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转帖]你喜欢《水精》吗 [复制链接]

1#
想像力的重要
載   自/聯合晚報
兩個月前的台北書展 ,請到挪威天王級犯罪小說家尤.奈斯博(Jo Nesbo) ,宣傳他的新作 ,「警探哈利.霍勒」系列第四部著作《雪人》。很多人說 ,讀了這部小說 ,晚上都不敢一個人走路回家 ,睡覺時必開燈。大家誇獎奈斯博功力了得 ,創造出如此豐富多樣的恐怖驚悚橋段。然而作者卻說 ,讀者之所以覺得恐怖 ,那是自己想像使然 ,作者文字頂多只能貢獻百分之二十。其他八成 ,要靠讀者自己--他所做的 ,是思考如何有效地以文字搧風 ,讓讀者自行燒起想像的熊熊大火。 我很同意奈斯博的意見。《雪人》情節奇詭 ,但若要讀者畫出心中的雪人 ,十個人或許有十一個版本。作家如此 ,作曲家亦然。任何故事要說得好 ,重要的是能讓樂曲在聽眾心裡發酵。藍乃克的《水精》就是個好例子。 藍乃克 (Carl Reinecke ,1824-1910)非常長壽 ,當年是著名鋼琴家與作曲家。他為莫札特、貝多芬鋼琴協奏曲所寫的裝飾奏 ,也一度深受演奏家喜愛。很可惜現在他的鋼琴創作幾乎消失於音樂廳 ,所幸還有長笛 (也可給單簧管演奏)奏鳴曲《水精》仍是熱門曲目。此曲靈感從德國作家福科 (Fried Fouque ,1777-1843)以民間傳說寫成的小說《水精》而來 ,訴說水精愛上人間男子 ,情人不忠終於導致水精復仇的故事。就文學價值而論 ,福科的小說情節牽強庸俗 ,人物設定過分刻板 ,故事支線歹戲拖棚 ,但當年的確名噪一時 ,甚至還被改成歌劇。小說文本雖差 ,藍乃克這首奏鳴曲倒是氣質優雅。 和蕭邦《敘事曲》的設計相似 ,藍乃克並沒有逐一描述故事情節 ,而是以音樂表現情境。全曲四個樂章 ,第一樂章波光瀲灩 ,點出故事主角 ,又以淡淡憂傷曲調為作品設下基調。第二樂章分成三段 ,描寫水精的歡樂時光與想要變成人類的渴望。第三樂章則是水精與騎士的愛情二重唱 ,中間卻陰影潛伏 ,預示其後的悲劇。第四樂章音樂陡然一變 ,旋律崎嶇而戲劇化 ,故事終於有了了結。 就說故事的本領而言 ,藍乃克自然是更好的作家 (他也必須是 ,不然這首奏鳴曲會寫到二十小時) ,去蕪存菁 ,更以抽象代替具體 ,讓聽眾自己想像、拼湊情節。第四樂章最後 ,當藍乃克再度帶出第二樂章主題 ,卻是人事全非。聽眾聞得似曾相識的旋律換了顏色 ,自然也會有一番滋味。 很多人聽古典音樂 ,總覺得一定要做足功課 ,查完所有資料後才「敢」聆聽。但藍乃克這首《水精》其實只要知道曲名 ,自然可從音樂中聽到水的意象和愛情幻滅 ,也能編出一套精彩故事。畢竟 ,福科的故事那樣不堪 ,要是大家想像的情節還和原著相同 ,那不是太可惜了嗎?
分享 转发
EMT 982
JBL K2 S9800
ARYE K 1XE
DANIEL HERTZ M5
TOP
2#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