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3738394041424344» / 66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与书籍有关的点点滴滴(《白鹿原》) [复制链接]

801#

经常和大家谈到蒋勋,蒋勋谈艺术史,谈《红楼梦》,谈美,都具有很高水平,我也喜欢看。不过对于他谈的内容,我也不是全部都同意。

前几天看手机看到蒋勋老师谈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我们可以了解到,蒋勋老师的世界观是倾向于唯物主义的。蒋勋老师在那个视频里谈到,大意是:大山和大河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类意志为转移,如果人类不存在了,而大山大河仍然在那里…….看到这里,我们会发现这种哲学观点非常熟识。其实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这样的。如果是20年前,我也会同意蒋勋老师的哲学观点。因为我有阅读的习惯,在30多岁的时候,我开始自学一些西方的哲学思想,我看到了另一个世界。几十年以来,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是艺术,一个是哲学。

蒋勋老师的观点,也就是认为在我们人类主观意识之外,是存在一个客观独立的世界的,就叫“外部世界”吧。这种思想认为,如果人类不存在了,而外部世界是仍然存在的。外部世界是客观的,物质的,是不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的。而西方唯心主义哲学是不认同这种唯物主义思想的。对这个问题,平时我也经常谈的,我简单复述一下。比如上面那个经典的例子,“森林里的一棵树”这个典故,就体现了唯心主义思想,我就不重复了,大家可以看我前面谈的。树倒下发出的声音的存在是有赖于人类的意识的,如果人类不存在,那么声音也不存在。推而广之,世界和宇宙也是这个道理,如果人类不存在了,世界和宇宙也是没有意义的。人类的意识,和所谓的“外部世界”具有关联性,它们不是割裂的。外部世界的存在,其实是有赖于人类的意识的,是我们的意识,构建了这个所谓的外部世界,这个世界其实是主观的。这种思想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贝克莱。贝克莱甚至认为物质是不存在的,是观念存在于人类的心灵之中。这种思想,与东方的佛教思想也是有某些相似之处的。贝克莱是一个英国的著名哲学家,也是一位大主教,天资聪颖,他的思想,在西方至今具有很大的影响力。象美国的著名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就是以贝克莱的名字命名的,伯克利即贝克莱,以纪念这位伟大的哲学家。

我们的科学和哲学,应该加强对人类意识的研究和探寻……..

唯物和唯心,其实有可能是同一件事不同的两面,并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这是因为我们人类从不同角度看问题,说到底,这是因为世界本身就是二元的,甚至是多元的。一直以来,就我的肤浅理解,我认为二元论有一定的道理,世界是由相互对立的两种事物或元素构成。比如刚柔、美丑、唯心和唯物、利己与利他、主观与客观、东方与西方…….等等。中国最古老的哲学《易经》就是以二元论为基础的。正是因为二元对立,甚至多元的格局,它们相互竞争,互相激荡,我们这个世界才会更有活力,才会不断向前发展。比如东方与西方的不同,文化、艺术的差异,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对立,中国与西方,尤其是与美国的竞争,等等,都可以在哲学层面得到解释。

我在这里谈的这些,大家要与我在前面757#,756#谈的相关内容结合起来理解。说得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指正。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802#

对爱因斯坦与泰戈尔对话的解释

爱因斯坦与泰戈尔的对话,我以前发过,就不重复再发了。爱因斯坦和泰戈尔的分歧来自于唯物和唯心,即物质是否独立于意识而存在?下面这个对这两位伟人的对话的解释,我觉得还比较靠谱,就转载一下:

爱因斯坦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泰戈尔则是印度史诗级哲学家和诗人,那么当两人相遇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1930年7月14日,爱因斯坦在他位于柏林郊区的家中迎接了泰戈尔,两人随后进行了历史上最激动人心、最引人入胜的对话之一,深刻地探讨了科学、意识和哲学

一开始,爱因斯坦问泰戈尔:“你相信独立于这个世界的神性吗?”

泰戈尔回答道,不是孤立的,没有任何事物不能被归于人类的个性,这证明了宇宙的真理就是人类的真理。

随即,爱因斯坦对宇宙本质进行了解释:世界是一个依赖于人类的统一体;世界是作为独立于人的因素之外的现实。

泰戈尔表示:“当我们的宇宙与永恒的人类和谐相处时,我们知道它是真理,它是美。”

爱因斯坦不是很认同这一点,他说道:“我同意美的概念,但不同意真理的概念。”

泰戈尔辩称:“为什么不呢?真理是通过人来实现的,它存在于宇宙心灵的完美理解中。我们每个人都是通过意识来接近真理,否则我们怎么能知道真理呢?”

