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415161718192021» / 25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平民的音响梦 ——织梦GOTO号角扬声器 [复制链接]

查看: 1017171|回复: 657
171#

吵吵更健康!!!老浦东 发表于 2017/11/24 6:44:55

老浦东应付这类二比最高明了,我没有这种心情,好不容易有一个清闲大清早可以听音乐,被糟蹋了。
TOP
172#

好无聊的话题。


线材的避震处理,我提出来只是想反证给无知者知道:一条线材的避震处理都会有效果,伊大一部开盘机的避震处理就不会有效果,开盘机是什么天外飞仙,震动独独对它没有影响?

线材是否需要避震处理,看人喜欢。我心情好就处理一下,你吹得我涨?你不喜欢处理,我有拿把刀子撂你脖子上叫你一定·得处理吗?

只是,不管你处不处理,你不能否认线材避震处理后的变化,至于这个变化是大是小,是好是坏,值不值得,见仁见智。

别动不动抬什么现场、什么录音出来比,就我们这些鸡碎一样的音响系统还配跟现场录音来比?
最后编辑独乐乐也 最后编辑于 2017-11-24 22:36:49
TOP
173#

一个购买了三次我们产品的顾客,我们就是这么忽悠他不要花钱的。假如你连器材的避震都没有处理好,去弄什么线材,不是吃饱撑吗?

TOP
174#

声音变化的原因呢?
circle 发表于 2017/11/25 10:10:47
前文已解答过了,还要重复?
TOP
175#

一方面自悲,一方面自大自信,这是自我真实表现。对于有标准的东西是不能自我地,不按标准必然会自悲自大自信。
circle 发表于 2017/11/25 11:18:16

话都被你说满了,自信自卑自大这些人类共有的心理搁谁身上不行呢?


告诉你,对于我的专业,我是有点自信自大,但是没有自卑。我对他说线材避震效果不大,那不是自卑,那是客观,懂吗?


我知道你想逗我跟你讨论避震,问题是,套用朋友的话:一个站在百层的摩天大楼上面,一个在负二楼,都还没有入门。我做避震实验花的钱都是你系统的不知几倍,你连木钉都没有几粒,我会跟你讨论,开玩笑,我傻吗?
最后编辑独乐乐也 最后编辑于 2017-11-25 12:34:03
TOP
176#

         自白书:


        我不喜欢在争论中讲述知识点,这样会显得我用本领来压人。

        我也不喜欢跟等级差别太远的发烧友讨论,包括在某些方面比我强悍的人,如果我要在这些方面获得知识,我会默默的花大量时间去努力,只是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专长,不可能面面俱到。

        我人如其名,自得其乐,这是一个钻研者应有的傲骨!基本上,一个发烧友的水平,我花几分钟看他写的东西,就知道他去到什么程度。如果某人在钻研某些方面,而我没有这方面经验,我会明智地保留意见。他们把时间浪费在论坛上作无谓的斗嘴的时候,我在调校音响、听音乐,我可以十天不上论坛,可以半年不跟一个发烧友来往,我的系统曾经三年不叫一个发烧友过来听,但却保持着热爱音响、音乐的温度,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耐得住寂寞!!我现在的系统,比起刚玩时,起码向前迈了一百步。我写出来的只是百分之十不到,一来写东西费时间,二来有些作为独门秘技,不可能随随便便告知天下,三来有些具有商业价值的秘密,也不能写出来。


       我基本不参与其他人的帖子,只在必要时老老实实地写自己的帖,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这个帖子我留意了一下,就是没有人顶贴,有时候一个星期也会自己跑5000的阅读量。可以讲,我花在论坛上的时间是他们的十分之一不到,获得的关注度却是他们十倍不止。这很能说明问题,如果你真的在音响上有点见解、本事,或许这才是正确的玩论坛方式!
最后编辑独乐乐也 最后编辑于 2017-11-27 09:22:15
TOP
177#

