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们来谈谈木心吧? [复制链接]

查看: 20782|回复: 57
11#

原帖由 Jh.Coltrane 于 2015/12/4 10:21:00 发表
木心是一个特立独行的艺术家,十九、二十世纪的人文精神在他身上最大限度地得到了体现,在上世纪,国内如此的艺术家已很稀有。很庆幸他出狱后已经50多岁了,出国后能自由地创作、思考。他的讲座《木心文学史》(陈丹青记录、整理),虽然是简史(但篇幅可不小)、完全个人的看法,但却视野广阔,见解独特,妙趣横生,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了它。在此推荐给大家,因为它很轻松、很好读。木心的文学创作我还没来得及读。
木心是80年代去美国的,当时他已经50多岁了。
但木心在美国还是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他的一些文学作品被美国人定为大学生的阅读教材。
他的绘画也被美国著名的美术馆收藏。
台湾在80年代已经开始出版木心的著作,木心也被认为是与南怀瑾齐名的人物。
但在我国,一直没人提到木心,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木心的作品是两千年后才出版的。
木心在11年去世,引起很大震动,凤凰网读书频道有水平非常高的详细报道,大家可以查阅一下。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2#

这是凤凰网当时的报道,也缅怀这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吧:

http://book.ifeng.com/special/muxin/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3#

木心是个全才,他也精通音乐,从小就会弹琴,对巴赫,贝多芬都非常了解的。
他的书还谈到他听梅纽因的音乐会。
作为音乐爱好者读到这里,真的是会心一笑吧。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4#

看那些对木心的评论,感觉“中国风骨,世界观念”说得还是有道理的。
木心谈到他到美国的最大收获,他认为是开阔了眼界。木心身上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素养,又深受希腊精神和希伯来文化影响。
至于那些说什么木心是中国文艺复兴的但丁这样的说法,我认为是不靠谱的。
大家如果对木心感兴趣,不妨看看木心的作品,再做出自己的判断吧。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5#

原帖由 troll 于 2015/12/4 15:00:00 发表
文盲路过。。。
我以为要讨论什么CD或者黑胶里面是木头的。。。

我们下次再讨论黑胶,哈哈。
这个贴应该不算太离谱吧:),木心也精通音乐的。
大家都喜欢音乐,也有很多朋友喜欢艺术,了解一下木心,了解一下他的思想,应该会有所共鸣的。
其实我也是有感而发吧。木心也是很有传奇色彩的一个人。
看木心的谈话,有时还真的很有感觉的。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6#

我没有全部看过木心的书籍,知道什么就说什么吧,谈些印象深的。木心是个多面手,他是个诗人,对西方哲学也比较了解,哲学和诗歌在本质上很接近的。谈到哲学,有些朋友可能会觉得比较虚,也比较悬。我个人其实也只读过一些比较表面的东西。在台湾《联合文学》对他的采访,木心的一些话还是比较有见地的,我摘录一段给大家看看,是谈读哲学,读历史有什么用的?这段话我有感觉,以下为转载:

问:“文化浩劫”那段时期,您如何度过?如何继续写作绘画?

木心答:史学使人清醒。哲学使人坚定。我目睹很多艺文人士由于不具史学哲学的观点而临危大惧,张皇失措,彼此诬陷,怕死贪生。当此际,我方始明白史学与哲学原来有这样的实用性。此二学,我所涉不深,却也够我自始至终保持镇静。莎士此亚、贝多芬都赶上大街来批斗,我安之若素,因为无损莎亡比亚、贝多芬一根毫毛,而有莎士比亚、贝多芬存在的世界,我为何不爱,为何不信,为何不满怀希望,为何不凛凛直视走过我面前的一个一个历史的罪人。上次在这里展览的画,半数是“浩劫”中画的(编者按:今年六月,木心先生应请在纽约林肯艺术中心国家画廊举行展览,观众踊跃,佳评如潮,林肯中心总监专文颂扬)。有一句英国谚语:“轮到别人的,也会轮到你的头上来。”那么,在作画时的命运,在展画时的命运,岂不是都被这句谚语说中了?此外,遍地文字狱的荆棘丛中如何写作不辍呢,那是“传奇”。就有人在污水满积的地窖中,一灯如绿豆,日写八干字,写了一年又一年。这在伦敦塔里,在威尼斯太息桥下,都早已有过同形式而不同内涵的“传奇”。马克吐温乐意出来作证。所以读点历史书,居然颇有实用价值。至于“人在患难之中,恒以哲学自坚其心。”那是法国的谚语,几乎是格言了。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7#

