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清澈,高度风,气浮正切,确实魅力非凡! [复制链接]

61#

原帖由 ccno1 于 2015/12/5 22:58:00 发表
原帖由 johnleeh 于 2015/12/5 22:55:00 发表
原帖由 ccno1 于 2015/12/5 22:48:00 发表
现在很少上论坛,只在折腾新玩具的前后。上论坛比较频繁。我看你最近主要精力在发烧了么。。。摄影摄不动了吧。哈哈哈


你最近又买了啥玩具啦?

进了对超5,估


超五感觉比较吃大功率蛋鸡或甲类机,英国声就是玩玩味道,太全面就不要指望了。车展美女没什么拍头,基本上千人一面,模式化表演姿势,我现在逢到车展都不高兴去拍了,尽管车模基本上都认识,拍了修修都嫌烦的。35拍人像多少还是有点变形的。
TOP
62#

晚上试了下第三个地盒到了后的玩法。第一轮,把一个地盒接在唱放接地端不变,第二个地盒接在我接前后级的老凌四位黄铜滤波排插(其实我的器材都接在这个排插上也可以,但经过比较,转盘,唱放,前级,后级还是分别插在两个同样的排插上声音更好,更宽松,都接在一个上感觉紧张了),开声,用DIANA KRALL的黑胶碟做为比较用,因为人声最敏感和熟悉嘛。第二轮,第一个地盒还是接唱放接地端,第二,第三个地盒接在两只意大利KTEMA音箱的接线柱的负端,开声。第三轮,把第二,第三个地盒全部拿掉,开声。第四轮,把第二个地盒接在前后级排插上开声,第三个地盒暂时不用。第五轮,把第二,第三个地盒分别插在两个排插上开声。

最后结果,我又订了第四个地盒。实在是一个都不能少啊,我也想省着点用的。第三个地盒本来是买了给我另外的CD副系统的排插上用的,现在,必须给我的黑胶系统的两个排插上都上一个了。插上去明显感觉变好,拔下来感觉更明显,人声变粗变散变秃,声音变脏变混了,分离度,宁静度都下降了。实在没办法,唱放接地端上接一个,两个排插上各接一个,并且是最靠近唱放,前级电源插头旁边的插头上插效果最好最明显。哎,这“HIFI玄学”真是没得法,除非你就是随便听听,不去讲究不去试。
TOP
63#

原帖由 ccno1 于 2015/12/5 23:07:00 发表
纯粹喜欢。这声音听过几次比较适应。。。正好现有功放还比较搭。先弄回来试试吧
车展是二烟带我装逼带我飞的,各种美女拖外面拍。开森。。。
拍完车展去东方宾馆看音响展。一点不耽误。。。


呵呵,你们拍照也是带带的,主要是找妹子逗逗乐子。
音响展看下来如何,有啥心动对象不?
TOP
64#

原帖由 ccno1 于 2015/12/5 23:28: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johnleeh 于 2015/12/5 23:18: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ccno1 于 2015/12/5 23:07:00 发表
纯粹喜欢。这声音听过几次比较适应。。。正好现有功放还比较搭。先弄回来试试吧
车展是二烟带我装逼带我飞的,各种美女拖外面拍。开森。。。
拍完车展去东方宾馆看音响展。一点不耽误。。。 [/quo


音展要出好声不容易。很多条件制约,很多细节无法调整,基本上只能听个大概。天价器材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平价器材无心理预期,或预期不高,反而能以平常心去听听。每次音展大热倒灶的系统都很多,所以我音展基本上都不去的,熟悉的几个代理的试音室里,通过调整搭配好的比较熟悉的参考系统来听来比较会更准确有效。
TOP
65#

上午继续接着微调。我的菲凡AA36顶级气浮唱臂是由气泵供气的,这个气泵非常安静,我是听不到声音,但手摸气泵自然还是有轻微工作振动,这个正常,气泵打气嘛。气泵的电源插头是个类似手机,路由器的两极无接地片充电器一样的可插拔电源插头,我是和唱盘,唱放,一个地盒接在一个排插上的。早上想,气泵有震动,也会不会通过电源给其他器材有干扰呢?我就试了下,把气泵电源插头从排插拔下,插到了另一路墙插上。再开声一听,你猜怎么着?声音居然变暗变慢变散变差了!气泵只是吹吹气而已,又不参与声音转换,怎么从接地盒的老凌黄铜排插换到普通墙插上居然也会影响和改变声音!真是想不到啊!音响世界真奇妙!
TOP
66#

