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你眼中的“登峰造极”版 [复制链接]

查看: 19064|回复: 52
11#

原帖由 亚河 于 2016/1/19 22:13:00 发表
楼主(很可能不少人也会)说,”卡拉扬录过4套贝交全集“,应该是不对的。据俺目前所知,卡拉扬最少录过7套贝交全集。

高!亚河老师出手,谁与争锋 8-)
TOP
12#

原帖由 xiaocao 于 2016/1/19 20:53:00 发表
想了想貌似很多
克莱伯贝4
克莱伯贝5 7
克莱伯勃4 克的勃4不追求夸张的表达 简约的表达出了最深刻的效果 非常神奇 录音非完美
富特51贝9
维格组的贝四晚期 不过早期一般 中期从第10第三乐章开始到晚期就开始登......


克莱伯勃4 克的勃4不追求夸张的表达 简约的表达出了最深刻的效果 非常神奇 录音非完美 …………
录音完美?您是指录音效果吗?小克和录音师的关系不好是出了名的,仅凭录音效果而言,他的录音没一个能进发烧友的法眼,更别说上HIFI榜单了。。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于阿巴多的录音——演绎好,录音差。
DG把好的录音师都给了伯恩斯坦、西诺波利和布列兹。。
TOP
13#

原帖由 亚河 于 2016/1/19 22:13:00 发表
楼主(很可能不少人也会)说,”卡拉扬录过4套贝交全集“,应该是不对的。据俺目前所知,卡拉扬最少录过7套贝交全集。


原帖由 ludwig2000 于 2016/1/20 10:12:00 发表
高!亚河老师出手,谁与争锋 8-)



另外3套全集是视频:
卡拉扬:7套贝多芬交响曲全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fd86300102v7y7.html
在出世与入世的边界徜徉
TOP
14#

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听音乐(不止是古典音乐)更多是受听者的人生经历、当时的心境等所影响,而发现自己对音乐的重新理解、找到共鸣,这恐怕才是我们大家欣赏音乐的目的吧。

当然,以我自己来说,对于每首著名的音乐作品都还是能选出几个喜欢的版本(不一定是所谓的名版),而经常在反复比较后都能发现各自的闪光点,倒是很难选出所谓的唯一的演录俱佳、登峰造极的版本来,呵呵。

尤其是很多早年的好演绎,受限于当时的录音技术,其音效离HIFI差了几百条街,但其内在的闪光点可以瞬间直达人心,这也许就是上帝安排的不完美吧。

列几个我自己最近越来越感受到这种不完美的演绎,相信大家也都经常在听:
1、图雷克DG版平均律;
2、卡萨尔斯大无;
3、布什的勃兰登堡;
4、罗恩、富特的贝小协;
5、富特的几个战时贝交录音,44年贝三、43年贝五、42年贝九;
6、施纳贝尔的几首莫扎特晚期钢协;
7、弗里乔伊的魔笛;
8、李帕蒂的巴赫帕蒂塔、肖邦圆舞曲。
TOP
15#

登峰造极这个很难选,
我自己觉得用“不朽”这个好一些,也就是未来即使有更好,这个版本也还是有不能被取代的地位。例如杜普蕾的埃尔加。再比如拜鲁伊特贝九(莱格版),也许在富特一生中这个都未必是最好的贝九,但它就是不能被取代,就是“不朽”。
TOP
16#

卡拉斯-为爱情为艺术——千古绝响,荡气回肠!
卡拉斯-妈妈死了--感人至深!
苔巴尔蒂-亲爱的父亲--优雅、高贵、自然,美丽的声音!
卡巴耶-老爹,请听我说……--令人灵魂出窍的极弱音!
萨瑟兰-我听到他甜美的声音--花腔艺术的典范!
葛鲁贝诺娃-复仇的怒火使我热血沸腾--最完美的花腔咏叹调!
弗莱妮-杨柳之歌,圣母颂-- 恬静纯美,深情感人!
洁西诺曼-阿德里亚娜的哀歌--宽广厚实如大海般!
德赛-影子之歌--嚇人的High-A!
普莱丝-啊,我的故乡……--史上最好的AIDA!
雅诺维慈、马蒂斯-今晚的微风多轻柔--美得令人神魂颠倒的音色和和声!

我喜欢声乐,这些伟大的女高音唱的这些咏叹调在我心中已经是不朽的了……前无来者,后无古人!
TOP
17#

虽然手里很多曲目都收了大量的版本,但早已不耽于版本比较。聆听每一个大师对音乐的演绎,都像是一次登山,沿途欣赏各种迷人景色,最后登上峰顶,极目四望,心旷神怡。至于所在的峰顶是不是最高峰,本无所谓。

克莱伯活着的时候已经被捧为一个传奇。他的《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我非常喜欢,贝多芬五七勃拉姆斯第四和舒伯特交响曲都很美妙。不过贝四和贝六,可能给现场聆听的人非常难忘的印象,但两个录音效果都不好,至今我没能听出两个演绎的超长之处。
TOP
18#

小克的特点是他的优点也是缺点,流畅及歌唱性好,乐感强,仿若带着听众坐过山车,刺激。
留声机脑壳淘宝黑胶唱片店http://shop102175991.taobao.com/
网络室内设计http://www.shejiben.com/sjs/1126466/case/
TOP
19#

个人感觉登峰造极的唱片还是太多了,不一而足,但映象深刻的还要数一数那种独在山峰,而众在山脚的艺术家,首推梅兰芳,他的贵妃醉酒霸王别姬,前有无古人不可知,但确可谓后无来者
留声机脑壳淘宝黑胶唱片店http://shop102175991.taobao.com/
网络室内设计http://www.shejiben.com/sjs/1126466/case/
TOP
20#

原帖由 qsyd 于 2016/1/21 1:40:00 发表
虽然手里很多曲目都收了大量的版本,但早已不耽于版本比较。聆听每一个大师对音乐的演绎,都像是一次登山,沿途欣赏各种迷人景色,最后登上峰顶,极目四望,心旷神怡。至于所在的峰顶是不是最高峰,本无所谓。

克莱伯活着的时候已经被捧为一个传奇。他的《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我非常喜欢,贝多芬五七勃拉姆斯第四和舒伯特交响曲都很美妙。不过贝四和贝六,可能给现场聆听的人非常难忘的印象,但两个录音效果都不好,至今我

每个录音版本或者现场演唱都有他的长处和亮点——这点我同意,然而对于一首传统曲目的总是有一些大家公认的演绎准则,对照这样的标准去比较的话,录音和演绎就有高下之分了——就像您说的那些只是在山脚下徘徊、而没有登上山顶的人——可能您的段位比较高,已经过了版本比较的阶段,但是在同一个曲目的几十个上百个版本中,总是有一些是您喜欢听的、另一些是您不喜欢听的吧?如果古典音乐演绎不需要比较的话,恐怕乐评人都要失业了,呵呵。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