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画龙何时能点睛?———关于数码流文件重播效果的忧思 [复制链接]

查看: 55139|回复: 172
11#

对于器材的设计思想,肯定是忠实还原软件记录的内容。可是为什么那么多的器材----无论贵贱,那声音没有音乐性更不用说艺术性了,即便是音响性多突出,可是就是没法听,能说明是忠实还原了吗?如果那演唱者,那演奏者真是你的系统播出的声音,有谁会白扔钱为之出唱片呢?
太清晰还能比真实更清晰吗?赝品怎么也不可能超过原作----图片的拍摄于声音的还原最终是做减法,永远是在失真,只是多少而已。环节越多失真越多。但通过软件可以不断增加锐度,可是那结果反而是不真实的了。是呆板的了。就如同有烧友说有比真实更真实的器材系统一样。那声音其实是不真实的,也就不能听了。这就是所谓太清晰的东西或声音不招人喜欢。我认为,这不是真实不招人喜欢的理由,因为你说的那种情况恰恰是不真实的。
模拟的不是模糊的代名词。所以不能把清晰的图片磨皮就成了模拟,那叫模糊,与模拟无关。
最后编辑青竹戴雨 最后编辑于 2015-11-06 17:22:54
TOP
12#

我所谓的真实不是指人眼通常距离看到的效果。我的真实指的是录制和拍摄的客观对象,那些就在那里的存在。
恰恰我不认为lp 和 开盘等是最高标准,我觉得应该是采用模拟原理才能搞出最高标准的声音。目前只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罢了,综合起来看,lp和开盘暂时领先。但它们的不足必须重视,更不能视而不见。包括胆机。再美我不认可。
音响的好坏,简单说就是播放出的像真度,对现场再现要形神兼备,以此较高低。不具备良好的感染力的器材,肯定不是高保真,即便技术指标再高。
最后编辑青竹戴雨 最后编辑于 2015-11-06 22:49:48
TOP
13#

音响不就是播放音乐的工具嘛,技术只是实现目的的手段。消费者不懂技术却懂得消费,好音响能播放出触动人心的好演奏反映音乐灵魂,这些很正常啊。何况楼主是音乐行家呢。通过对比,得出目前数播有龙无睛的感受不行吗?与自视过高更扯不上关系吧。
最后编辑青竹戴雨 最后编辑于 2015-11-06 23:05:00
TOP
14#

回复 145# kimk 的帖子

这有啥复杂的呢?一份菜,大家不认可,厨师不能因为食客不懂烹饪而得出 食客没资格评价的结论。音响一个道理呀。声音不好,烧友品头论足,怎可以因为不懂技术就剥夺评价资格呢?如果不懂音乐,分不清好坏声音倒是可以闭嘴,但与不懂无线电技术无关的。

消费者要的是结果,结果不行,前期的过程都无意义。你倒是反过来强迫消费者必须接受甚至连评价的权利都要剥夺,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 ?
TOP
15#

哈哈,这故事就是告诉大家,好多发烧器材 只是 电工捣鼓出来的东西。音响是用来播放音乐的,但那些设计制作的人偏偏不懂音乐,没有什么艺术修养。
烧友只要专注于听音乐,以此来挑选器材,就容易多了。何必到处询问,借别人的耳朵买自己的器材呢?
TOP
16#

哈哈,这简单。他若虚心接受还有救,否则就没治了 !
TOP
17#

还是数播更有前途,未来趋势。cd格式太低了,即便是原抓,与将之转成24比特 44.1kh  就明显比cd 好很多。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