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写完了,整理一下,争取在第一页全部贴完。
==============================
说起来,入烧门十多年,也算个老烧了,可是就在恭迎
喇叭入门的前夜居然还会失眠……惭愧啊惭愧!作为一个半过来人,就让我显摆一下这些年的心路历程吧。
十多年前,我刚刚踏入烧界,还以为所谓的高保真世界就是35a,就是丹拿,就是马兰士,至于
JBL,见得多了,却一点都不走心——很简单都是在舞台、歌厅见到,和俺这个发烧友似乎没啥关系。以至于某一天,我问一个在电视台工作的朋友:你们单位都用什么
音箱?他抓抓头皮想了半天:一个丁勾一个B什么的……哦,原来是JBL。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接着混迹在AV199(avtime论坛)、家电bbs,发现很多老烧在玩JBL!有一篇文章叫什么远去的JBL
音响帝国,看得很感兴趣。但也只是感兴趣而已,不过好歹知道了JBL是好东西,美-帝-国-主-义那么嚣张霸道,绝不是空口白牙吹出来的,美-帝的东西绝不是浪得虚名。
一晃又是两三年,家里的入门AE书架箱早已换成了linn的电子分音西装,大英帝国的余晖把这套系统渲染得优雅、柔顺,不过需要爆发的时候还是能够露出獠牙展露出维多利亚**的凶暴本性。很满意,很喜欢,也许,
hifi之路就是这样吧,也许,这就是所谓的“一套音响可以听过世”吧。
---------------------------------
其实,在此之后,我还听了pmc的ob1和天朗的图贝利。那是一次去上海出差听到的,这两样东西对我的音响审美和价值观产生了直接的冲击。
先说pmc。ob1,不过是个6寸单元的落地箱,但是它的中频浑厚宽广,简直不敢相信这么瘦的音箱能出这么厚实宽松的声音!当然pmc的迷宫设计也相当有特色。至于图贝利,12还是10寸?忘记了,大单元的宽松,大箱体的精工设计,漂亮啊,原来,大箱子有大箱子的好处。
好吧,有因必有果,虽然我始终没有承认自己追求宽厚的中频和宽松的听感,但是,种下了种子,总有一天是会发芽的。
我是个很懒的发烧友,所谓懒,就是很少“家访”,善于闭门造车,善于泡论坛,喜欢看枪文,喜欢瞎想。所以我的发烧圈子很小,几个亲近的烧友用的器材档次和我差不多,基本上都是英国声的路子,没有太多借鉴意义,混在一起除了吹牛瞎侃,主要就是系统微调。别说,这几位哥们手艺一流,不(少)花钱办大事,其乐融融。
还有个亿万身家的烧友,绰号30万——用的是二手器材,成本价却高达30万,我听过的高档ATC/PMC/KEF都是在他家。说来好笑,此君极爱贵丰,可是贵丰偏偏“贵得发疯”,只有他一个人用。他用过大菠萝,不合适,出掉了,然后换前后级,不知道什么型号,我只知道非常贵,应该是旗舰,那个前级是双单声道设计,电源和前级还是分体的;后级也是双单声道,至于电源有没有独立我记不得了。反正地上黑压压的摆了6坨铁块,吓都吓死人。有一次,30万十分土豪的对我们几个说:兄弟们,地上这堆贵丰,你们看上哪台就抱走,别客气,能抱2台3台也行,不过有一个条件:不许找人帮忙。这不是欺负人嘛。然后他得到了在场所有人的差评,最终以许诺请大家搓一顿好的来收场。
关于贵丰,事情还没完。他被贵丰害惨了,执迷不悔;我们也被贵丰害惨了,一直以为贵丰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所以都不考虑贵丰的器材。从这个角度看,贵丰也被他害了。
这套贵丰,是6件套还是8件套,甲类设计,热烘烘的,电源供应肯定是大问题,还是二手,也不知道有没有暗伤。既然是甲类,就需要热机才能进入状态,可是这套贵丰的热机时间是……
……
好吧,别猜了,是——3个小时。
两个半小时都不行,就是tmd三个小时。时间一到,立刻脱胎换骨呼风唤雨要啥有啥,在此之前,各种推不动各种音色不对路各种毛病各种不爽……烧友聚会,谁tmd先瞎耗3个小时?于是乎,我们几个对贵丰的怨念越来越深,越来越深,越来越深……只有30万独爱贵丰,执着不悔。