再换回原来的排插,一天光晒,RCA“皇家芭蕾”黑胶碟的光泽感和鲜活度又回来了。好玩!其他用家可以试试!玩发烧,任何细节都不能马虎,任何环节都要实际比较。
TOP
67#

音乐重播的光泽感和鲜活度以及细节非常重要,缺了音乐就假了,死了。但光泽感绝对不是亮度,不是那种死白单调的光亮,而像是人的活力和精神面貌。听音乐,不就是通过听细节和鲜活度来听有活力,有感情,能感动地好声音嘛。心如死灰,味同嚼蜡的人和声音谁要去接近,去听?
TOP
68#

要活,要有细节,要频段均衡,就是我对好音响,好声音的评判标准。风格嘛,可以多种多样,但基本原则,万变不离其宗,基本原则是统一的。
TOP
69#

我的CD大概有三四千张,黑胶不算多,大概六七百张,基本都是五大唱片公司 的古典唱片。最近发现听听发烧碟也蛮有意思,玩玩HIFI 乐趣,尽管没多少内涵和深度,但玩玩HIFI音效也是不错的调剂。最近陆续又买了百来张黑胶。其中买了一部分发烧碟。这不,前天从李源那里又选购的几张到了。
IMG_20151206_172822_HDR_1449394113139.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5/12/6 17:55:52 上传)

IMG_20151206_172822_HDR_1449394113139.jpg

IMG_20151206_172907_HDR.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5/12/6 17:55:52 上传)

IMG_20151206_172907_HDR.jpg

IMG_20151206_173001_HDR.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5/12/6 17:55:52 上传)

IMG_20151206_173001_HDR.jpg

IMG_20151206_173024_HDR.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5/12/6 17:55:52 上传)

IMG_20151206_173024_HDR.jpg

TOP
70#

玩发烧,可不能功放箱子音源几套,线数捆,而唱片听来听取就那几张几段。音乐才是目的。古典碟我有相当部分是淘的几十年前的老黑胶碟,发烧碟我基本上买的都是全新复刻版,发烧碟就是听听音效的,干净清晰,信息完整很重要。炒作得太贵的不要,霹雳扒拉的不要。要的就是HIGH到爆。
IMG_20151206_173048_HDR.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5/12/6 18:00:42 上传)

IMG_20151206_173048_HDR.jpg

IMG_20151206_173105_HDR.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5/12/6 18:00:42 上传)

IMG_20151206_173105_HDR.jpg

IMG_20151206_173131_HDR.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5/12/6 18:00:42 上传)

IMG_20151206_173131_HDR.jpg

IMG_20151206_173217_HDR.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5/12/6 18:00:42 上传)

IMG_20151206_173217_HDR.jpg

IMG_20151206_173231_HDR.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5/12/6 18:00:42 上传)

IMG_20151206_173231_HDR.jpg

最后编辑johnleeh 最后编辑于 2015-12-06 18:03:22
TOP
71#

向玩黑胶和想玩黑胶的烧友推荐刘汉盛先生的这本《黑胶专书》。刘汉盛先生是我最信服的华人音响评论员,阅历广,水平高,文笔好,一手实地采访多。香港的音响杂志我基本上是当商品信息资料看看的。内地的音响杂志已多年不看,基本上谈不上公信力,当广告看我都嫌弃它文笔差,内容空,故弄玄虚。只有刘汉盛和《音响论坛》还是有在坚持中华道统的文化精神与开放态度,值得一再细看,学习。刘先生等写的《新版唱片圣经》,《音响调声学》,《黑胶专书》,《喇叭专书》等著作我都收藏了,和杂志多年看下来,基本上是最靠谱,最详实,文笔最好的中文音响评论,介绍了。这本《黑胶专书》从黑胶唱片和器材的历史,原理,制作,安装,调试,代表性唱片和器材全部都以图文并茂形式介绍到了,非常实用。玩家大可收藏之,有些内容一时用不到,将来也会有机会用到的。
IMG_20151206_185204_HDR.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5/12/6 19:08:21 上传)

