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6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的那些鸡机杀手们---大家一起来推荐考机器的唱片吧 [复制链接]

查看: 61794|回复: 152
11#

07. 张学友  《不老的传说》
张学友大概应该是我最喜欢的流行歌手了,当年磁带没少买。不过,工作之后,喜欢的音乐早改为电影音乐、国外歌曲、古典音乐了。在架子上找来一找,居然一张都无,真是$%^#@$!想了想,乱推荐一张吧,这张《不老的传说》吧(其实张学友好听的歌太多了)。
他的前期的录音会差些,中期的录音还有几张是不错,后面再出的就不清楚了。这些唱片都不是专门的发烧录音,味精不多,很考音响,想真的放好并不容易。但如果真认为录音不好,听听黑胶吧,一点不差来着(可惜链接这张没有,惨)。


试听链接:http://www.mydcentr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3553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12#

08. 崔健  新长征路上的摇滚

我一直很推崇国内两个摇滚专辑,一个是唐朝乐队的《梦回唐朝》,一个就是崔健的《新长征路上的摇滚》。不过,《梦回唐朝》没法试音用,那就得整破喇叭来放才好,哈哈!
而崔健这个专辑,录音配器都是一流的,听着就忍不住跟着唱(那个年代过来的人,对这张专辑那是相当有感情就是了)。虽然没有叫发烧碟,却胜过发烧碟。这张的录音绝对棒,而且想播好的话,系统要求不低就是了。当年崔健追求完善,由于对封面不满意,不惜全盘推翻原来花数万元制作的封套, 重新制作, 已发行的磁带全部收回并销毁。
我现在用的MC2耳机放其它流行音乐非常满意,然而,听这个时我开始怀念歌德SR325这类货了!



试听链接:http://www.mydcentr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5019
                 http://www.mydcentr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9616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13#

基点是我最喜欢的音乐网站
TOP
14#

兰闺寂寂


EMI FH-81017-2


早在 1994WCES Show 时,为招呼有“Taste”的华人发烧好友,我便带着“蔡琴老歌”与EMI这张“李香兰”出Show去也。


在参展的第二天,有一位台湾“行家”点播蔡琴老歌,播完“三年”后,我二话不说,便放进“李香兰”,让这位“行家”了解我们参展器材的实力,当“李香兰”唱到“左三年,右三年”时,一位棕发老外拍了拍我的肩,轻声说:“啊!天哪!如果买得到现在(李香兰)唱的唱片,我一定不买蔡琴!哈!祝你好运,你的扩音机真不错啊!”,亲爱的读者们,您看连不懂华人文化的老外都会“好”的歌唱艺术!我还能不讲这张唱片吗?!李香兰歌艺之高,非笔墨能形容!


当您用如Marantz Classic 100mk前级听李香兰,简直是与她“精神交流”了。


话说三年前的某天,老顾客们上门来听歌,听完后,据闻每人回家途中都在CD店买了一片“李香兰”,第二个星期六,他们相约到某名店试机,怎知道“李香兰”在价值八万多元的器材下惨不忍闻!更要命的是CD主人竟被Hi-Fi店老板,及其他在店中的道友讥为“孤寒”,买翻版唱片来播?!


可见徒用名贵器材,而不注重“调校”,永远无法知晓这张唱片过人之处。


老实讲,我听“李香兰”多年,能令我“流泪”的体系不超过五套。老友!为免被人讥为“孤寒”得连正版Stereo唱片也买不起,如果“李香兰”不能令您满意,请勿在别人面前丢人现眼!


“李香兰”确是一张不允许器材带一丁点粗糙及“俗气”的异碟!经年的经验告诉我,“李香兰”在优质胆机重播较为讨好!
mmexport1460882597271.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6/4/17 16:51:12 上传)

mmexport1460882597271.jpg

mmexport1460882253841.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6/4/17 16:56:18 上传)

mmexport1460882253841.jpg

mmexport1460882263495.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6/4/17 16:56:18 上传)

mmexport1460882263495.jpg

mmexport1460882267045.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6/4/17 16:56:18 上传)

mmexport1460882267045.jpg

最后编辑clk 最后编辑于 2016-04-17 16:56:18
CLK发烧信号线!
淘宝: http://shop35466467.taobao.com
TOP
15#

专辑介绍:
年纪在四十岁以下的发烧友或许不需要理会这张CD。
只喜欢大锣大鼓的发烧友也不要浪费宝贵的时间,应该马上翻到别页去拜读其他主笔的精妙文章。
讲究Stereo Hi-Fi效果的发烧友也不需要费神详读本文。
因为我要介绍的CD是张灌于30至50年代的旧曲,由一代天后李香兰(日名为山口淑子)主唱的Mono录音。

