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综合各方资料,加上作者个人经验所得,应该算目前比较全面的版本了。
先来个综述:
打口 C D 即国外正版CD,这些CD通过不同途径进入到中国,最多的一种形式是以废塑料名义被进口,几乎全部来源自欧美。
为什么被称为打口? 举个例子,比如BMG唱片公司预算销售某乐队专辑500万张,但由于某些原因,很多没有销售完,对于国外唱片公司来说,降价销售是完全不可能的,大量库存又会浪费大量财力和物力,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直接切口、钻洞、激光、化学等方法销毁(由此不难理解,上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危机时那些资本家的做法)。在这销毁过程中,由于制作CD的塑料盒都是一些高品质的化学纤维,有很高的利用价值,这些被“销毁”的CD就被以废塑料的名义进口到中国。其实在销毁过程中,由于技术原因、进货人的要求和走通关系(国人的特长),只有部分CD被完全销毁,余下的各式各样CD就被称为打口CD。
真正追求自由音乐的人们没有一个不听打口的。这些音乐本身完整,CD音质也是最好的,只是不幸地被赋予了一种扭曲的形式而已。全世界只有中国有这种形式的CD存在,既可以说是中国音乐爱好者的运气,也可以说是中国音乐爱好者的悲哀。
撇开大多数没引进的专辑不谈, 为什么原版CD音质比国内引进版更好? 其实并不是所谓的技术问题,是故意而为。CD并不是纯数码制作的,无法像DVD那样完全数码转录,因此模拟转换过程中肯定有音质上的损失。所以,制作优秀的盗版DVD的音画质量和原版的毫无差别,但是盗版CD的音质由于在模拟转换过程中的损失就远不如原版CD了。
正如前文所说,引进版CD是故意降低音质的。其实这不是国内发行商的问题,而是原唱片公司。
以港台为例。内地的唱片公司在制作CD唱片时的技术和投入确实不如港台,但这并不是决定性的原因,国内的压盘流水线基本也多是德国或是美国进口的(国内还不具备制作高质量流水线的能力),在设备上没有太大的差异,而导致引进版音质低质量的最主要原因不是在制作过程中,而是由于先天不足。比如某个港台歌手出版了一张专辑,然后港台的唱片公司就要向世界各个国家引进这张唱片的公司提供母带,而这些母带的质量是参差不齐的,按质量分为一级母带,二级母带或三级母带,港台当地自然是使用质量最好的一级母带压盘了,而提供给内地的可能就是音质最差的三级母带。
为什么要这样做?说简单点就是一分钱一分货,众所周知,流行音乐引进版的定价是十分低廉的(一般都是十几元),而原版的定价相对又是比较高的(至少也要十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