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5960616263646566» / 76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百家争鸣 [复制链接]

查看: 1891428|回复: 755
621#

093王老师

这是一位我的新闻同行,第一批中国南极科考中的成员,他的新闻造诣和贡献远非我能及,我尊他为王老师。他语言精炼准确迅速,有一种不容置疑的果断和直接,论断时意图清晰。
他的家试一处多好的住宅!远离喧嚣,依山而建,秀木绿水,安闲静蔼,恬静如处子。这是新闻人都愿意选择的居所,居静能思远,处闲而敏锐。王老师却说也有烦恼,夜深入睡时总能听到水管里面水的咝咝声,哈哈,这是山居听虫鸣啊。
王老师也拥有一间独立的发烧房,20平方的样子,但显得宽敞,尽管里面还摆着一架钢琴。

声源:音乐之旅EMC1
功放:ALCHEMIST欧奇美 APD15A
音箱:Ensemble瑞宝PA-1

只要是使用瑞宝的音箱,功放和CD机不论是什么性格,声音一定都会是透明的。喜欢瑞宝音箱者,一定是追求色彩的人,它的高频有非常丰富的细节,光彩夺目、碧霞万丈,明晃晃地一派辉煌景象。王老师在广州逛音响,听到瑞宝的声音时立即就喜欢上,他说,听音响就是要“爽”。瑞宝的爽真是爽得一针见血,也许王老师的新闻评论也会是一针见血的吧?
欧奇美APD15A温厚浓郁,有老音乐传真A1的作风而更透明一些,也是大推动电流的设计,可惜这对瑞宝实在需要更大的功率,在这里显得有点力不从心,但获得一个音质音色俱佳的声音仍然毫无问题。音乐之旅CD机提供了极好声源,清澈纯净。
















最后编辑怀冰 最后编辑于 2014-01-24 16:22:02
登山千条道,共仰一月高。
TOP
622#

应急之策,搬出数年前的采访来凑数,请大家将就。
登山千条道,共仰一月高。
TOP
623#

094书法家

在重庆。微微俯身爬了一个上坡,又微微仰着身蹬着脚后跟走了一个下坡,转了几个弯,这条路仍然还是同一个路名。又一个斜坡,再有几个转弯,就到达了一个幽深的去处。这里隐着一个长者,我要去拜访的一个人,他姓姜,一位书法家。这里是比较老的一群矮小建筑,散发着古朴的气味,老树青苔锈门,小台阶,矮门楼。静谧安详。

这个书法家曾经身居要职,退二线的时候就有了时间,开始接触音响。现今全退了,独身居住于此,离大家庭只有一公里远,除了睡眠和三餐,其余时间或骑自行车锻炼,或在此书法和音乐,并热爱功夫茶,音乐时就配着茶。一个60几岁的人了,经常一天在山城里骑车100来公里,上坡下坡的,这个体力使我羡慕。因此,他有饱满的精神和年轻人般的活力,让我忘记了与他的年龄差距而觉得亲近。他自称有“三爱”:书法、自行车、音响,我们就先来看看他的音响吧。

他对自己最大的“硬件”比较得意,那就是空间,这里虽被音响器材和唱片和书籍几乎塞满,却有一个难得的房间长度,7.6米,他说,现在很难在新的房子里面找到一个独立的有这么长的空间了,所以他一直不愿从这里搬走,因有这样的长度是音响喜欢的。正面是一块深绿色的幕布,前面站着三块胡桃木制作的扩散板,屋子的中间两侧摆着一对古董级音箱:LOWTHER TP-1。这是一对已经被传奇了的音箱,四条细腿撑起一个方形的大木箱,面网里面是一个著名的LOWTHER全频喇叭,它能够发出一种浓郁的音乐味道,暖厚并且透明,细节丰富音色柔润,声音轻缓,火候老到,如笔墨纯青的画家作画。用来伺候这对音箱的是一地的胆机,一眼就看到前五后六共11台,再后面的机架里面还躲着两台,两边音箱的下面还各趴着一台,就不知道还有没有隐藏起来的。这么多的胆机不是一套,而是好几套,性格各不相同,可以获取不同需要的声音,正如姜先生的写字台,有很多毛笔,用以写出不同风格作品之用。为什么只用胆机呢?他说,胆机更加柔暖,有味道。其实,这与一个人有关,就是在重庆大有名气的一个DIY爱好者,叫“老雷”,这些都是他的作品。这次我错过与他相聊的机会,尤感可惜。这些作品都有做工精细的外貌,漂亮大方,可与品牌机器相媲美。声音方面,虽没有其他机器做比较,但通过音箱出来的声音,能量感、协调性和声音品质都是一个高的水准;性格上,速度略快。每一台机器都有一块铮亮的铭牌,刻着“ZENITH”,若量化生产,中国又多一个好牌子。这些胆机也是姜先生觉得得意的,老雷可以按照他的需要随时实验和改变声音的风格,并且,好管好补料不在话下。我第一次来是用一台KT88合并机推,播放交响乐,很有大气势,但我要求用功率小的2A3推,那样才能更好领略LOWTHER过人的魅力。第二次来就听到了分体2A3的表演了,细腻高贵,透明甜美,低频量也不差,并且深而清晰,只是缺少一点点的爆炸力。声源部分是姜先生最下本钱的,共有两套,一套数码一套模拟。数码声源的CD机是已经经典了的Wadia怀念7+9,这是当年世界上最好的几套CD机之一,姜先生喜欢这个牌子,它严谨准确,力量雄浑,高分析力,早年使用中档的22+64.4,后来碰到了顶级的7+9,就下手了。但是另一套声源的声音更优秀,因为那是模拟方式的黑胶唱机,奥地利宝碟的顶级型号RPM-10,唱头是高度风皇家系列的顶级MC(红),这一套的价钱虽比不上怀念7+9,却远比它更加能够感动人。姜先生说,他是更多地使用这套黑胶系统的。怕麻烦的人不愿使用黑胶唱机,它需要较繁琐的防护动作,但真的喜爱享受音响的人却乐于陶醉在这些繁琐的动作中,细心呵护、集中精神于播放的操作,享受音乐的时候是不是就有了另一份“获得感”呢?享受自己的劳动的成果,总是会有多一份的自得。