爱因斯坦不紧不慢地说道:“我不能科学地证明真理独立于人类,但我坚信这一点。无论如何,如果有一个独立于人的实在,也有一个相对于这个实在的真理。”

接下来,爱因斯坦举了一个例子:如果没有人在屋子里,桌子也会一样存在。

泰戈尔则针锋相对地说:“科学已经证明,桌子作为一个物体是一种外观,因此如果人脑认为桌子是虚无的,桌子就不会存在。同时必须承认,物理实在不过是电力的多个独立的旋转中心,也属于人类的思想。”

两人最终没能达成一致,爱因斯坦只好说:“我比你虔诚。”

事实上,爱因斯坦和泰戈尔的分歧来自于唯物和唯心,即物质是否独立于意识而存在,这一点即便放在当今科学界也颇有争议,比如有科学家认为,宇宙的存在是由观察者决定的,没有观察者,宇宙也就毫无意义。
无论如何,爱因斯坦和泰戈尔的对话非常深刻,在各自领域洞悉了存在的意义,仿佛开启了“上帝模式”。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803#

爱因斯坦是著名科学家,他的思想是倾向于唯物主义的。
而泰戈尔属于唯心主义。泰戈尔的思想受印度哲学影响。他也去过英国留学,他也许也受英国唯心主义思想影响。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804#

最后我说几句关于论坛发帖的事情吧。
“写”其实是很容易的,难的是“思考”。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805#

爱因斯坦和泰戈尔都获得过诺贝尔奖。
爱因斯坦因为光电效应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而泰戈尔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806#

我们都知道有一句名诗:“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就出自泰戈尔的著名诗集《飞鸟集》。
我国翻译泰戈尔诗歌的权威是郑振铎和冰心。
泰戈尔的诗歌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过重大影响,启迪了郭沫若、徐志摩、冰心等人。
受泰戈尔的《飞鸟集》影响,冰心写出了《繁星•春水》。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807#

冯唐也翻译过泰戈尔《飞鸟集》,
因为太出格,后来遭到封杀。出版的翻译泰戈尔的《飞鸟集》的图书被全部召回。
冯唐还是很有才华的,很有个性、特立独行的一个人。
他的小说很有名,有些被改编成电影。他的杂文写得非常好。
他也写诗歌,他的诗歌还是很有新意的,有原创性。
有人问过冯唐,对自己的创作,那些最满意?
冯唐回答说,是诗歌。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808#

我就顺着这个思路写一点东西吧,不一定很有逻辑性,但这些内容是有关联性的,
我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吧,仅供娱乐。
与冯唐比较友好的一位友人,就是柴静。
柴静是中央电视台的一位著名主持人。她写的东西也非常值得一看。
那种对社会的关怀,对弱势群体的同情,跃然纸上。
她出过一本书叫《看见》,这本书非常有名。
《看见》记录了十年间我国重大的公共事件,如非典、汶川地震、北京奥运、药家鑫事件等的记录,
更有柴静个人的精神成长历程。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809#

另外,我对刘瑜也很有好感。
刘瑜是清华大学的一位老师,专业是政治学。刘瑜曾留学美国,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
她写的《民主的细节》、《送你一颗子弹》等书都非常受欢迎,是著名畅销书。
刘瑜有一篇文章叫《愿你慢慢长大》,是一封写给她女儿的信。
在央视由董卿主持的《朗读者》节目中,由张梓琳朗读,引起广泛关注。
张梓琳是第57届世界小 姐选美大赛总决赛冠军,是中国在世界级选美赛事中夺冠的第一人。
在《愿你慢慢长大》这封信里,有一段话非常有名,是刘瑜对自己女儿的期望:
“愿你有好运气,如果没有,愿你在不幸中学会慈悲。
愿你被很多人爱,如果没有,愿你在寂寞中学会宽容。”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810#