受此影响,我们都认为,贵丰就是一坑爹货,又贵又没用,所以还是敬而远之的好,别给自己找不痛快。
当然,3个钟头之后的贵丰是相当相当牛逼的存在,在它的驱动下,30万的系统好听得不得了。深夜十一点多,我回到自己家里,打开全套linn西装听一遍穆特拉的流浪者之歌,才安心的关机睡觉。首先,linn本身是很好听的优雅却也能爆得起来,素质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其次,乙类的
功放没有什么热机一说(也不是没有啦,但冷机和热机的差别真的不算大),不会折磨你的耐心;最后,全套linn西装的协调性相当好,没有什么短板——相信我,协调的中低档系统能让你听得开心满意,不协调的高端系统会折磨得你夜不能寐。
嗯,很好。很好听。虽然和30万没什么可比性,但是已经足够好听了,而且,为了听一首歌我不用热机3个小时,甚至可以说立刻进入状态。30万的确能买到令人惊艳的系统,但30万兄家那套贵丰+kef、atc、pmc之类,实在没有什么好羡慕的。
一夜无梦。
6、7年前的某一天,我到厦门出差,一位朋友老姚(当然是烧友)拉着我去另一位烧友家里小坐。一进门我吓了一跳:那么大的音箱,简直像一扇小门!就在那一天,我见到了传说中的JBL4343。说实话,4343挺漂亮的,虽然大了点,但是深蓝色前脸、棕色木皮,大大的15寸单元,看起来很亲切,一点也不像某些品牌一样凶神恶煞、恶形恶状。
越大的音箱,是不是声音越粗?记得有人说过,功放的功率越大,音色就越粗糙,音箱也是如此吧?不是的。那天听到的,好像是飞利浦的小夜曲专辑,天哪,无比柔美细腻却又宽松温柔。我简直不敢把眼前的巨箱和那么柔美的箱子联系起来。太美了。那是中毒的感觉。不要问我什么叫中毒,真正的发烧友都知道,没有中过毒的就不是发烧友。
然后,我又听到了一件很奇葩的事情:这么大的箱子,却是用5w的小胆机推的。前级是马克列文森的某个型号,1万多还是2万多,记不得了,后级却是5w的小胆机!5w!前石后胆!还有音色如此细腻的巨型音箱!作为烧友,我的世界观全部都被颠覆了。
一打听,这箱子4万多。4万多,那么,一套凑出来10万就能把30万的贵丰kef打得找不着北了吧(说到这里,我要检讨一下。发烧友的大敌就是自作聪明。少花钱多办事是好事,但是哪有那么便宜的好事。而且,好胜好斗之心万万要不得。大家玩音响就是为了玩,要是一不小心出言不逊,伤了感情就不好了。)?
那天晚上,脑海里一直萦绕着那张月光小夜曲专辑的声音。太美了。当然,那套4343也不仅仅播放了那一张碟片,好吧,吐槽时刻开始。4343的主人,喜欢小编制、室内乐、人声,当主人在怂恿下放入一张“白头佬”,却出现了一种莫名其妙的效果:好吧,没有想象中的声嘶力竭和恶声,但明显是不健康、没有力量的声音。我知道,5w的胆机必然是这样的结局。
----------------------------------
当时的一听中毒,也是必然。作为一名5、6年烧龄的“中烧”,其实我没听过多少高档箱子。pmc的ob1,毕竟还是小单元,上不了台面,天朗的图贝利,也不过是全新2万上下的家具,30万系统虽好,但是经过那么一折腾什么好印象都没了——只要我愿意回忆,4343的声音今天还能清晰的在耳边环绕。这就是大箱的魅力吧。
记得我当时买全套linn西装的时候,js(哈哈,并非贬义,此人给的价格公道,慢慢的变成了朋友,但我就是当面叫他js,哈哈哈)告诉我,linn的落地箱,当时叫力佳(ninka)的,是很全面的箱子,全套linn很好听。
他没有骗我,js就像贩-毒一样,先卖给我力佳落地箱,然后是全能前级和LK85后级,然后是惊喜(genki)cd机。好了,西装穿好了,他又开始宣扬电子分音,把电子分音吹得神乎其神。于是我决定要买电子分音。
这东西,其实是很小众的,店里没有,只能去js以前的客户家里听。我是去听电子分音的,可是那位老兄家里可没办法把电子分音拆下来恢复成分音器,所以,说老实话,那天的主要目的没有达成,只是觉得:双功放果然比单后级推得好。副作用也不是没有,而且相当大:那哥们家里有个linn的10寸低音炮!
