOM音乐资讯中心为您精挑细选的2011中国古典音乐十大事件出炉。瞬间了解2011年音乐界的热点,分享那些发人深省和大红大紫的时刻。上选的每件事件都对2011年产生了艰苦绝绰的影响,并会成为未来的基石。
最佳 Best
爆炒马勒
大江南北,牛羊遍地,马勒成群。京城的两套马勒交响曲全集和马勒音乐节,上海的准交响曲全集紧随其后,深圳、杭州、厦门、武汉、青岛、广州、港澳台……演出,唱片,研讨会,零星的出版物,马勒在中国得到了应有的尊重。那李斯特呢?
更多关于中国纪念马勒的信息,请参考《交响世界》之马勒专刊。
大屏幕上的音乐会
虽然美国大剧院歌剧院的高清系列席卷全球并开启了电影院看歌剧的商业模式和盈利点,HD歌剧进入内地还是姗姗来迟,但终有起色。上海大剧院2011年8月27日开季将大都会歌剧院的《魔笛》搬上大屏幕,年内以《艺术家的生涯》收官。除放映外还有在剧中饰演角色的中国歌唱家现场分享,黄英和沈洋都是国之骄子。出色的创意和扎实的推进,上海大剧院迎来了后音乐剧时代,找到了新生。而柏林爱乐乐团在上海音乐会的户外直播则首次将布鲁克纳变成了大众审美。近千名户外观众见证了这台轻得都听不见的户外直播,只是这个数字和台北比起来是个零头。万事开头难。
柏林爱乐户外直播乐评请参考《音乐周报》刊文《户外的无穷魅力》。
中国歌剧集结号
据乐评人陈志音统计,2011年问世的中国歌剧多达20余部。而在福州举行的首届中国歌剧节则吹响了歌剧的集结号。从国家大剧院到北大歌剧研究院,从福州到重庆,歌剧无处不在,作曲家都在忙着创作,歌唱家供不应求,乐评人看不过来。只是这些歌剧轰轰烈烈地演完一次还有多少后续生命力?它们高昂的制作费谁来买单?
更多关于中国歌剧的现象,请参考2012年1月号《歌唱艺术》刊文《2011中国歌剧多事之秋》。
斋藤音乐节中日同步
少了小泽征尔的斋藤音乐节在北京国家大剧院和上海大剧院相继展开,全球排名前二十大乐团之一的斋藤纪念乐团和数次到访的小泽征尔音乐塾均献上拿手绝活。巴托克《蓝胡子公爵的城堡》首开先河,引领风尚。随后在台北和上海相继出现本土制作的此剧。境外音乐节的逐渐驻扎和到访也为本土原生音乐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管是艺术质量上,管理水平上,还是公开透明上。
更多海外音乐节透明公开,请参考2011年12月13日《中国文化报》刊文《海外艺术机构年鉴年报凸显透明诚意》。
拉特尔率柏林爱乐君临
乐界无冕之王的每次君临总能掀起一阵旋风,此番相较于六年前的那次到访有过之而无不及。乐师的亲民和大师的友善和巴伦伯伊姆的高傲形成鲜明反差。
老少搭配纪念辛亥百年
上海之春音乐节中,沈洋与杨立青的独唱音乐会纪念陈田鹤等前辈作曲家的艺术歌曲,独具匠心,创意无限,用意深远。沈洋随后在诸多场合均以演唱那个时代的中国艺术歌曲为己任,每到一处都受到热情追捧。这也证明,优秀的创意加出色的执行能力就能打造出一系列叫座又叫好的音乐会,钱只是其次。
关于更多创意音乐会请参考2010-11上海古典音乐演出季评选报道。
吕绍嘉入主NSO首个演出季
这位曾经替切利比达克救场的指挥家,并且是第二位指挥阿姆斯特丹音乐厅皇家管弦乐团的华人指挥家迎来了他与NSO的首个演出季。他入主NSO的意义不亚于艾杜·迪华特当年入主香港管弦乐团“君临天下”的超凡意义。有心人会发现,优秀的华人指挥家,惯于在国外打拼,一度在国内都没有主持乐团。比如之前的吕绍嘉和吕嘉,现在的张弦和水蓝。
关于吕邵嘉和NSO音乐会评论,请留意近期媒体报道。
丁善德百年纪念
一代宗师的百年诞辰,他的《长征交响曲》由上海交响乐团在余隆的棒下出演。作为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幕后功臣,更有作曲家提出《梁祝》实为丁善德所写。不管如何,丁善德对乐界的贡献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会越来越重要。
最酸 Worst
广州大剧院豆腐渣工程
造价1亿3千万英镑的广州大剧院:全球关注的豆腐渣工程。歌剧院发言人在7月上旬回答英国《每日电讯报》记者提问时,对两个问题无可奉告:1,施工问题;2,为何没有常驻歌剧团。参见
http://www.telegraph.co.uk/news/worldnews/asia/china/8620759/Guangzhou-Opera-House-falling-apart.html汤沐海和浙交体
汤沐海在维也纳吃了一顿物超所值的宵夜,被忠于职守的媒体完整记录了下来,由此催生了“浙交体”,总之说来话长。参见
http://user.qzone.qq.com/622009126/blog/1317225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