刘瑜《愿你慢慢长大》精彩段落

今年六一儿童节,正好是你满百天的日子。
当我写下“百天”这个字眼的时候,着实被它吓了一跳——一个人竟然可以这样小,小到以天计。在过去100天里,你像个小魔术师一样,每天变出一堆糖果给爸爸妈妈吃。如果没有你,这100天,就会像它之前的100天,以及它之后的100天一样,陷入混沌的时间之流,绵绵不绝而不知所终。
就在几天前,妈妈和一个阿姨聊天,她问我:为什么你决定要孩子?我用了一个很常见也很偷懒的回答:为了让人生更完整。她反问:这岂不是很自私?用别人的生命来使你的生命更“完整”?是啊,我想她是对的。但我想不出一个不自私的生孩子的理由。
古人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自私吗?现代人说:“我喜欢小孩”,不自私吗?生物学家说“为了人类的繁衍”,哎呀,听上去多么神圣,但也不过是将一个人的自私替换成了一个物种甚至一群基因的自私而已。
对了,有个叫道金斯的英国老头写过一本书叫《自私的基因》,你长大了一定要找来这本书读读,你还可以找来他的其他书读读,妈妈希望你以后是个爱科学的孩子,当然妈妈也希望你在爱科学的同时,能够找到自己的方式挣脱虚无。
因为生孩子是件很“自私”的事情,所以母亲节那天,看到铺天盖地“感谢母亲”、“伟大的母爱”之类的口号时,我只觉得不安甚至难堪。我一直有个不太正确的看法:母亲对孩子的爱,不过是她为生孩子这个选择承担后果而已,谈不上什么“伟大”。
以前我不是母亲的时候不敢说这话,现在终于可以坦然说出来了。甚至,我想,应该被感谢的是孩子,是他们让父母的生命“更完整”,让他们的虚空有所寄托,让他们体验到生命层层开放的神秘与欣喜,最重要的是,让他们体验到尽情地爱——那是一种自由,不是吗?能够放下所有戒备去信马由缰地爱,那简直是最大的自由。作为母亲,我感谢你给我这种自由。
也因为生孩子是件自私的事情,我不敢对你的未来有什么“寄望”。没有几个汉语词汇比“望子成龙”更令我不安,事实上这四个字简直令我感到愤怒:有本事你自己“成龙”好了,为什么要望子成龙?如果汉语里有个成语叫“望爸成龙”或者“望妈成龙”,当父母的会不会觉得很无礼?
所以,小布谷,等你长大,如果你想当一个华尔街的银行家,那就去努力吧,但如果你仅仅想当一个面包师,那也不错。如果你想从政,只要出于恰当的理由,妈妈一定支持,但如果你只想做个动物园饲养员,那也挺好。
我所希望的只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你能幸运地找到自己的梦想——不是每个人都能找到人生的方向感,又恰好拥有与这个梦想相匹配的能力——也不是每个人都有与其梦想成比例的能力。
是的,我祈祷你能“成功”,但我所理解的成功,是一个人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有敬畏与热情——在妈妈看来,一个每天早上起床都觉得上班是个负担的律师,并不比一个骄傲地对顾客说“看,这个发型剪得漂亮吧”的理发师更加成功。
但是,对你的“成就”无所寄望并不等于对你的品格无所寄望。妈妈希望你来到这个世界不是白来一趟,能有愿望和能力领略它波光潋滟的好,并以自己的好来成全它的更好。
妈妈相信人的本质是无穷绽放,人的尊严体现在向着真善美无尽奔跑,所以,我希望你是个有求知欲的人,大到“宇宙之外是什么”,小到“我每天拉的屎冲下马桶后去了哪里”,都可以引起你的好奇心;我希望你是个有同情心的人,对他人的痛苦——哪怕是动物的痛苦——抱有最大程度的想象力因而对任何形式的伤害抱有最大程度的戒备心;我希望你是个有责任感的人,意识到我们所拥有的自由、和平、公正就像我们拥有的房子车子一样,它们既非从天而降,也非一劳永逸,需要我们每个人去努力追求与奋力呵护;我希望你有勇气,能够在强权、暴力、诱惑、舆论甚至小圈子的温暖面前坚持说出“那个皇帝其实并没有穿什么新衣”;我希望你敏感,能够捕捉到美与不美之间势不两立的差异,能够在博物馆和音乐厅之外、生活层峦叠嶂的细节里发现艺术;作为一个女孩,我还希望你有梦想,你的青春与人生不仅仅为爱情和婚姻所定义。
这个清单已经太长了是吗?对品格的寄望也是一种苛刻是吗?好吧,与其说妈妈希望你成为那样的人,不如说妈妈希望你能和妈妈相互勉励,帮助对方成为那样的人。
有一次妈妈和朋友们聊天,我说希望以后“能和自己的孩子成为好朋友”,结果受到了朋友们的集体嘲笑。他们说,这事可没什么盼头,因为你不能预测你的孩子将长成什么样,一个喜欢读托尔斯泰的妈妈可能生出一个喜欢读《兵器知识》的小孩,一个茶党妈妈可能生出一个信仰**的小孩,一个热爱古典音乐的妈妈可能生出一个热爱摇滚的小孩,甚至,一个什么都喜欢的妈妈可能生出一个什么都不喜欢的小孩?而就算他价值观念兴趣爱好都和你相近,他也宁愿和他的同龄人交流而不是你。所以,朋友们告诫我,还是别做梦有一天和你的孩子成为朋友啦。
好吧,妈妈不做这个梦了,我不指望你15岁那年和爸爸妈妈成立一个读书小组,或者25岁那年去非洲旅行时叫上妈妈。如果有一天你发展出一个与妈妈截然不同的自我,我希望能为你的独立而高兴。如果你宁愿跟你那个满脸青春痘的胖姑娘同桌而不是妈妈交流人生,那么我会为你的人缘而高兴。如果——那简直是一定的——我们为“中国往何处去”以及“今晚该吃什么”吵得不可开交,如果——那也是极有可能的——你也像妈妈一样脾气火爆,我也希望你愤然离家出走的时候记得带上手机、钥匙和钱包。
小布谷,你看,我已经把太多注意力放在“以后”上面了,事实上对“以后”的执着常常伤害人对当下的珍视。怀孕的时候,妈妈天天盼着你能健康出生,你健康出生以后,妈妈又盼着你能尽快满月,满月之后盼百天,百天之后盼周岁?也许妈妈应该把目光从未来拉回到现在,对,现在。
现在的你,有一百个烦人的理由,你有时候因为吃不够哭,有时候又因为厌奶哭,你半夜总醒,醒了又不肯睡,你常常肠绞痛,肠绞痛刚有好转就又开始发低烧,发烧刚好又开始得湿疹?但就在筋疲力尽的妈妈开始考虑是把你卖给马戏团还是把你扔进垃圾桶时,你却靠在妈妈怀里突然憨憨地一笑,小眼睛眯眯着,小肉堆堆着,就这一笑,又足以让妈妈升起“累死算了”的豪情。
岂止你的笑,你睡着时嘴巴像小鱼一样嘬嘬嘬的样子,你咿咿呀呀时耸耸着的鼻子,你消失在层层下巴之后的脖子,你边吃奶边哭时的“哎呀哎呀”声,你可以数得出根数却被妈妈称为浓密的睫毛?都给妈妈带来那么多惊喜。
妈妈以前不知道人会抬头这事也会让人喜悦,手有五个手指头这事也会让人振奋,一个人嘴里吐出一个“哦”字也值得奔走相告——但是你牵着妈妈的手,引领妈妈穿过存在的虚空,重新发现生命的奇迹。现在,妈妈在这个奇迹的万丈光芒中呆若木鸡,妈妈唯愿你能对她始终保持耐心,无论阴晴圆缺,无论世事变迁,都不松开那只牵引她的手。
小布谷,愿你慢慢长大。
愿你有好运气,如果没有,愿你在不幸中学会慈悲。
愿你被很多人爱,如果没有,愿你在寂寞中学会宽容。
愿你一生一世每天都可以睡到自然醒。
布妈
2013.5.22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811#