说起这张CD,我先要感谢老编。话说某日黄昏接到老编的英雄帖,到他家去品尝法国佳酿红酒。飞车到谭府,刚巧碰到阖家在共进晚餐,当下不客气,多添一副碗筷加入战团。老编也拿出一瓶Chateau Bellegrave的法国红酒增添气氛。这瓶1993年产于Pomerol的红酒年纪虽稍微轻了一些,照理应当再放在Cellar里多藏它十年八年,然后再开瓶便能达到最佳状况。可是,当晚两条酒鬼已猴急万分,无法再多等十年八年,马上开了瓶塞便即刻Happy Hours,干将起来。一般上产于Pomerol区的红酒多用Merlot葡萄酿制,酒质轻,但味道芳香,在酿制后5年左右便可以“饮胜”,此时虽然酒本身的丹宁和果酸还未完全成熟,但也不会像那些由Carbenet Sauvignon葡萄酿成的红酒般,在未成熟时会充满了酸与涩。

闲话少说,当晚我和老编干完一瓶Chateau Bellegrave和一瓶Chateau Meyney之后,便上三楼的Attic发烧房去“叹世界”。

当晚用Marantz 7 Pre-Amp,Marantz 8b Power-Amp和檀木Rogers LS3/5a喇叭听音乐,“例常曲目”包括了黄莺莺的《葬心》,Ella Fitzgerald的Let No Man W2rite my Epitaph和蔡琴的《蔡琴民歌》(注意:此CD是我近年来听到少数中文CD的天碟之一,有机会我会写写此CD如何威法)。到了夜阑人静之时,老编拿出一片CD,泪光盈盈地告诉我这张CD是他最近每天晚上必听的“催眠曲”,不听此CD便怅然若失,整晚辗转不能入眠云云。我本想告诉老编无须如此夸张地去形容一张CD。但突然之间记起一两年前曾在老编旧家听过另一张李香兰的《兰闺寂寂》(由百代出版),确实曾为其中几首旧歌如《三年》、《兰闺寂寂》和《歌舞今宵》陶醉不已。
林子贤曾在第廿五期的《视听艺术》里评李香兰的《兰闺寂寂》为十大“恶”碟之一。的确,要播好此碟不易。经验中似乎只有用胆机推味精浓的喇叭才能把李香兰特有的韵味发挥出来。

由于有李香兰前一张CD《兰闺寂寂》珠玉在前,我不敢小觑这一张由Kingyoko出版(你听过这名字吗?),编号为CA-74383的Mono CD。是的,你的眼睛没花,这确实是一张Mono CD,而且有几首曲子明显地是由旧黑胶唱片翻录过来(有可能是30至40年代的78转唱片),由于黑胶唱片碟面已遭刮损,故哔呖啪啦的炒豆声免费大赠送。

这张名为《山口淑子(李香兰)—夜来香》的CD录有16首曲子,其中有几首如《夜来香》、《何日君再来》和《心曲》等是用华语演唱,其余一概是以日语演唱。翻开CD的小册子一看,写的都是日文,令不谙日文者有如丈八金刚,不晓得册子的内容是什么“蕃薯”。

听完整张CD,令我与老编印象最深刻的只有两首,即第三首《东京夜曲》(华语歌曲译成《意难忘》)和第十四首的《苏州夜曲》。《东京夜曲》用的是Swing的节奏,由李香兰用日文唱出,很有娇柔委婉的韵味。我曾听过其他的日本版CD,有一些日本歌者曾唱过《东京夜曲》,但往往矫枉过正,听起来颇为造作,不如李香兰在处理那些转折起伏的乐段时自然从容。

第十四首《苏州夜曲》非常令老编与我心折。老编后来更按下Repeat键,反复重听此曲20至30次之多。若要我形容《苏州夜曲》,我只能用“楚楚可怜”四个字来描绘李香兰演唱此曲时带给老编与我的感受。由于Marantz 8b的音质本带娇艳柔美,用来播放《苏州夜曲》简直是天作之合,令老编与我听出耳油。

大概听了30遍《苏州夜曲》之后,我一看手表,惊觉已是凌晨四时许。Mamamia!第二天还要上班,便赶紧告辞。临行之际问老编能否让我带回这张CD,以便仔细听清楚在我家中用Marantz 7,9和Rogers Birdeye LS3/5a的效果又如何。那两瓶红酒大概已发出无上效力,老编居然豪情万丈地唱出“请便”两字京腔,两人打躬作揖道别之后,我便赶紧策马扬鞭夜行回家去也。

第二天晚上下班后,便上发烧房与李香兰“叙旧”。由于Marantz 8b与9在音质和性格上颇为不同,因此,我估计在家中听李香兰《夜来香》这片CD时的效果应与在老编家中不同。果然!在我家中,李香兰的《苏州夜曲》听来音色较集中,感情较为果敢,我只能用“楚楚动人”来形容,与老编家中听到的“楚楚可怜”的我见犹怜的弱女子气质各有千秋。另一个差别是在老编家中用Marantz 8b,只听到李香兰那委婉的歌声以及那若有若无的管弦伴奏。在我家中用Marantz 9,由于水力较充沛,居然听到其中两个片段有雄浑的低音大低琴的齐奏。