最得意的还应该是那些碟,CD碟和LP碟,姜先生只轻轻说,全部是正版,总共只花了10几万。在他看来10几万元买碟好像是很不多的。看到的有近千张CD碟和200张左右的LP碟,西方古典的居多,但姜先生也喜欢一些录制优秀的民族音乐。音响就是用来播放音乐的,从音乐的角度来看,碟倒应该是“硬”的,“铁打的唱片流水的器材”,器材可以常换,碟永远是有增无减的。

姜先生特意搜出一包潮州凤凰单枞茶,得意洋洋的样子,说是潮州的朋友送他的。也许他绝不会意识到我对单枞茶的熟悉程度更在音响之上,就给我介绍这茶的好处。我故装微笑地品尝他泡出来的茶,第二冲的时候却忍不住夺过盖瓯,反客为主冲了一杯请他喝。我想,我的冲茶功夫还是比他高明一点的吧!却有一丝憾意,早知道,我该带来我的茶,请他能够喝上正宗味道的浓酽的单枞茶。这时他送给了我两本书,其中一本很特别,《饮茶诗词集》,是一个诗人的53首作品,全部是咏茶的,这个诗人是他的老同学。这本书里的53首诗,全部是书法作品,操笔的,当然就是姜先生了。这本书,我一直珍藏留念。
另外一本书叫《快乐的骑行队》,引题是“健康渝中我当先”,大量的图片,记录着这个骑行队的一些足迹,他们当中有些人曾经从重庆骑自行车到达祖国最北端的城市漠河,真令人佩服、神往。姜先生也是其中一名队员。他说,没有好的身体,听不了音响。呵呵。
是音响逼着人去锻炼一个好的身体吗?当然不是,音响也许只是一个好意的“借口”吧。有了好的身体,就能够有好的精神状态,也就能更好地体味到生活的滋味,健康活力、精力旺盛,良好的生活姿态才容易获得,精神上就容易平和。如果需要用音响这个“好意的借口”去让人获得好身体,那么音响会说:我愿意。


