下面这篇文章是刘瑜谈美国教育的。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812#

刘瑜:哈佛大学的课程清单

哈佛大学的课程清单,随便这么一列,就有37个。对于一个求知欲很强的人来说,这些课程简直就是一场饕餮之宴,举着筷子,不知从何下手。不知道清华北大,能给那些刚刚背井离乡的18岁孩子,开出上述37门课中的几门。

我在哈佛做一年博士后,这一年,除了领钱,基本也没有什么别的任务。为了防止自己整天缩在家里,把薄薄的那一沓钱翻来覆去地数,我决定去旁听几门课。

那天我去学校我所在的机构,跟机构里的秘书表达了此意。她非常干脆地说,没问题啊,只要教授同意,都可以呀。我问,有没有一个什么社科方面的课程清单,我看看有什么课可选。我问的时候,想象的是几页纸,可以站那顺手翻完。结果说时迟那时快,柔弱的女秘书突然掏出一个庞然大物,向我递过来,我伸手一接,胳膊差点因为不堪重负而当场脱臼。

定睛一看,这本1000多页的玩意儿仅仅是本科和文理学院的课程表及课程的简单介绍(一般3-5行的介绍)。我估计,把哈佛全校的课程名单一一排列出来,是不是得绕上赤道一周两周啊。

端着它回到办公室,仔细研读起来。如同一个饥饿无比的人,捧着一个写满了各种山珍海味的菜单,边咽着口水边往下读。让我震撼的不仅仅是哈佛所提供的课程之多,更重要的是它所提供的课程之人性化。

哈佛大学之所以是一流的大学,当然是因为它最有钱,然后用这些钱买了最先进的设备和雇了最牛的教授。但是同时,也是因为它蕴涵了丰富的人文精神,而这一精神,最集中地体现在它的“核心课程”上。

所谓“核心课程”,就是学校提供给本科生的一系列基础课,学生必须从中选出几门作为必修课。这些基础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进入知识的细枝末节之前,能够对他所置身的世界有一个框架性的理解和探索。这样当他置身于自己的专业时,能够知道自己所学习的,不过是一个巨大有机体里面的一个毛细血管。

哈佛的“核心课程”分成七个板块:外国文化、历史学、文学和艺术、道德伦理、定量推理、科学和社会分析。拿道德伦理这个板块作为例子,所给的课程包括:

1.民主与平等

2.正义

3.国际关系与伦理

4.伦理学中的基本问题

5.儒家人文主义

6.有神论与道德观念

7.自我,自由与存在

8.西方政治思想中的奴隶制

9.社会反抗的道德基础

10.共和**的理论与实践

11.比较宗教伦理

12.传统中国的伦理和政治理论

13.古代与中世纪政治哲学史

14.现代政治哲学史

“科学”板块所给课程包括:

1.光与物质的性质

2.空气

3.宇宙中的物质

4.观察太阳与恒星

5.时间

6.爱因斯坦革命

7.环境的风险与灾难

9.音乐和声音的物理学

10.看不见的世界:科技与公共政策

11.能源、环境与工业发展

其他的板块就不列了,太长。基本上,“核心课程”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们在开始研究树木之前,能够先看一眼森林。最好能够把这个森林地图印在大脑上,以后走到再细小的道路上,也不会迷路。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813#

我再列一些“本科新生研讨会”的课程。这些课程是什么宗旨、什么来头,我不大清楚,但是有些课程名称开得非常诱人,因为名单太长,我只列上那些我感兴趣的课程——也就是如果我有三头六臂会去旁听的课程:

1.人的进化

2.翅膀的进化

3.细菌的历史

4.银河与宇宙

5.象棋与数学

6.疾病的话语

7.DNA简史

8.美国的儿童医疗卫生政策

9.道德判断的本质

10.火星上的水

11.医药公司与全球健康

12.传染病对历史的影响

13.非洲的艾滋病

14.关于意识的科学研究

15.什么是大学

16.俄罗斯小说中的爱情

17.怀疑主义与知识

18.基督教与美

19.浮士德

20.黑人作家笔下的白人

21.香蕉的文化历史

22.乌托邦与反乌托邦

23.苏格拉底及其批评者

24.怎样读中国的诗歌

25.互联网与法律

26.美国的70年代

27.语言与政治

28.美国的总统选举

29.60年代的青春文化

30.盗版

31.全球变暖与公共政策

32.公共健康与不平等

33.公墓的历史

34.“犯罪”的概念

35.烟草的历史

36.酷刑与现代法律

37.大脑的测量:心理学实验的兴起

你看,随便这么一列,就有37个。对于一个求知欲很强的人来说,这些课程简直就是一场饕餮之宴,举着筷子,不知从何下手。

不知道清华北大,能给那些刚刚背井离乡的18岁孩子,开出上述37门课中的几门。

我相信,大学精神的本质,并不是为了让我们变得深奥,而恰恰是恢复人类的天真。天真的人,才会无穷无尽地追问关于这个世界的道理、关于自然、关于社会。大学要造就的,正是达尔文的天真、爱因斯坦的天真、黑格尔的天真、顾准的天真,也就是那些“成熟的人”不屑一顾的“呆子气”。“成熟的人”永远是在告诉你: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而合理的就是不必追究的,不必改变的。

