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转】黑膠的黑暗面 連載2 [复制链接]

1#




原文地址:http://www.mefashao.com/blog/?recordId=43

黑膠的黑暗面(三) - 唱頭與壽命;

(五) 唱頭的選擇. 唱頭大概是類比音響系統裡和喇叭一樣是失真最高的元件! 它們也正好位在一套類比系統的最前和最後端....而且, 它們其實是類似的轉能器...唱頭的功能是將振動的機械能轉換為電流訊號; 而喇叭剛好相反是將電子訊號轉換為喇叭震膜的振動機械能!

既然有機械轉換的結構, 自然而然會產生各式各樣的transducer的設計; 就好比市面上有著各樣的喇叭設計, 靜電, 動圈, 號角, Ribbon....等等. 所以對於剛入手黑膠系統的燒友, 第一個可能要面臨的選擇就是到底是, MC? MM? MI? IM? VMS? 高輸出? 低輸出?.....等等(有興趣的請參考連載1"). 另一個有趣的現象, 唱頭也和喇叭一樣, 在市場上存在著所謂的主流設計; 喇叭市場裡的主流就是動圈單體式設計, 在唱頭市場裡就是MC設計. 主流設計是否一定是最好, 失真最低的設計? 這個部分有些複雜就不在此篇裡討論.

MC唱頭在當今市場是主流, 所以選擇性是最多的, 相對的, MC唱頭的價位也會比較高些, 因此廠商也願意投入比較高級的材料與制作. 再來是MC的輸出一般來說比較低, 所以必須要考慮一個升壓器或是前前級來處理. 其實這有點像是現代高級動圈喇叭, 效率愈來愈低以及分音器愈做愈複雜, 所以你只好再買更大power的擴大機來對付它....在商言商的角度也不難理解, 除了廠商不斷追求High End極限外, 其實這樣才會產生更大的商機. 所以選擇MC唱頭通常代表你必須花費更多的budget在唱頭這一段, 以及增加前段的複雜度; 相對的, 選擇MM/MI式的唱頭或許是剛準備進入黑膠世界的朋友們比較合適的選擇.

(六) 唱頭的壽命. 唱頭既然是一種transducer, 它的壽命就與它所被設計出來轉換效能的規格息息相關. 也就是說, 唱頭如果不能有效或是在可容忍的失真度上轉換刻錄在唱片溝槽裡的訊號, 那就代表此時唱頭必須進行"重整"或是"re-built". 當然, 最直接影響讀取唱片溝槽訊號的就是唱針/針桿/懸吊系統等機械結構(我們先假設磁性迴路以及線圈是相對長時間不會變化的). 先來看針桿, 通常針桿都是選擇使用剛性強的材質, 像是鋁, 硼甚至鑽石. 而針桿主要的作用在於前後固定唱針以及線圈(或是磁鐵等), 所以基本上除非斷裂變形, 不然應該不會有"壽命"的問題.

針尖的壽命部分, 就比較眾說紛紜...一種說法是鑽石摩擦塑膠唱片, 所以理論上唱針是不會損壞的. 另一種說法來自唱頭的設計者, 其實不只是vdH形容他的針尖大概只有兩千小時的壽命. Decca/London唱頭的JW也回答我針尖最好在一千五百到兩千小時後換新. 而且每次我的笛卡頭回到他手上檢驗時, 他都會給一個針對唱針condition (worn out)的comment, 像是30% worn out等. 另一種說法是, 唱針在摩擦唱片時, 慢慢的, 日積月累的上面會包附一層PVC....由於我沒有可以定量檢驗唱針的方法, 所以我無法確認哪一種說法是正確的. 但基本上, 雖然鑽石非常硬, 但任何相對的摩擦都會帶來相對的損耗, 只是大小問題. 所以我傾向vdH/JW專業的說法. 唱針還是會有壽命的. 這壽命並非是超過兩千小時就完全無法使用, 而是此時針尖磨損後的狀況已經無法提供設計者希望達到的"規格", 甚至反而會有損傷唱片的風險. 事實上, 我也不太會去執著在針尖的壽命是一千五或是三千....因為唱頭最脆弱也最容易變化的其實是它的懸吊系統, 也就是damper!