最后编辑怀冰 最后编辑于 2014-01-24 17:58:58
登山千条道,共仰一月高。
TOP
624#

没想到一不留神,就快写到一百篇了。
怀冰老师辛苦了!
TOP
625#

095女发烧友

在我采访的发烧友中,总共只遇见过3位女性,一位在汕头,一位在福州、一位在昆明。昆明的这位,我不愿称她为发烧友,她的女人味很浓。这是一个生活第一、事业第二的人,自己经营着一个公司,自称一个月只去上班一次,就是去发工资的,其余的事就都交给得力助手办,有时谈判重大合同也会亲自出马。每天早晨起床之后,就忙于早餐和小女儿上学的事务,之后整理房间卫生、关注股市行情、并看书,这样的时候音响是开着的,但只是助兴,比较专注于听音乐的时间是在下午,几乎每天如此。有时候也会在家聚起一小群人,都是喜欢音乐的,就喝茶、聊天、交流音乐心得。她的音响历程不短,在结婚的时候买了一套音响,天龙功放推polkaudio音箱,这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已经属于高档音响了,就此开始了有音响音乐陪伴的日子,并逐渐着迷。1996年与同样喜欢音响的另一位女性好友到翠湖边上一家汕头人开的音响店逛,此前她们已经逛过了不少音响店的,这时候是抱着换一套发烧器材的愿望的,可是店主不太爱搭理,照她的话说是“比较清高”。面对这么漂亮的女子,居然也能装清高?
当她问起NBS线材的价格后,店主立即重视起来,请她坐皇帝位,为她播好音乐。之后,就在这个店成功购买了一套好器材,并还留下了好印象。这套器材使用至今,它们是:马兰士CD23+麦记380前级+麦记331后级+AE2 SERIESII音箱。就是到现在,这套器材仍然算得上高品质,特别是音箱,那是轰动一时的经典,今天在高价位的书架音箱中,也难找出一对能从声音品质上真正超过它的。
后来男主人回来,年纪不轻,但有一脸的孩子般的笑,并十分谦逊客气,说话随便,好像是也经营这一家公司。他喜欢玩石头,曾经用一块玉石来雕刻成美女,不成,遂成了一头猪,这头猪现在就摆在柜上,我觉得也不很象猪。讲这个故事时大家都笑了,我将目光投向了她,并没有恶意,是羡慕她的幸福,呵呵。可能后来他的雕工进步了,柜上还有几件其他作品。有这样的男人,一家子快活开朗
















最后编辑怀冰 最后编辑于 2014-01-25 16:08:59
登山千条道,共仰一月高。
TOP
626#

096自制喇叭阵

走进申崑的家门,就被堆积如山的机器和喇叭阵吓一跳,我第一句问话是“你的妻子允许你这么搞吗”,他回答:开始的时候不支持,后来就支持了,因她也发现声音慢慢变得好听,发现常来的发烧友都是一些很好的人。这里象是一间音响实验室,黑沉沉地都是机器,没发现有家的味道。正面是一个4米多宽、7米长的“工场”,左边有一落地大阳台玻璃门,进门右边小通道进去应该就是卧室;有一套沙发茶几,其余空间就全部给了音响器材。中间被20多台机器成叠成排占满,有柏林之声转盘、天琴解码、CELLO前级、TACT校正器、金嗓子电子分频器、和很多胆机;两侧站立着很多喇叭和音箱,高低、前后,复杂难辨;满地的线材十分可怕,我们戏称老鼠进来了都得迷路。申崑搭建这套系统已经花了5年时间了,每天都在为其操劳,多则一天要花10多小时在这堆器材上。5年如一日,这个精神是我首先佩服的,这可完全不是一种体力活,是技术运用和审美判断的不断结合和提升,是什么样的力量让他能够维持这么长时间的热情呢?执着!——执着就是力量。当老昆明人执着于阳光的热力对肌肤的熨贴时,申崑所执着的似乎不止是一种声音艺术,它更应该是一种苦行僧式的生命觉悟吧。这个过程一定碰到过无数个苦苦思索的时刻,这个行为也许不被大多数人所理解和认同,但他的内心一定是喜乐的;这种喜乐,非烤太阳带来的舒适惬意所能相比的。其次,这套器材所发出的声音已经达到一个高的境界。“境界”这个词在他口里轻轻吐出来,我的心就微微一动,这有点金庸武侠小说中内功境界的味道,所谓“已入化境”可用来形容他现在这套器材的声音。有一种艺术叫音乐,音乐通过声音进行表现,艺术是有境界的,那么声音也是有境界的。有境界的声音就不止是好品质的“震动发声”,它应该是生动的、活泼的、能抚慰人心的,是有灵魂的。要获得有灵魂的作品,除了要倾注心血,还需要有技术、灵感、机遇。申崑已获得了一个能自由表达、有独立灵魂的声音,已收获丰厚的回报,让我在佩服之余,更有一丝羡慕和妒忌。还要佩服申崑的另一点:清醒的自信。他对自己的判断力和行动力自知,他知道自己是对的——这种声音是对的,这种行为是对的,以至于这样的生活内容是对的。人需要选择在各种磨练中提升自己的精神和情操,得到从容自若、淡定开朗,然后更好地去待人待己、更好地品味生活的味道;他选择了“声音”,这种至情至性的东西。
这套器材的各种名目我不能在这里逐一列出了,连申崑自己也是在我追问之下才去数喇叭,隔天告诉我总共有98个喇叭。


















登山千条道,共仰一月高。
TOP
627#

谢谢怀冰老师!每帖都认真拜读过,谢谢奉献!
TOP
628#

顶怀冰老师的好帖,一口气看完,意犹未尽啊,希望有续集。
http://jd-bbs.com/thread-3560178-1-2.html
TOP
629#

“人需要选择在各种磨练中提升自己的精神和情操,得到从容自若、淡定开朗,然后更好地去待人待己、更好地品味生活的味道”——顶这一句话,精辟!
TOP
630#

看完了?
梁老师说过一句话:喜欢音乐的人都是好人,因为他没时间变坏。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