真正的人文教育,是引领一群孩童,突破由事务主义引起的短视,来到星空之下,整个世界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数学、物理、生物、心理,像星星一样在天空中闪耀,大人们手把手地告诉儿童,那个星叫什么星,它离我们有多远,它又为什么在那里。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814#

《绿皮书》

“Green Book,它的全称其实为《黑人驾驶者绿皮书》(The Negro Motorist Green Book),因为美国当时(20世纪60年代)南方多州歧视现象严重,很多时候会爆发冲突。一名叫做维克多•格林的作者创作了该书,记录可供有色人种用餐和住宿的地方,方便黑人同胞在这些州中旅行时规避不必要的风险——这就足以展现了属于那个荒诞年代的恐怖和不平等了。”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815#

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绿皮书》

以下内容转载自网络

《绿皮书》是由彼得•法雷利执导,维果•莫特森、马赫沙拉•阿里主演的剧情片,于2018年9月11日在多伦多国际电影节首映 ;2019年3月1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

该片改编自真人真事,讲述了保镖托尼被聘用为世界上优秀的古典钢琴家唐开车。钢琴家将从纽约开始举办巡回演奏,俩人之间一段跨越种族、阶级的友谊的故事 。这是一部成功的公路片。

取材于真实故事的《绿皮书》,电影以黑人主顾与白人司机跨越南美的公路之旅为展开,两个完全处于不同身份,不同阶级,甚至对对方都带有偏见的人,他们在这段危机四伏却又妙趣横生旅程中所建立的友谊,不仅跨越着种族的隔阂,更诠释着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去真正面对自我。

《绿皮书》是一部充分运用差异来营造戏剧张力的作品,从表现上看电影所一展的是在美国上世纪六十年代,在种族歧视仍旧根深蒂固的南美,作为主顾的黑人钢琴家唐与白人司机托尼,两人在旁人眼中身份错位的差异,但更深入的则是黑人钢琴家在自我身份上认知的矛盾。是白人托尼,他眼中对黑人固有偏见的转变。

对于受雇于唐的托尼,他在伊始从骨子里是歧视黑人的,这一点电影透过伊始他丢掉黑人喝过水杯的镜头便淋漓尽致的展现而出,但迫于生计,他又不得不接下了这一工作,而对受过高等教育,衣着考究的唐,他的差异在于,他一方面渴望真正融入上流社会,但他却不得不在南方按照“绿皮书”中所示的住在供黑人居住的旅馆,可在这里他与自己的黑人同胞又显得格格不入,另一方面他又希望用自己的才华为黑人争取更多的公平,所以才冒着危险开始了这段本没有必要的南美之旅。

电影也正是借这段旅程,赋予了两个人物以充沛鲜活的形象,从小接受优良教育的唐,他在托尼面前展现着自己过人的音乐天赋,也帮助托尼在为妻子的信中写出甜蜜的爱语,唐的一切都在改变着托尼对黑人的固有认知,而也是在这段旅程中,托尼为唐放着他从未听过的黑人音乐,为他买从未吃过的炸鸡,在两人彼此相处的过程中,唐也逐渐认识到了什么才是最真实的自己。

在电影开始,身着华袍,坐于王座上的钢琴师对自我的认知其实是迷茫的,正如他在电影中所爆发的情绪,既不够“黑”,也不够“白”,更不够“Man”,才华与金钱在彼时美国的不少地方并不能为他换来尊严,面对无处不在的歧视,他在托尼身上学到的是勇气,从为了上厕所折返酒店到自我尊严的保护,到对拒绝自已用餐餐厅的拒演,再到最后开心的在黑人餐厅演奏起爵士乐,在旅程终点收获的是焕然一新的自己。

《绿皮书》是一部反种族歧视的杰作,但比歧视更可怕的其实是自我歧视,在电影黑与白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对人性原则的坚守,更是无惧改变自我的勇气。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816#

谢谢李兄贴的文章,这令我有继续浏览HIFI168的动力。硬件版块器材太高大尚了,自己的器材已基本到位,没有升级的动力,只有音乐版李兄的贴值得阅读。
TOP
817#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818#

展现平凡百姓生活史,描绘国家发展壮阔画卷
——关于长篇小说《人世间》的对话

来源:文汇报 | 梁晓声  王雪瑛

2022新春大剧《人世间》开播以来,创下CSM全网央视一套近三年来电视剧平均收视率新高。58集电视剧改编自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梁晓声创作的同名长篇小说。梁晓声以115万字的长卷塑造出百多个人物,书写了50年百姓生活史;电视剧以丰富生动的视听语言,展现了中国社会变革史,让观众从周家人身上的“小故事”,感受到改变中国的“大事件”,三线建设、上山下乡、恢复高考、知青返城、对外开放、出国潮、下海、国企改革、搞活经济、棚户区改造、反腐倡廉……《人世间》将**糅进了人物的日常生活乃至命运转折中,环环相扣的矛盾冲突,家国统一的叙事方式,成功吸引了全年龄段观众,形成了全家追剧模式。

