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原创】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简评 [复制链接]

21#

兰多芙沃斯卡

她的大键琴版很雄武
TOP
22#

可能到目前为止,能让你听一辈子也“不会厌烦”,听一辈子“也听不明白”的作品就只有巴赫的《平均律》、《大无》&《小无》。俺听这三部作品,可以连续听几个星期,每日都要听,不断重复或者随机拿一张来听(三部作品一共要用8张CD来装);或者连续几个月都不想听,这三部作品是非常奇怪的作品!!!!或者当你不知道听什么的时候,可以随他挑一张来听,你会觉得无比自在。言归正传,平均律,我听古兄的最多,其他是波里尼的BOOK I
多谢哩个世界赐予了贝多芬哩个人!!
TOP
23#

是这样的,权少说得很形象,相信很多朋友都有同感。能听到朋友谈论巴赫是一件赏心乐事。

台湾作家吕正惠有一篇谈论巴赫的文章我也觉得很有共鸣。他说他可以一个晚上都在听小无的。听巴赫的朋友一般都有这样的经历的。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4#

吉塞金的DG documente平均律一直下不了手,太贵了,有没有听过的兄台觉得咋样?
TOP
25#

原帖由 cappucino1 于 2013-10-19 6:04:00 发表
吉塞金的DG documente平均律一直下不了手,太贵了,有没有听过的兄台觉得咋样?

原版的我就没有,有一个朋友拷贝过一套给我。
我觉得速度太快,稍微缺乏冥想性,音质也不是太好。
只是个人看法。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6#

吉塞金的平均律确实不太好,尤其是听过他在汉堡录的PARTITAS后.
无分别心为公正!
TOP
27#

个人感觉吉塞金最好的是他的协奏曲录音,尤其是战前的贝多芬4,5钢协,战时的舒曼和格里格(和富特文格勒)都是经典来的.
无分别心为公正!
TOP
28#

吉塞金的莫扎特独奏全集本来比较有名。
但因为是历史录音,在音色上有些缺陷,十分可惜。
吉塞金是个奇才,他很少练琴的。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9#

莫扎特钢奏最好是施纳贝尔和艾德温费舍尔,施纳重情,费舍重趣(象个捣蛋鬼).丽丽克劳斯有施纳的风采,布伦德尔少了很多有趣的东西.
无分别心为公正!
TOP
30#

莫扎特钢奏我还是喜欢海布勒的,她演绎莫扎特条件得天独厚,就象维也纳的微风。
不过她的钢协我就不推荐。
莫扎特钢协我还是推荐安妮菲舍尔和哈斯基尔的,虽然录音都不多,但却是精品。
女性钢琴家演绎莫扎特可能有某种优势。
年轻的音乐家演奏莫扎特有时会更契合。
梅纽因就是一个著名例子,他年轻时演绎莫扎特信手拈来,不做他想,年纪大了就不行了,想得太多了,犹豫了。
莫扎特是很神奇的,象指挥家伯恩斯坦,索尔蒂等人都认为莫扎特就是上帝。而钢琴家古尔德非常看不起莫扎特。认为他不懂对位,作曲技巧很差。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1#

莫扎特是音乐精灵.最接近上帝的是巴赫,布鲁克纳这些虔诚的信徒.
无分别心为公正!
TOP
32#

我倒觉得莫扎特靠悟性,靠天赋,有的人天生对音符敏感,象哈斯基儿,有的人天性顽皮,象费舍尔,总能在某些方面契合莫扎特的音乐.
年轻并不是诠释莫扎特的优势,虽然梅纽因兄妹小时的奏鸣曲录音确实经典,但其他人的恐怕也难数的出来了.
无分别心为公正!
TOP
33#

说巴赫接近上帝主要有两点:

第一点是说巴赫一生都在为上帝而工作和作曲,他的莱比锡时期就是献给他心中的上帝的。
第二点是指巴赫音乐的特点,巴赫的作品注重逻辑性和序列性。好象是施维策尔说过:巴赫的音乐与上帝相通,也就是最接近上帝。大意是这样的。

当然我们也可能觉得这样评价巴赫有点悬,把他当作一位宽厚的宫廷乐长也很贴切。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4#

原帖由 科托 于 2013-10-21 16:26:00 发表
我倒觉得莫扎特靠悟性,靠天赋,有的人天生对音符敏感,象哈斯基儿,有的人天性顽皮,象费舍尔,总能在某些方面契合莫扎特的音乐.
年轻并不是诠释莫扎特的优势,虽然梅纽因兄妹小时的奏鸣曲录音确实经典,但其他人的恐怕也难......