唱頭的懸吊系統有許多種不同的設計, 但大概都脫離不了damping rubber的存在. 由於rubber屬於軟性材質, 在唱片播放過程中, 會處於一直變形恢復的狀態, 用久了彈性疲乏是很正常的現象. 甚至早期許多唱頭放久了, damping rubber還會發生硬化的現象, 像是早期的AKG唱頭. Damping rubber老化或是彈性疲乏的現象是, 你會發現唱頭的針桿是歪斜(在沒有施加抗滑的條件下)的. 或是你會發現在唱某些偏心特別嚴重的唱片(尤其是鋼琴), 高音會有"調變"的現象, 也就是說唱頭的damping rubber的變形恢復的反應已經沒有辦法跟上劇烈變化的音軌. Damping rubber的壽命因廠商使用原料不同而異, 也和搭配使用的唱臂不同而會有所不同. 通常搭配正切唱臂下, 唱頭的damping rubber的壽命會短一些, 因為它的負載(唱臂的有效質量)會比較大. 我的經驗是大概在你認真考慮針尖磨損的問題前(搭配Opus3 Cantus正切臂), 你就先會碰到damper老化的問題了. 所以我的習慣就是將整棵唱頭送回原廠更新damper以及針尖了. 某些MM或是MI唱頭的用家就比較簡單了, 因為只要購買新的針桿/針尖來更換即可, 而且價格通常都是非常可親的. 但比較高價的MC唱頭這方面的收費就會比較可觀了. 所以大家選擇唱頭前, 一定要問清楚廠商換針尖或是damper的收費方式. 不過, 請注意唱頭絕對不會是長久不變的. 當然, 每個人對唱頭老化狀況的接受程度也不一樣. 所以我說的時間只是給各位參考. 由於高價MC唱頭要更換damper或是換針的費用頗高, 一些用家會使用抗滑(支點唱臂)來"補償"針桿歪斜的狀況. 不過, 抗滑這個部分頗有爭議, 而且抗滑力是施加於唱臂軸心, 與唱頭damper位置是不同的, 正切唱臂也沒有抗滑需要調整, 所以我不太適合對抗滑多做評論.

黑膠的黑暗面(四) - 唱盤避震與擺放;

其實許多關於黑膠重播的問題, 我們只要反過來從黑膠刻片的角度來思考, 往往都可以得到答案. 甚至許多關於黑膠唱片的版本以及"神話", 都可以從黑膠刻片的技術演化以及限制來得到解答. 也就是說, 黑膠唱片所能達到的極限, 其實主要都來自於刻片頭的性能與規格! 而相關放大, 等化與驅動線路, 以及刻片機的穩定性, 就影響到能否將刻片頭發揮到極限. 有興趣的人可以研究一下, 黑膠迷所在意的黑膠版本學, 其實與刻片頭的規格進化息息相關. 但的確值得佩服與尊敬的是, 在195x到196x年之間, 所謂黑膠唱片的黃金時期, 製作者在有限的硬體設備狀況下, 從錄音到製作刻片, 可以留下這麼多, 即使用當今最頂級的設備來重播, 還是可以讓我們讚歎不已, 甚至還不知道是否已經"挖掘"到極限的LP版本!

(七) 黑膠重播的避震. 由於黑膠重播的源頭來自於唱頭針尖在唱片溝槽裡所拾取到的震動. 所以任何來自於系統的振動回授, 唱盤轉動帶來的震動, 唱臂結構上所產生的共振, 甚至唱頭本體結構的震動, 都會"汙染"了最原始來自於刻片時所記錄下的訊息. 所以專業刻片機設備通常都是龐然大物, 對所有的振動隔離, 電路的雜訊降低, 以及唱盤轉速的誤差以及最高穩定性, 一定都是盡可能用當時最尖端的技術來達成.

