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拜访水寒居 [复制链接]

21#

原帖由 斯蒂芬王 于 2012-5-7 19:45:00 发表
老范这贴好,有图有文。其实音乐爱好者往往还爱好很多其他,看来老范还偏爱2战历史,呵呵。你说的时代周刊2战图史国内出版过,中国社科和海南出版社出版的39册平装版。真佩服你60公斤重量还愿意带时代周刊的图册:)。
我个人回国带书一定不带的就是时代周刊的图册和读者文摘的图册,原因就是他们出版数量巨大且专业性不足。个人的一点小看法。


老兄批评得好,很有见地。不过这种书我是当消遣用的,cafe table books, 也算是圆了青年时的梦。上研那会,在学校教师阅览室里写论文,但是好多时间都花在翻这套书上了。二战的书我买了不少,这次在美国,富勒和里德哈特的专著都见到了,我家里也有一本号称最专业的A World at Arms, 不过我也不是搞这个的,看看TIME-LIFE,也觉得有东西,至少比国内出的四野十大名将一类的机场读物要好多了。
TOP
22#

老兄说的“差”是指什么?没有呛火的意思,就想问问。
好和差都是主观标准,我的美酒是你的毒药。收碟收了五年多,已经过了那个跟风的阶段,现在拿碟,有一些自己的偏好。这次在美挑版的标准是:
室内乐,小奏和大奏;
早期单声道,品相好的;
晚期数码盘,崭新的;
偏好的品牌,比如westminster;
偏好的艺术家,比如Morini;
美国土特产,比如CBS六眼,或者水星Living Presence;
喜欢的曲目,比如贝多芬第五;
特别罕见的唱片,比如伯恩斯坦DG版马勒;

我这里每一张盘都符合以上致少两项标准,对我而言,对是好片。以客观的标准来说,都比较罕见,有几张是非常罕见。
TOP
23#

原帖由 yilinliulin 于 2012-5-10 19:27:00 发表
松鹤兄不必动气,毫无呛声的意思。说实话,西敏寺没有几张值得特别收藏的录音,单声的几张,立体声也不多,价格就所以上不去。没有强加于人的意思。抱歉了。

没有生气。也过了搞到几张碟贴上来沾沾自喜的年代了。Westminister在欧洲极少见,有也是荷兰压片,再版,所以在我就是稀罕货。有几个Westminister的演奏家我非常喜欢,包括大提琴家Janigro,他的琴声中正平和,那套贝大奏是我听过的最好的。他和Jean Fournier, Skoda的三重奏也相当优秀。这种片子就是美国留念,也是自己喜欢,所以不在乎价格贵还是不贵。
TOP
24#









Q兄说得好,音乐会的听感要沉一沉。他还有一句名言,在大庭广众之下谈论贝多芬是需要点勇气的。一天之内连听纽约爱乐与费城交响,这绝对是一场奇迹。现在离拉特尔从卡内基音乐厅鞠躬下台已经整整两周了,不过,我还是觉得没有勇气谈谈这两场梦幻般的音乐会。
最美妙的时刻是一开始,纽约爱乐总监Alan Gilbert手一挥,柏辽兹的海盗序曲( Le Corsaire Overture)响彻了林肯中心的Avery Fisher音乐厅。那种美妙的弦乐,终生难忘。丝绸般顺滑,这是一种形容弦乐之美的陈辞滥调,但是我还是想不出什么其它的词汇来形容那种感觉。乐声不是一丝,也不是一面,而是一块3D的整体,温暖地弥漫在整个大厅之内,轻轻地抚摸听者的每一根汗毛,带动每一处血脉,让人整个地溶到音乐里去。我突然明白Q兄为什么还在用他那个老SONY唱机。如果能经常听到这种水平的现场,任何百万级别的器材有意义吗?就算有人有本事在家里搞个几十对音箱,让每一只音箱对应一种乐器,他又去哪里找这么大一个音乐厅,再找这么多人坐在里面当吸音材料呢?
Q兄心细,帮我订到了最好的座位,N排106号,就是14排中间,整个音乐厅的皇帝位。这个位置的好处,在演奏最后一曲,德彪西的“大海”时,充分得以显现。Gilbert像一位高明的画家,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海景。这种音画,对纽约爱乐来说,真是驾轻就熟,一会儿是波光磷磷的水面,一会儿又是狂风大作,巨浪滔天。慢板时,听乐队丝丝入扣地把画卷展开,每一件乐器都交代得那么清晰,一下子又猛然进入高潮,弦乐、管乐和打击乐一起合奏,那期间的快捷转换,真是在什么音响上也没听到过。
这场音乐会是一头一尾最吸引人,第二首是纽约爱乐委托Marc Neikrug专门创作的乐队协奏曲,我赶上了世界首演。之前作曲家还走上台来,讲解了一下曲目的创作意图。我听了一下,觉得除了音效比较吸引人之外,没什么特别之处。曲目最后我还打了一个小盹--前天晚上和Q兄谈音乐一直谈到快两点,实在是困了。
下半场由莫扎特的第三小提琴协奏曲开场,担任独奏的是美女Lisa Batiashvili。节目单上写着第三,Q兄说收到电子邮件,曲目改成第五。我现场也没到底演得那个。莫扎特的那些协奏曲,我听起来都差不多。这首曲子没给我留下什么印象。听了那么多次格鲁米欧,再听这个小女孩,很难被打动了。
最后编辑老范 最后编辑于 2012-05-12 23:38:25
TOP
25#