认为兄台说得对,年轻不是演绎莫扎特的优势。因为除了梅纽因兄妹,再没其他例子了。
因该说还是因为天赋和悟性对演绎莫扎特最重要。
梅纽因是个早熟的天才,他年轻时的埃尔加,巴赫和莫扎特都非常出色。
梅纽因年纪大了之后,作品人文气息浓了(象和富特文格勒的合作),但也失去了年轻时的“清水出芙蓉”了。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5#

莫扎特的东西需要灵性,或者是微妙的触键,或者是性格的调皮,或者挖掘里面蕴涵的情感,都能有所发挥,平庸绝不是莫扎特.
巴赫的东西需要虔诚,只有真诚才能演奏好巴赫,才能直指人心.
无分别心为公正!
TOP
36#

古尔德的巴赫为什么好?就因为他的一生都为了巴赫的音乐,他沉下去了.
无分别心为公正!
TOP
37#

原帖由 科托 于 2013-10-21 17:39:00 发表
古尔德的巴赫为什么好?就因为他的一生都为了巴赫的音乐,他沉下去了.

古尔德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巴赫的音乐不仅仅是宗教音乐,她可以脱离宗教而独立存在的。象古尔德,他是把巴赫的音乐当作纯音乐来看待的,与宗教内容无关,古尔德是探索巴赫音乐的其他各种可能性。把巴赫置身于宗教音乐历来是一个传统,象莱比锡学派的瓦尔哈,巴赫的忠实信徒,一生以推广巴赫的音乐作为自己的使命,在演绎上追求崇高性和感召力,这些就是传统的巴赫,而古尔德是反其道而行之的,他的巴赫是脱离巴赫传统的,他从音乐自身去解构巴赫的音乐。巴赫的音乐具有各种可能性的,古尔德就是坚持这一理念的。古尔德这种思想也是演绎巴赫到了某种阶段而出现的叛逆现象,存在就是合理。古尔德从他自身的角度和视野来创造了一个与传统完全不同的巴赫世界。而古尔德的出现绝非偶然的,他是音乐自身的规律发展到一定程度而水到渠成的。音乐在本质上并不包含感情,但是音乐可以触发情感的诞生。音乐本质上只是一种乐音的运动方式,音乐自身是不能用其他艺术来解释的。音乐可以导致情感,因此,对音乐的演绎会有各种不同的观念和思想。音乐产生对人的情感和感受是具有各种可能性的。音乐也是不能重复的,每一个演绎都有其个性和特色的。一般来说,音乐没有完美的版本的。同一个曲目,艺术家都会注入某个观念和思想。音乐具有不断复制的各种可能性。每一次录音,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对一部音乐作品,其实,技术只是基础,关键还是看观念和思想的。古尔德的理念其实也不是他完全原创的,这和他当时的艺术思潮有紧密的关联。音乐的理念不是凭空产生的,她与艺术思潮有关。古尔德的艺术与后现代主义艺术思潮有一定联系。古尔德特立独行,这是后现代主义的一大特征。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8#

可惜你没有宗教信仰,所以有些东西你不能理解.古尔德的所为完全就是一个修道者.还有谁敢说比他更贴近巴赫的灵魂?
无分别心为公正!
TOP
39#

原谅我罗嗦,把没讲完的废话讲完.
当一个人专注于做一件事时,他是很自由的,是很享受的,所以古尔德喜欢哼唱大家就原谅他吧.喜欢听古尔德的人都觉得一个人的时候听最好,就是享受那种孤独时的自在,不是吗?
无分别心为公正!
TOP
40#

可以感觉到古尔德那种强烈的宗教感,他是活在巴赫的音乐这个世界里的。至于说古尔德贴近巴赫的灵魂,这点我就有不同看法。我认为古尔德他是借助巴赫这种形式去表现他的观念和思想的,他和里赫特一样。真正内心最接近巴赫的我认为是莱比锡学派,象瓦尔哈和卡尔里希特。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