木心是有争论的,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看看他写的书,我们自己判断,我也是正在看他的书。
我正在看他的《文学回忆录》,上下集两个大部头。我泛读过一下,有时间我想详细看一下。《文学回忆录》不是木心全部原创的。这两本书,木心的一些看法和观点确实是有争议的,我印象比较深的有几点:

1、木心认为艺术不能是思想的图解。因为艺术是超越哲学之上的。哲学非但不能解释艺术,而且不配解释艺术。
2、木心不认同罗曼.罗兰,不过他还是认为傅雷有勇气。
3、木心认为罗丹是个粗人,没有文化。
4、有一些书木心说他是不看的,可见木心是比较傲气。评论也认为木心是比较清高的一个人。
     等等.........

之所以在论坛谈木心,和他的喜好有很大关系,他推崇贝多芬、莫扎特、巴赫......他也非常推崇尼采.....看《文学回忆录》,虽然谈的是文学,但尼采和贝多芬是贯穿全书的.......在书里经常出现。
最后编辑shinelb 最后编辑于 2015-12-06 12:07:38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8#

原帖由 小清新 于 2015/12/6 23:35:00 发表
是谁把木心比作但丁的?是李劼吗? 如果是的话,李劼这个人说话向来是随便说的,不能当真的。

哈哈,确实是他说的。他说得是比较夸张。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9#

《文学回忆录》不是很严谨的文学史,不是木心原创的,内容来自三部分:一部分是原来郑振铎编订的文学史,一部分是木心的评论,还有一部分可能是后人为了使文章连贯而加的内容吧(?)。
《文学回忆录》内容非常深入浅出,看起来也比较轻松,与木心其他书不太一样,我个人觉得,作为文学史入门看看还是不错的。不过我也认为:这套书深度一般,还是有点表面化。即使是对木心他自己最喜欢的尼采,分析得也不算深入的。其实,这些也是当年木心给一些画家所作的文学史入门的讲义。《文学回忆录》带有娱乐和调侃意味,因为木心所处的环境和我们所处的环境是不一样的,因此有些内容可能会有争议。
木心经常谈论和涉及到的有四个人,叔本华,尼采,帕格森和弗洛伊德。他认为对现代和当代艺术影响最大的是这四个人。帕格森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文哲双修。帕格森认为音乐和美术,和人的“直觉”以及本能关系最大(大意)。木心所谈的,是他90年代时的认识,后来就不太清楚。
木心对贝多芬,莫扎特等音乐家也非常推崇的,从字里行间,还是能够感受到他的热情的。纵观全书,木心最推崇尼采和贝多芬,他谈到爱恩斯坦,说了这样一件轶事:最伟大的科学家爱恩斯坦的书房里挂着悲观主义哲学家尼采的画像,这是非常令人深思的。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0#

我没看过《木心回忆录》,有没有这本书?是不是就是《文学回忆录》?
如果就是《文学回忆录》,我上面也说了一些看法。总的来说,我认为木心谈的文学史其实挺普通的,那些内容一般懂一些艺术和文学的人都知道。因为那些内容,正规的文学史都有的。有些人认为木心很博学,见仁见智吧。《文学回忆录》读起来确实也挺有趣的,不过感觉学术深度就一般。这和这些讲义是90年代初写的也有关系。
《文学回忆录》作为文学史入门和娱乐还是非常不错的。但如果从专业角度看,不一定很有价值。其实木心本人生前并不同意出版《文学回忆录》这个书的,因为有一些内容不是他写的。《文学回忆录》风格和木心其他的书籍相比,风格也有差异的。
我觉得木心写的其他书籍,象他写的那些散文更加有意义一些。
兄台对李劼的批评非常有道理,感觉他说得非常不靠谱。
最后编辑shinelb 最后编辑于 2015-12-07 15:50:28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