无知者无畏!
TOP
178#

有些人有一种病,这病叫做争论问题上瘾病!其实讨论这些问题除了浪费时间,跟玩音响、音乐欣赏毛线关系没有。千万别学这些人,搁哪都是个笑话!
TOP
179#

这些人象马容她妈一样喜欢蹭热点,论坛上哪个帖子热,保证会出现,他们一出现就会歪楼,成为帖子的粪点!所有人都认为他们是一个笑话,只有他们自己认为自己很高明!
TOP
180#

        就最近出现的争议,随便聊聊几个知识点。


       音量


         音量多大合适呢?小音量不失细节,气氛、大音量不乱不失真。重播民乐,比如古琴,再小的系统也得把音量调小,形体、神韵才出来、大声听古琴的都是不懂这件乐器的。古琴演奏的音量,本来就不大。这时,大声也是一种失真!

        重播古典音乐,必须要足够大的音量,音量不够,气势、规模、冲击力出不来。对于最复杂的交响曲重播,本人无奈再次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地提出一个新观点,这个观点大致将交响曲的重播分为:显性声音与隐性声音。显性声音在于音乐、录音本身要突出的主旋律部分,比如小提琴协奏曲中的主奏小提琴,钢琴协奏曲中的钢琴,交响曲录音中近咪突出的声部。就显性声音来说,几乎任何系统都可以清楚地表达出来。而隐性声音,则必须在高度平衡的系统里,通过大音量来回播,也可以讲越大、越高级的系统对隐性声音的回播就越全面。


         下面就来探讨一下交响曲中的隐性声音与音量的掌握:


         1,管弦乐团的小提琴部,在小书架音箱或者不平衡的系统回播里可以收缩成极小规模。 而在高度平衡的大系统里,大音量下可以明晰地大规模的展开。在极致平衡的理论里我们提出的音量钝化,音量转化成规模感,这些说法,在此不再重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找来看。

         2,管弦乐团的大提琴、低音提琴部。在小书架音箱或者不平衡的系统里,这个声部的声音几乎完全消失。低音提琴作为交响曲录音的低频铺陈,可以讲是声音的基石,一套合格的音响系统,播放随便一张正统的交响曲录音,表现此声部时,都应该出现水漫金山、连绵不绝的听感。而高度平衡的系统,音量到达一定程度,显性声音出现钝化,不再过分增大,而变成隐性声音的音量调节。在这里特别强调,此声部的重播极为艰难,出现一定的规模感,只不过是刚刚入门而已,你根本不知道录音里包含着的规模感有多么庞大,再昂贵的大系统对此几乎都是束手无策的,更加别提小系统。再说了,你那几十平米的空间,根本没有办法让此声部铺展开来。只有无知至极的人才敢妄谈什么录音现场。而且系统必须在高度的解析力配合下,才会出现大提琴部的质感、细节、琴弦与琴腔共振的沙石感,也就是我们发烧友常讲的牛筋味。再进一步才是大提琴的形体、定位 ,排布。低音提琴就更别说了,只要你能听得出来,有足够的音量就算过关了。


         3,那么一套系统多大音量播放交响曲才合格呢?拿一张模拟录音,将音量调大,能够听出“沙沙”的咪噪时,就勉强合格了。可惜一般的系统,咪噪远还没有出现,声音就又叫又乱、不堪入耳了。如果贵府的系统也是如此,那就加把劲吧。


         4,音量与楼板(包括听音室所有一切)的震动。声音的纯度越高,传得越远,其能量感就越容易引起周围一切的震动。一件乐器本身的能量是纯净无比的,其暗藏的能量也是非常惊人的,我曾经听过一把吉他的演奏引起天花的共振。这种带着音乐节奏的震动,直接影响听音乐的感受,也可以讲是音乐的一部分。我很早就讲过一句话:器材震,则楼板不震,器材不震,则楼板震!声音的能量总要找点渠道释放出去。而器材的震动一旦超过临界点,就将音乐的震撼力消磨掉了,大音量也自然变成杂乱无章的噪音。


        写累了,暂时就这么多。
最后编辑独乐乐也 最后编辑于 2017-11-29 09:59:55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