是什么触发了梁晓声的创作初心?让他调动丰厚的人生积累,真实的生命体验创作出饱含**质感的恢弘长卷;作家孜孜以求的是叩问:生而普遍、命定平凡的人如何与“可敬”两字结伴而行。通过评论家与作家的深入对话,让读者更了解梁晓声的创作心路和观剧体验。

“我的家是一个相濡以沫、共克时艰的家”

王雪瑛:今年春节的“年味儿”很丰富,有春晚的笑声,餐桌上的乡情,冬奥会的兴奋,还有家人围看电视剧《人世间》的温馨。电视剧拍摄完成后,央视播出前您看过吗?现在您晚上也追剧吗?哪些剧情让您特别有触动?电视剧跟小说相比哪些方面有改动?

梁晓声:开播前,导演请我看过初剪片68集,我和导演也是朋友,他想听听我的意见“开剪”,主要是台词方面的意见。我也像审片员,每次记下来想法,向他汇报。由68集到58集,某些情节重新编辑了,所以现在我每晚也看,否则没有发言权。

我曾明确表态绝不干涉改编,故我没有看过一行剧本。原著中郝冬梅的父亲在那个动荡年代就去世了,他失去了复出工作的机会;秉昆也遇到过第三者,但不是孙赶超的妹妹;秉义那段北大荒岁月中,帮助处理“回城”事宜和人物关系与原著有所不同;原著中写周蓉的笔墨多,人物便更丰满,由她折射当年新一代知识分子心路历程。须知,对于改编,我认为原著内容只不过是一堆建材而已,砖瓦石沙、水泥木料。导演是总建筑设计师,编剧是绘图师,演员及全剧组是体现团队。原著是拼图结构,电视剧则要有主线,故改编难度甚大。体现下岗工人大群体命运的情节,更触动我一些。

王雪瑛:《人世间》以中国北方城市里的平民社区“光字片”周家三兄妹的人生轨迹为情节脉络,叙写了三代人的奋斗历程,展开了一幅以东北地区为基轴、以点带面的国家**的变迁图景。您曾经说:“我人生最大的不中意就是对父母歉疚。希望年轻人了解自己的父母、祖父母辈是从中国以往怎样的岁月过来的……”请说说这部小说的创作缘起。

梁晓声:小说创作的初心源于我个人的情感。我父亲曾是大三线的工人,我小弟曾是酱油厂工人,我和我大弟下乡时,我们的哥哥患病,这使我小弟的留城岁月比秉昆还难,他和他工友们的友谊正如“六小君子”。而我母亲当年将不少留城小青年认做了干儿子、干女儿,他们如今仍叫我二哥。父母、小弟都已去世,为这种民间至可宝贵的情愫留下文字记录,也是我创作的动力之一。

王雪瑛:人物塑造是长篇小说成功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人世间》是一部人物众多的宏阔长卷。周家父母与孩子的亲情和互爱,三兄妹的成长经历中,是不是都有着您的真实人生经验和情感体验?您和“三兄妹”是同代人,熟悉他们的经历,理解他们的选择,请说说您的人物塑造与人生经验的关系,周秉义的身上有您成长中的影子?小说中哪个人物的塑造,让您感到尤为成功?

梁晓声:我的家是一个相濡以沫、共克时艰的家,手足之间很相爱,我们兄妹也很心疼父母。在原著中,哥哥秉义和姐姐周蓉对小弟秉昆也是很爱护的;但留城的小弟身上,反而家庭责任更集中,直接承受的压力也更大,这是没办法的事。我家的关系不像原著中呈现的那么复杂,但某一时期比周家的生活还艰难,两个弟弟、一个妹妹,三对夫妻中有五个下岗,没收入了,家中还有一个常年患病的哥哥,住房还都成问题,简直不敢回忆。幸而那时我还有些稿费,那是我靠一支笔扶贫的十年,个中辛酸唯有自知。所以我写下岗工人生活,无需了解情况。秉昆身上有我是知青时的影子,便是义气。周蓉身上有我成为作家后的影子,便是清高。秉义身上有我写《人世间》时的影子,便是宠辱不惊,几无棱角了,只想与人生和平共处。蔡晓光是我更喜欢的人物,所以我让他成为后来的周蓉之护花使者。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819#

“从作家的视角做好一名**的书记员”

王雪瑛:《人世间》书写了几代中国人的命运与选择,描绘了一幅写实的社会众生相。您是共和国的同龄人,这部时间跨度长达50年的城市百姓生活的长卷,应该充分调动了您的人生经验,也展示出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生命力?