IMG_20151206_185204_HDR.jpg

TOP
72#

大植英次指挥明尼苏达管弦乐团的“歌剧中的奇异舞曲”真的非常精彩,好听极了。黑胶版又全面胜出CD版。
TOP
73#

说起买唱片的事,我最初是在每年去广州出差的时候,在金海印李源和老谭的实体店里选购,隔壁南方也买过一些。每次去基本买一拉杆箱。后来电商慢慢兴起,就改成在网上拍了,后来又多了蓝铁矿,焦建青,余音缭樑等人。最近CD是不买了,改买黑胶了,淘宝上搜搜比比,广州那边又多出了好多做唱片的网商啊,CD和黑胶都做。什么天艺,四大,高盈,枫乐,星汇,聚乐馆等等好多。都说没啥赚,大家还是进来做,看来唱片还是有得做啊。反正作为消费者,我欢迎竞争,哪家便宜又有现货就在哪家买。试着各家买下来都还不错,都比较诚信快捷,包装得也都很好。互联网加时代节奏变化很快,原先几家老牌的可要更努力做好服务保持好市场份额了。
TOP
74#

看《音响论坛》上编辑发表的有关国际音乐制品组织的统计,近两年CD等的销售份额是在下降的,但奇怪的是,数码流(台湾叫串流)音乐制品的销售在国际上也是下降的(这个和国内关系可能不大,国内数播音乐制品真的花钱一首一首的去自己买的估计很少)。反而是黑胶的销售在全球范围内是上升的。再看国际上一些重要的展会,比如慕尼黑音展的现场报道,也证实了这一点,用黑胶作为音源开声的非常多。黑胶在台湾也在全面复兴,所以《音响论坛》今年连做了三期黑胶专题。黑胶不仅是一种文化,一种仪式感,它最本质的,还是声音好啊。所以又那么多人愿意不怕麻烦,冒着那小小针尖的风险去玩赏它,聆听它。黑胶与其他音乐载体的最大区别,我觉得就是久听不疲,特别鲜活,非常接近真实的声音。黑胶,是聆听时最容易让人产生幸福感的音乐载体。
TOP
75#

原帖由 guanh11 于 2015/12/7 11:36:00 发表
johnleeh兄,你好,我也是玩黑胶的,对你介绍的地盒,很感兴趣。有几个问题请教:
1.只买一个地盒(或第一个地盒)是否最佳接在(唱放的)接地?
2.看了你买第1第.2.3.4个地盒接在不同地方,突发奇想,将(唱放接地,音箱负极,插板等等,用银线统统接到一个地盒,是否有效?是否省钱?。




你好。1,就我个人系统试下来而言,如果只用一个地盒的话,我会接在唱放接地端。毕竟唱放是微小信号几千倍放大,对抗干扰非常敏感。比较下来,也是接这里效果最明显。


2,地盒制作者认为一个器材可以多接几个地盒,但切不可一个地盒接多个器材,特别是地盒接了电源的情况下。他是为了多卖地盒,还是确有道理。我没试过。用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实际试过再论。
TOP
76#

压电石加石墨粉型地盒,有动手能力的人也可以尝试自己做了玩,原理和材料也并不复杂,基本材料我在帖子中也贴出了DIY者的介绍供参考。地盒从原理到实际效果上还是挺有作用的。花费不多的情况下,可以尝试玩玩。
TOP
77#

原帖由 guanh11 于 2015/12/7 13:04:00 发表
谢谢回复。
可不可以拍几张地盒的内部照片,如果简单,就尝试DIY做一个,谢谢啦。


地盒是密封起来的,网上可以找到相关产品的内部图,自己找一下看看吧。
TOP
78#

插在两个电源排插上默默工作的两个地盒。
IMG_20151206_194754_HDR.jpg (, 下载次数:1)

jpg(2015/12/7 20:17:24 上传)

IMG_20151206_194754_HDR.jpg

IMG_20151206_194831_HDR.jpg (, 下载次数:1)

jpg(2015/12/7 20:17:24 上传)

IMG_20151206_194831_HDR.jpg

TOP
79#

原帖由 xsx_521 于 2015/12/7 20:37:00 发表
看了讲理兄的推荐,我也买了一个地盒给杰士铭2.5DU用,别说效果真的挺好!背景更安静沉稳,声音更细致灵动些


这地盒性价比还不错,老板名气不大,买四个也就千把元,心理上能接受。有些国内高手做的东西也挺贵的,有的一条线都要喊上万了。这种东西我一般不碰不说。不是说东西未必输给国外的同价产品,主要流动性太差。信者信之,但买了也基本就砸手里了,没有流动性。玩HIFI,要有耳朵听,但更得理智清醒。
TOP
80#

如果不玩黑胶的人,又想弄个地盒试试有没有效果,我的建议是插在排插上。这样整个系统的器材都能受益,作用面最广。效果有多明显因系统而异。但作用我觉得应该是能听得出的。我明天收到的第四个地盒就是准备接在我副系统的排插上,作用于新德克20周年转盘,解码,合并胆机。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