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一点个人看法。
首先,从唱片工业的大趋势来说,日趋走下坡路,这是个事实,所以不仅是包子的问题,包括单碟在内,都没有唱片业黄金时期制作音质好了,这不是说个别品类,而是一个整体感觉。
再者,大抵拿来打包的,新录音没有旧录音多,因为这些录音慢慢已经到了版权期,或者关于这些唱片的市场需求已经饱和,必须换个操作激发起新的市场饥渴度,于是,打包便成为一个不错的选择,对于新手,是非常超值的安排,对于老唱片客,花以前几张的价格,可以补齐所有这些音乐家的唱片,何乐而不为。归根到底,是市场,而不是唱片公司决定了这个包子模式,唱片公司只是顺势而为。
所有我觉得,首先不应该存在的,就是包子就是粗制滥造这种观点,他们只是唱片工业在不同时代的不同主体形式而已。
经常有朋友说,哎呀包子比起单张来就是差,无论是哪家唱片公司的包子,都一样,就是没有单张好。
但是我想啊,唱片公司的生产线都是一样的啊,环球的都是made in EDC,难道说他们老板在生产之前先跟员工说好,这一批是要生产出来做包子的,大家做得差一点?没必要吧?而且难道全世界的唱片公司,无论大小,都联合起来,串通好了,说,大家听着,我们所有生产的包子,质量必须比单张差?以维持一个市场区别度?
所以关于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包子质量也有优劣,就像单张也有好差是一样的,包子的优劣不取决于它是不是包子,而在于这个制作团队是否认真,模拟母带的转制是否到位等等前期因素,而后期的压片,其实都是一条生产线,理应不是差距的主要原因。
所以,包子也有好的包子和不好的包子,就像单张也有好有差一样,包子并不天然比单张就要低人一等,这是一种我觉得国人特有的,特别奇怪的歧视,骨子里可能是把廉价跟劣质等同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