我无法告诉你究竟较喜欢用那一部Amp来播唱李香兰的《苏州夜曲》。我爱Marantz 8b所制造出“楚楚可怜”的李香兰,但也同时喜欢Marantz 9所制造出更为明显的三度空间度感,低音的层次和更明确的舞台感。听说Jadis的Power Amp JA 30的音色娇艳非常,而且水力也不错,这可能是Marantz 8b和Marantz 9的最佳结合体。无论如何,如果不找一对JA 30来听清楚的话,可能会令我晚晚睡不着。

讲到睡觉,我突然想起老编曾说过每晚若不听山口淑子的《夜来香》便无法入眠。我确实有此经验,现在每晚听完《苏州夜曲》与《东京夜曲》后便一觉睡到天明。我曾托老友Steven帮忙去找这张CD。岂知此君走遍全岛的CD店都找不到,只找到另一张由Denon出版的山口淑子老歌。居然敢敢开价新币四十大元!我没听过Denon版的山口淑子,自然不敢胡乱下锤。

现在只好每晚抱着老编的Kingyoko版的山口淑子入眠。至于老编,我只能在这里说声:Sleep Well。

山口淑子(李香兰)生平介绍:
山口淑子(大鹰淑子,1920年2月12日—),日本前参议院议员,更早之前是在中国从事歌唱和电影艺术的演员,艺名李香兰。

她1920年出生于沈阳,父母均为在满洲国工作的日本人。少年时便开始学习声乐,并被满洲国的官员李际春收为义女。1933年来上海发展,以李香兰的名字登上舞台,后来成为与周璇等齐名的上海滩“五大歌后”之一。然而她从不公开自己的身世,中国民众也都不知她的日本血统。第二次中日战争(抗日战争)期间,她被日本佔领军重用,为满洲映画协会拍摄了多部旨在美化日本扩张行为的电影,从而成为当时“大东亚共荣圈”的头号演艺巨星。战争结束后的1945年,她以叛国罪被中国政府逮捕。但随后在证明了她的日本移民身份后,她被无罪释放并遣送回日本。她在日本两次结婚,第一次嫁给了美国的雕刻艺术家野口勇,第二次在嫁给一外交官后,便告别舞台转而从政。曾当选为参议院议员和参议院外务委员会委员长。

李香兰是花腔女高音,而且受过正式的西洋声乐教育,很擅长美声唱法。她的代表作有歌曲《夜来香》、《恨不相逢未嫁时》、《三年》、《支那之夜》、《苏州夜曲》、《兰闺寂寂》等。
mmexport1460882683125.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6/4/17 16:45:33 上传)

mmexport1460882683125.jpg

最后编辑clk 最后编辑于 2016-04-17 16:52:52
CLK发烧信号线!
淘宝: http://shop35466467.taobao.com
TOP
16#

原帖由 shotchen 于 2016/4/17 7:44:00 发表
基点是我最喜欢的音乐网站

shotchen老兄好!又好久没见了,一起来推荐唱片吧。
另外,基点MC13推出来了知道吧?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17#

原帖由 clk 于 2016/4/17 16:46:00 发表
专辑介绍:
年纪在四十岁以下的发烧友或许不需要理会这张CD。
只喜欢大锣大鼓的发烧友也不要浪费宝贵的时间,应该马上翻到别页去拜读其他主笔的精妙文章。
讲究Stereo Hi-Fi效果的发烧友也不需要费神详读本文。
因为我要介绍的CD是张灌于30至50年代的旧曲,由一代天后李香兰(日名为山口淑子)主唱的Mono录音。

说起这张CD,我先要感谢老编。话说某日黄昏接到老编的英雄帖,到他家去

clk兄好推荐啊!
我本来有几张老唱片想推荐的,比如Billie Holiday和Chet Baker的。这些老录音特有的韵味真不是现在的味精碟能比的,在好的系统中播放可以迷死人。不过,我没能免俗,还是推荐了其它。
不过,怎么样我也不会拉下我最喜欢的Nat King Cole,他在五十年代的录音真的实在太棒了!那个真是人声极品,可以在《花样年华》中听到他迷人的人声。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18#

我想推荐《花样年华》电影原声,可惜自己没买到正版。
TOP
19#

10. 江河水

民乐最为发烧的录音之一!其细节之丰富,声场之真实,令人叹为观止!我收的是HDCD版,已觉声音已极度完美了,不知道SACD版会好成什么样子。
顺便一提,MC13在我的CD机上,非常良好的再现了民乐之美!



试听链接:http://www.mydcentr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133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20#

11. 漂

这张龙音的唱片我觉得也是国内最好的民乐专辑之一,录音真实可信,对音箱高中低频瞬态及泛音要求很高,放好了空气感十足。演奏也极为精彩,听得人如醉如痴!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