大炮起兮云飞扬啊,开炮,还是不开炮,it is not a question。当然要开!一开炮,低音弥漫,低频震撼,那种感觉真爽!linn的这款炮,据说是hifi炮,不是av炮,要价不菲,听感很不错,我立刻动了心。要买炮!拿破仑不就是靠炮兵起家的吗?一个av发烧友,搞的是9.2的系统,我弄个linn炮算不了什么。
我的大单元情结,也许就始于那一天。
不过,炮很贵啊,在js的忽悠下,还是先买了第二个lk85后级,过了一段时间又升级了电子分音——其实,我每一件linn的购买都是有时间间隔的。一是因为当时收入低,全套linn要花掉一年多的收入,只能蚂蚁搬家,二是逐件升级能够多次享受到渐入佳境的喜悦。如果你说这话是鬼扯,我可要反驳几句。中档的系统,敏感性没那么强,而且全套linn西装,自身的协调性相当好,你可以感觉到系统的缺点,那种还差一口气的感觉,但却绝不出恶声。
说回电子分音吧。linn的电子分音的确不错,装好分音卡的那一天,开声了10分钟,我还有些懵懵懂懂,却见从不来客厅参与hifi
活动的老爸竟然离开厨房出现在客厅,一言不发的站在边上好长时间!晚上吃饭的时候,老妈埋怨说又花那么多钱买音响,我也有些不好意思——没感觉到多少变化啊,可是老爸却是,嗯,很不错,很好听。慢慢的,我也感觉到了,电子分音就是把那层纱揭开了,把后级的驱动能力充分利用了,在我那套linn上面,有还是没有,真的是天壤之别。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欢电子分音,偏有人说,没有电子分音的系统更自然。要我说,加了电子分音的linn,就像美女穿上了软铠,英气逼人,必要的时候完全可以血溅五步,电分的linn,有了一些丹拿的特质,这是传统英国声没有的。
电子分音之后,js继续忽悠我买低音炮。一门炮1w啊,都是泪啊,有木有,现在恐怕更贵了啊……js说,炮可是好东西(当时正在为买不买而犹豫),你看linn的旗舰音箱“歌美”,自带10寸低音,10寸低音就是炮啊!低音炮是带功放的,那也是电子分音啊,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就有点“小歌美”的感觉啦!
于是就被忽悠买了炮。
------------------------------
全套linn让我安分守己了一段时间。那天系统现在我都留着——既好听,又好看。我回头找个图贴一下。樱桃色木皮哑铃结构的力佳,修长优雅,cd、前后级都是一模一样的黑色,整整齐齐放在灰色的架皇上,还有一颗四四方方的樱桃色低音炮,真是漂亮!赏心悦目有没有?
不过发烧友都是一样不安分的,这山望着那山高,4343事件让我魂牵梦萦,厦门的朋友又拼命鼓吹jbl这好那好,我也心痒痒的想买个JBL的小箱子玩玩。
可!是!
可是,他们说的JBL,不是音响城里的JBL。完全不同的东西。老烧口中的JBL,全都是30年以上的老古董。ohmy疙瘩,30年,我家只有一个调羹用了这么长时间吧?你在玩我吗?真想发一个现在流行的吐槽表情。
可是得到的答复是:新的jbl是垃圾,就是买老箱子,没错!从4310到4344,都是好东西,其他的就算了。铁杆烧友老过偶然得知(唉,什么偶然,估计他听我说4343的事情没有十次也有八次了)我蠢蠢欲动想玩玩古董箱,便告诉我,驱车200km,有一个卖古董音响的商人,我们当地大多数玩古董器材的都是找他买。信誉怎么样?还不错,没听说有什么纠纷。
于是我找到了此人的网站,上面挂了好多各式各样的音箱,有的看起来整洁如新,有的……哼哼,破破烂烂和垃圾一样,介绍里却敢鬼扯什么“成色极新,状态极佳”!我!靠!
我和jbl的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
找到了本省的古董音响商,我说了自己的要求:JBL(那是必须的!其他的也不懂哈),书架箱,还得是小书架(先买个便宜的试水哈),好推(结婚时买的国产甲乙类80w功放还限制呢),成色ok。
本来的目标是4301(朋友推荐的,说实话没见过没听过,基于对朋友的信任直接说了),结果没货。老板推荐某款书架,好像是L88?居然还是全频书架!然后回过头问朋友这箱子怎样,也许是太小众了吧,朋友说,既然这箱子都要5、6k了,还不如直接4310。来回打电话啊,老板人不错,告诉我,刚刚到了一对4310的家用版,叫L100,成色非常好,难得的是带箱说!我去,机龄40还带箱说?那品相状态肯定没问题的,8k多虽然贵了一些也不算过分,拿下!这是我第一次买二手器材,只看了几张老板发来的照片,一没听音,二没见实物,三没担保(支付宝、论坛中介等等全无),直接打款。所谓的包邮,就是包到长途汽车站而已。第二天,我开着车去长途汽车站,把这对宝贝迎了回来。
箱子的的确确是原装的。打开箱子,一股油漆味道。肯定是重新刷过漆了,不过木皮颜色不错啊,很干净整洁,单元也漂亮,看起来真舒服,比很多老箱那是好看得多的多的多!赞一个!
说明书真的有!其实就是买个情怀罢了,一堆英文,都是术语根本看不懂,不说也罢。估计没有箱说可以便宜个300吧?
还有网罩。据说4310/L100很难买到有网罩的——泡沫网罩非常漂亮,但经不起岁月侵蚀,老早烂掉了。这个网罩是木框是原配的,罩布是黑色尼龙绳编制的,看起来还不错。说实话,我不喜欢没有网罩的箱子——碰上熊孩子多么可怕,大家都知道的。
来欣赏一下吧,当时它在店里的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