整个音乐会印象最深的,除了音乐之外,是到处看到白发苍苍的老人,60岁以上的绝对占了85%,弯腰驼背走不动路的也比比皆是。可能也是因为是一场下午场的音乐会,壮年人都上班去了。我问Q兄,这些人死了以后,谁还来听音乐会。他回答得倒简单,还会有人接着退休啊。音乐会结束之后,我在外面的大厅拍照,随手把节目单放到了台面上。一对老夫妇颤逶逶地走过来,老太太扶着老头。那个老头我看有快九十岁了吧,他看到了节目单,伸手就拿,嘴里还念叨着,“要一本节目单”,老太太一边跟他说,有了有了,一边朝我抱歉地笑笑。我看了这对老夫妇,真是肃然起敬,那些我只能在LP里重温的节目,说不定他们当时都在现场呢。我真该问问他们,当年伯恩斯坦的英姿。
还有,乐团里有好多亚洲面孔。我看了一下外面挂着的团员的彩照,从名子上来看,好多应该是中国人。其它的也有几个日本人和朝鲜人。目前的音乐总监,Alan Gilbert, 是一位美日混血。他的母亲就是纽约爱乐的小提琴手,现在还坐在乐池里。我坐在下面,看到了这位日本老太太。坐在我边上的老夫妇热情地给我指点,那个就是Alan的母亲。他们说我的运气好,因为今天是Alan亲自指挥。又告诉我Alan就是在纽约爱乐里长大的。说话的口气,好像在讲邻居家的孩子。我后来看节目单里写道,Alan Gilbert是担任纽约爱乐总监的第一位纽约本地人。
我以前没听过Alan Gilbert这个名字,但是今天的音乐会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最后的大海尤其精彩。以后要留意一下Gilbert的唱片。




第三排最右侧的是Alan Gilbert的母亲。
TOP
26#

前两周在纽伦堡,我和我熟悉的一个唱片店老板说,在LA去了一个店,唱片开口就30美元,那个店里有70多万张唱片。老板马上就接口说,我的唱片如果也是30美金起卖,我的店里就有100万张唱片了。
所以说不是谁懂不懂的问题,是经营路线不同。
总的比起来,还是美国的碟市好。唱片多,精品相对好找一点。德国现在已经是山穷水尽了。我这次又带回50多张唱片,买完了根本记不住买了什么。又看了一次,下面这两个盒子还算是想马上听听的。







这东西在欧洲算是物以希为贵。我还特意看了一下,是美国压片的。






法国HM的唱片,看到了就拿下。两张是舒伯特的三重奏,还有一张是舒伯特的钢奏,我看说明书上没写。应该是原主放错盒子了。
TOP
27#

我在那家店吃了好几个大亏,现在也没想明白,好像受了催眠一样。Walter的贝六田园,我拿回来才看到,是加拿大版的。当时发现盘标不对,那老头子告诉我是DEMO。还有,塞尔在EPIC的德九,我竟然买回一张单声道回来。别的还有呢,真是丢人。
不过也有那老头不懂的,这里略去N个字了。
TOP
28#

这个是好办法。我回去试一下。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