梁晓声:1977年我从复旦一毕业便分到了北京电影制片厂。其后两年,编导室经常组织到电影资料馆观摩。从电影起点开始,我看了大量外国电影,所以我较早接触了电影的亦即文学的别种理念和流派。但我还是更喜欢现实主义这一风格,或曰更愿创作现实题材。我不讳言,这种风格的坚持,的确源于“文以载道”理念。但今日之现实主义,其实已从别种流派那里借用了不少营养,故也是最显然的“拿来主义”。许多人认为现实主义便是反映人在现实中是怎样的,这固然不错,却不全面。另一点是我后来悟到的,现实主义也必然要反映人在现实中应该怎样,可以怎样,仅反映是怎样的,那是镜子的功能,而且因人而异,也许是凹凸镜。应该怎样,可以怎样,才使文学更成为文学。悟到此点,再重温名著,发现托尔斯泰、屠格涅夫、车尔尼雪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雨果、哈代、狄更斯们的作品都有那一主基调,《简爱》《红字》也有,而且不是人性之理想主义,而是现实主义“睽注”之眼的全面性。悟到此点对我后来的创作有启发;要是不兼顾此点,现实主义会是片面的主义。这些体会我在《人世间》的写作中有融汇。

王雪瑛:在这部现实题材的长篇中,您尤为关切的是什么?平民百姓间相濡以沫的真情,他们面对生活自强不息的坚韧,改变人生和命运的奋斗,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梁晓声:李路导演是有民间情怀的,民间是我和他、海玲同志相互交流时的一种说法,泛指最普通的大众。我们认为,在国家危难时期,他们中所产生的儿女一向能与国家共克时艰,若将年代前移至抗日时期,“光字片”中的大多数儿女,军工厂的大多数工人,都会是中国抗日的坚强后盾。周家儿女和他们的发小肯定会秉持“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同仇敌忾。若以后国家又有什么坎,他们仍会坚韧地与国家共同克服。进言之,大多数英烈并非希腊神话中那些神的子孙,而是民间的一些好儿女,成为党的高级干部的冬梅父母,马守常夫妇便产生于民间,秉义也是。和平时期,民间儿女很平凡,战争年代,他们都会义无反顾地成为保家卫国的英勇战士。基于这样一种对于民间的认识,导演将向民间之坚韧精神致敬作为全剧的思想主旨,这一点在演员们身上都有体现,坚韧被他们诠释得很充分。

王雪瑛:每天追剧的观众看到了“人世间”生命力旺盛的人物群像,自强坚韧的周秉昆有着敢较真的执拗,重情义的乐群;成熟稳重的周秉义想方设法为工人、为百姓办实事;个性率真的周蓉自带理想主义的光芒和艺术气质;泼辣热情的春燕挥洒着敢说敢做的个性;身处逆境的郑娟磨练着隐忍坚强中的明理,散发着温柔细致的性格魅力……李路导演将电视剧中几位主演称之为“四梁八柱”,您如何评价主演们对角色的理解、把握和演绎?他们演出了您心目中的形象吗?

梁晓声:我作为观众认为春燕夫妻、国庆和赶超夫妻,还有郑母,光明虽非主角,也都表演得极出色,我给他们打满分。他们各自虽有这样那样的性格缺点,但仅凭那种顽强旺盛的,并且尽量做好人的生存意志,也够得上了不起三个字了。他们都活出了几分绝不被困难所压倒的劲头,而这真是中国人宝贵的总体性格。全剧组将为普通的并不完美的他们立传视为己任。

王雪瑛:虽然他们在“人世间”遭遇了生活的磨难,命运的坎坷,但他们在历史进程中奋斗成长,在曲折逆境中相濡以沫,他们有情有义的担当,善良正直的本色,传递着家的温暖,人性的光华,过好日子的信心和力量,吸引着不同年龄段观众沉浸其中。《人世间》让我们感到了文学抚慰人心的力量。您认为文学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您40年来孜孜不倦的文学创作传递的是什么?

梁晓声:“文化天下”是中国文化的特征,这当然会使文化的责任甚大。文学是文化的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戏剧、小说也会肩起“化人”的义务,他们是各式各样的,但“化人”之一派,从未缺席。

我早已过了通过小说来证明自己才华的年龄,何况我也没才华,并且也早就放弃了“秀深刻”的企图。世界已变平了,谁又比谁不深刻呢?故所以然,我只要求自己尽量从作家的视角,做好一名**的书记员罢了。要做好就得抓住点儿意义,即使别人都不信,自己也要信。我通过文学反复所传达的,无非这样一种叩问:在心性方面,人应该是怎样的,又可以是怎样的?尤其是生而普遍、命定平凡的人,其人生如何与“可敬”两字结伴而行。

王雪瑛:《人世间》营造出一种极富魅力的“史诗感”,在收获的众多好评中,“史诗感”成为高频词。作为创作经验丰富的作家,您是如何理解“史诗感”的,“史诗感”也是您在《人世间》的创作中追求的吗?