因此, 為何大部份頂級的唱盤系統都是超重量級的原因也就不言而喻了. 黑膠超級重播系統以及發燒友, 其實也是以類似專業刻片時戰戰兢兢的心態, 進行拾取和避免任何汙染的可能, 來面對唱片溝槽所記錄下的訊息! 所以只要你看得愈深入, 就會發現黑膠重播的過程中, 充滿了挑戰以及妥協. 為何說是妥協呢? 因為刻片與重播, 看似是相反的過程, 但其中有許多的不同. 例如, 刻片唱臂是完全的正切以及主動式的循軌, 母版(lacquer)也是完全平坦的, 也不會有"偏心"唱片的問題...等等. 這些現實上重播的限制,有些可以克服, 有些只能妥協. 不過,這些部分我們有機會再談.

由於黑膠重播的源頭是振動的拾取. 所以振動的隔離, 共振的排除就會是黑膠系統一定要面對的第一個挑戰! 當然, 改變聲音的方式很多, 例如換一條訊號線所帶來的聲音變化, 甚至換顆更貴的唱頭也的確會帶來不小的驚喜; 但假如對於源頭振動汙染的因素不做任何的改善, 其實這些都是在針對"後段"過程的改善或是改變.

Well...上圖是常常會看到, 一般擺放唱盤的方式. 或是為了"避震", 會在唱盤與檯面之間放塊大理石或是木板...甚至使用一些發燒的墊材. 大型的木作傢俱櫃, 其實並不會有避震和導振的功用, 甚至大面積的狀況下, 反而更容易受到來自喇叭音波的振動回授. 至於墊材的部分, 通常也只是改變系統的共振條件,

因為了解震動隔離對唱盤系統的重要性, 因此我們常常會看到許多音響架對於最上層的處理是最下功夫的, 因為這最上層通常是設定為擺放黑膠唱盤(或是CD唱盤)的位置. 也可以驗證為何許多最頂級的唱盤系統對於唱盤架是不假手他人, 自己設計專用搭配的唱盤架....

黑膠似乎在重播音樂上, 比起CD, 在中高音上有先天上的優勢, 也比較容易得到比較有"音樂性"的聲音....但如果不再進一步思考黑膠重播上的一些限制, 以及好好仔細確認自己的黑膠重播系統的客觀條件, 就要高論類比與數位之間的高下....可能會不自覺忽略了黑膠重播系統中各個環節所可能帶來的污染與染色! 最根源的振動干擾如果不被盡量的降低以及隔離, 恐怕也很難有一個客觀的標準來確認黑膠系統的其他環節所帶來的影響.

其實, CD唱盤對振動的敏感度也不會比黑膠系統差多少. 我也不是勸大家一定要敗家去購買最高級的黑膠系統....畢竟, 我們要考慮到現實, 也不太符合我個人"丐幫音響"的特色. 我只是希望大家在花大錢買配件, 發燒線, 更高檔的唱頭, 更高貴的唱盤唱臂之前, 先考慮一下自己黑膠系統對於震動干擾的抵抗力. 或許你會發現原來你現有的黑膠系統可以唱得更好聽.

(八) 黑膠系統的擺放. 如上文所提到的, 其實不只有黑膠系統必須考慮震動干擾以及共振排除, 所有的音響系統都會受到振動的影響. 所以他們的擺放都會有一些盡量避免的狀況. 另一個有趣但確實存在的情況是, 請盡量不要把黑膠唱盤擺得太高.....這或許是因為唱盤都有一定的重量, 擺得高些會使得整個系統的質心會比較高, 下盤會比較不穩重; 開個玩笑的說法是, 除非你有練像是Clearaudio Statement的九九神功......下一回, 我們來聊聊玩黑膠重播的配件吧...的確, 玩黑膠是比CD麻煩許多! 待續.....
分享 转发
TOP
2#

学习学习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