梁晓声:“史”指年代感,“诗”指人之心性质地,两者结合,确乎是导演及其创作团队所追求的。最后要说的是,我只不过是原著,电视剧《人世间》是央视、腾讯影业和新丽影业公司等倾情打造的项目,是导演及其创作团队努力完成的作品,我只不过是他们的付出的受益者,是他们的成功的欣赏者,分享者,如许多观众一样。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820#

《人世间》:好好生活就是美好生活

来源:文汇报 | 任仲伦 

这是一个地道的中国故事,一个讲述成功的中国故事。

电视剧《人世间》成为虎年开年的收视焦点,因为它以满满的中国式人情世故,触动了中国观众的心灵。作家梁晓声说:我想把从前的故事讲给年轻人听,让他们知道从前的中国是什么样子。原著者以文学语言叙说了中国父辈的故事。然后,我们在李路导演的电视剧《人世间》中,看到中国从苦难走向变革的半个世纪,看到颠簸于历史浪涛的百姓生活,历经悲欢离合。其实,它描写的不只是从前的中国,是从前延续至今的中国。

在中国社会走过的路标里,书写中国人的生活哲理和情感

《人世间》的成功源于尊重生活。这仿佛是老生常谈,但老生之所以常谈,因为它是真理。

《人世间》叙说的是双重生活:一是中国的社会生活。中国当代社会生活波澜壮阔,少有小桥流水与田园平静;它总是深刻地影响着所有人的命运,少有人能超然度外、徜徉桃花源。《人世间》的故事从1969年展开,许多青年人的命运悄然扭转。接着,它依次表现了恢复高考、知青返城、国企改革、经商热潮、棚区改建等重要社会事件。这些事件是中国社会走过的路标,构成当代社会史,也构成中国百姓命运史。中国社会是波涛汹涌的大海,每个人是颠簸于其间的小船,或者是一个不带救生圈的泳者,同呼吸共命运。二是个人的日常生活。社会生活背景是辽阔的,但编导紧紧聚焦于普通百姓的生活命运,没有戏剧化的强情节推动,更多是生活琐细的细节。一个东北的工人家庭,一群“光字片”的棚区人们,一出烟火气扑鼻而来的百姓生活之剧,就此徐徐展开。比如开篇的第一集,周家面临着上山下乡的抉择。周秉义下乡离家,周蓉不辞而别,五口之家就此分处三省四地。父亲拿着洗印好的全家福照片说:“这或许是我们全家最后一张全家福了,难了!”社会生活是风,个人生活是草。风吹草动,即通过细致描写个人命运的“草动”,来折射**生活的“风吹”,这是编导对中国百姓生活的理解,也是整部《人世间》的艺术逻辑。

电视剧《人世间》采用家庭叙事结构。家庭是中国社会生活的微型标本,蕴藏着中国人的生活哲理和情感。你写好一家人,打动的是千家万户。周家的故事是全剧的叙说轴心,创作者放弃家庭人设的奇思异想,而是忠实于普通家庭的基本人设。父亲朴实而传统,对儿子严苛,对女儿宠爱。最后却让女儿踩痛了心,踩痛了也爱着,典型的中国父亲。母亲贤惠而顾家,大儿子周秉义有志向且能担当,二女儿周蓉义无反顾而柔情坚韧,小儿子周秉昆憨厚庸常却能竭尽孝心。这是中国人熟悉的家庭成员,就像左邻右舍,就像自己的家。虽然那个年代常常突出“我们”,但只要有个人就有个人的生活**即使是一个大家庭,彼此间冲突与吵架,成为生活的常态。周蓉的突然离家,让父亲心痛而绝然;周秉昆似乎是最庸常的,也是最敏感的,为了父亲的“虚荣”而顶撞;为了大哥的“薄情”而吵架。《人世间》把这种家庭人际冲突表现得真实而温暖,其价值核心就是中国家庭的人伦理想。

人伦思想不同于人本主义。西方的人本主义崇尚的是个性尊重与自由,中国的人伦理想更注重人际关系的和睦亲善、淳朴真挚。《人世间》中表现的父女情感、母子情感,甚至兄弟姐妹情感,洋溢着这种人伦亲情。尤其周秉昆虽然庸常,但有道义,敢于为朋友出头露面;有孝心,是母亲最可靠的依托,是家庭的顶梁柱,他温暖着所有观众。家和万事兴,就是中国人伦理想的最高表现,它让观众感同身受,感动不已。

那些具有旺盛艺术生命力的人物,平常背后见功力

观众喜欢看《人世间》,尤其喜欢看剧中的许多人物形象。比如周秉昆,比如郑娟,比如乔春燕等等,都为大家津津乐道。关于他们的议论远远超过了艺术创作范畴,延伸到生活的诸多方面,这是优秀作品溢出的社会效应。这些年,许多人阅读美国罗伯特•麦基的著作《故事》,然后得出结论:好作品就是好故事。其实,故事只是人物塑造的手段,“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展开史”,艺术创造的终极任务是塑造好的人物。所以说,经典艺术形象是衡量一个**艺术成就的鲜明标志。同理,衡量一部作品的成功与否,关键是有无成功的艺术形象。

《人世间》成功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父亲与母亲塑造得平常,就像每个观众的“俺爹俺娘”,平常的背后是功力。周秉昆最为大家喜闻乐见。普通观众始终对普通人物有着天然好感。周秉昆在周家孩子中算是最庸常的。他没有大哥二姐的智商,甚至没有他们的志向与勤奋,他更多是随遇而安。那次父亲带着全家四处拜年,并以大哥二姐是北大学生而有些洋洋得意,他的自尊心受到挫伤,也曾经愤怒过。但是,长期陪护病重的母亲,他无怨无悔。尤其与郑娟的相遇与相爱,更证明他是难得的好人:正直与善良。周秉昆低微但不卑微,苦难但不苦逼,他稀罕生活中任何一朵火苗,然后用它温暖彼此的喜悦。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因为他相信:好好生活,就是美好。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